肝硬化早期會露出一些“蛛絲馬跡”,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于靜指出,認識以下一些肝硬化的表現,可以做到對肝硬化的早診斷、早治療。
臉部消瘦,皮膚發黑。1/3以上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其面部、眼眶周圍皮膚較病前晦暗黝黑,面容消瘦枯萎,臉頰有小血管擴張,口唇干燥,這就是“肝病面容”。
男性乳房增大,睪丸萎縮。因為肝硬化時雌激素增加,雄激素減少,男性可見乳房增大、脹痛,睪丸萎縮;對女性來說,肝硬化時性激素紊亂,也會引起月經紊亂、乳房縮小、陰毛稀少等。
出現蜘蛛痣和朱砂掌(肝掌)。肝硬化患者常在面部、頸、胸、肩、前臂及手背等處出現一些擴張的皮膚小動脈,周圍有向四周輻射的樹枝樣細小分支,形態像一個個小蜘蛛,呈鮮紅色;與蜘蛛痣發生機制相同的表現是肝掌,就是指手掌連接大、小拇指的兩側(大、小魚際)發紅,細觀有許多紅色斑點,有的呈斑塊狀,紅白相間無規律,如局部加壓會變蒼白,放松后恢復原狀,因其發紅又稱“朱砂掌”。
眼睛和皮膚發黃。肝硬化患者半數以上可出現這種體征,一般程度較輕。若黃疸驟然升高或重新出現,均提示肝細胞有破壞,應引起重視。
出血點、發低熱。肝硬化患者常常有出血傾向,可出現反復鼻出血,刷牙時牙齦出血,皮膚出現出血點或淤斑。
肝硬化發病患者,常有發熱表現,熱型不定,以低、中度發熱為主,多在37.5~38.5℃之間。這種發熱應用抗生素是無效的,只有在肝病好轉時方能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