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財務報表由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大報表構成,那么首先應該搞清楚這三張表之間的勾稽關系才能分析其報表的內涵,并進行風險預測,達到防范農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效果,現就有關企業財務報表要點分析如下:<>
一、會計報表的勾稽關系
1、同一財務報表項目之間的勾稽關系有:“資產=負債十所有者權益的靜態平衡關系”,“利潤=收入-成本(費用)的動態平衡關系”,以及各項目明細數與合計數的關系等等。
2、報表與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有:
損益表及利潤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潤=資產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資產負債表中現金及其等價物期末余額與期初余額之差=現金流量表中現金及其等價物凈增加額;利潤表中的凈銷貨額-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票據)增加額+預收賬款增加額=現金流量表中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除現金及其等價物之外的其他各項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增加(減少)額=現金流量表中各相關項目的減少(增加)額。
3、財務報表主表與明細表之間的勾稽關系有比較簡單的明細與合計的關系,也有比較復雜涉及數張報表發生額和余額的關系,如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明細表就既與資產負債表中的固定資產原價、凈值和累計折舊發生勾稽關系,又與現金流量表中的固定資產折舊發生勾稽關系,其他諸如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等等明細表也都存在上述的勾稽關系。
二、資產負債表
(一)、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1、資產負債表向人們揭示了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用貨幣表現的經濟資源,即資產的總規模及具體的分布形態。由于不同形態的資產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有不同的影響,因而對企業資產結構的分析可以對企業的資產質量作出一定的判斷。
2、把流動資產(一年內可以或準備轉化為現金的資產)、速動資產(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較強的貨幣資金、債權、短期投資等)與流動負債(一年內應清償的債務責任)聯系起來分析,可以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這種能力對企業的短期債權人尤為重要。
3、通過對企業債務規模、債務結構及與所有者權益的對比,可以對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及舉債能力(潛力)作出評價。一般而言,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占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重越大,企業清償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強,企業進一步舉借債務的潛力也就越大。
4、通過對企業不同時點資產負債表的比較,可以對企業財務狀況的發展趨勢作出判斷。
5、通過對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有關項目的比較,可以對企業各種資源的利用情況作出評價。如可以考察資產利潤率,運用資本報酬率、存貨周轉率、債權周轉率等。
(二)資產負債表分析
利用資產負債表的資料,可以看出公司資產的分布狀態、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構成情況,據以評價企業資金營運、財務結構是否正常、合理;分析公司的流動性或變現能力,以及長、短期債務數量及償債能力,評價公司承擔風險的能力;利用該表提供的資料還有助于計算公司的獲利能力,評價公司的經營績效。
1、資產要素分析具體包括:
(1)流動資產分析。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內變現的資產,需要重點分析的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應收賬款和存貨指標。流動資產比往年提高,說明公司的支付能力與變現能力增強。當現金儲備快速下降,且長期保持低位的話,從財務角度講,這樣的企業就很難實現擴張,即便市場有機會也無法把握住。然而,企業現金儲備過多,且長期保持高位,也可能意味著公司找不到好的投資項目,未來的成長性同樣難以期待。應收賬款是客戶收到貨物或接受服務未支付給公司的貨款。如果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很受市場歡迎,其應收賬款規模就不會太高,客戶會非常愿意及時付清貨款。而應收賬款規模不斷擴大時,很有可能預示著公司的銷售不暢,雖然損益表上的賬面收入和利潤在增長,但未來銷售可能會下降,并加大了壞賬風險,公司業績可能會發生不測。存貨是公司庫存的尚未銷售出去的商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是公司潛在的收入來源。但如果存貨規模增長勢頭超過主營業務成本增長,投資者就要警惕是否出現了貨物銷售不暢的情況,這時需要到公司財務報表附注中檢查存貨構成情況。如果發現存貨規模擴大是由產成品增多導致的,很有可能表明銷售出了問題;但若是原材料的快速增長,通常是件好事,可能預示著下游需求旺盛,所以公司大舉采購原料,未來銷售就有可能實現快速增長。就房地產企業而言,如該企業擁有較多的存貨,意味著企業有可能存在著較多的、正在開發的商品房基地和項目,一旦這些項目完工,將會給企業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
(2)長期投資分析。分析一年期以上的投資,如公司控股、實施多元化經營等。長期投資的增加,表明公司的成長前景看好。
(3)固定資產分析。這是對實物形態資產進行的分析。資產負債表所列的各項固定資產數字,僅表示在持續經營的條件下,各固定資產尚未折舊、折耗的金額并預期于未來各期間陸續收回,因此,應該特別注意,折舊、損耗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其他各種報表的準確性。很明顯,少提折舊就會增加當期利潤。而多提折舊則會減少當期利潤,有些企業常常就此埋下伏筆。
(4)無形資產分析。主要分析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專利權等。商譽及其他無確指的無形資產一般不予列賬,除非商譽是購入或合并時形成的。取得無形資產后,應登記入賬并在規定期限內攤銷完畢。
2、負債要素進行分析,包括兩個方面:
(1)流動負債分析。各項流動負債應按實際發生額記賬,分析的關鍵在于要避免遺漏,所有的負債均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出來。流動負債主要包括銀行短期借款,這些借款主要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只可用于短期用途,如果發現短期借款被用作長期用途,例如購置設備或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即所謂的短債長用,就可能加大公司的財務壓力。流動負債中另一項需要重點關注的科目是應付賬款,這是公司拖欠上游供應商的貨款。如果應付賬款規模比較大,說明公司在生產經營上的主動性較強,占用供應商的資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公司在市場上的強勢地位。流動負債中的預收賬款是公司預收下游客戶的預付款或定金,預收賬款出現快速增長,也往往預示著未來銷售收入和業績會快速增長,這是判斷短期業績變化的重要指標。
(2)長期負債分析。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項等。由于長期負債的形態不同,因此,應注意分析、了解公司債權人的情況。
3、所有者權益分析,包括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4個方面。分析所有者權益,主要是了解股東權益中投入資本的不同形態及股權結構,了解股東權益中各要素的優先清償順序等。
分析資產負債表時,要與利潤表結合起來,主要涉及資本金利潤和存貨周轉率,前者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后者是反映營運能力的指標。公司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就是股東權益,反映總資產中除了歸債權人所有的部分外,還有多少歸股東所有,所以股東權益又稱為所有者權益和凈資產。
三、損益表
一份損益表可以告訴投資者一家公司在特定時間內產生了多少銷售收入,為實現這些銷售收入,又投入了多少成本和費用,以及在減去所有賬單和稅單后,最終賺了多少錢,即利潤情況。一份損益表可以表明一家公司在特定時間內實現了多少銷售收入,為實現這些銷售收入又投入了多少成本和費用,以及減去所有稅后最終實現利潤情況。
(一)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它反映了公司在報告期內銷售所有產品或提供服務所產生的收入。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才是提升公司利潤的最根本辦法。
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不斷提高的標志。有些時候,公司利潤雖然短期內表現不佳,但只要主營業務收入可以快速增長,能夠有效擴大市場份額,也會給投資者帶來信心。對于主營業務收入的認識,不能僅局限于損益表中這幾個孤立的數字,還需要到財務報表附注中了解主營業務收入的構成,因為絕大多數公司都同時經營著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若干種產品和服務,了解哪些產品和服務對主營業務收入的貢獻更大、哪些領域存在增長潛力,并且清楚哪些相關的市場和行業資訊需要密切關注。雖然主營業務收入是公司最主要、最根本的收入,但公司還有其他業務收入,如銷售邊角廢料產生的收入,以及公司進行長短期投資產生的投資收益,可能還有如政府補貼、資產重組收益等構成的營業外收入等。有時候,這些非主營業務收入會成為公司利潤的重要構成。
(二)費用
公司為產生主營業務收入需要有各種投入,在賬面上主要體現為兩個部分,一是主營業務成本,二是所謂的三項費用,即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主營業務成本是公司為產生主營業務收入需要直接支出的成本和費用,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購成本和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其中折舊部分一般變動不大,更多需要關注原材料成本的變化。三項費用主要反映公司運營費用,如營銷廣告費用、辦公費用、工資、研發費用、利息費用等,某些行業里的公司也把折舊和攤銷費用放到管理費用中反映。三項費用是衡量公司內部運營效率高低需要重點研究的領域,通常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來衡量,如果三項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下降或低于同類公司,說明該公司在內部管理效率上具有優勢。
(三)利潤
損益表上體現的利潤,分別是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又稱毛利潤,來自于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其表現可以用毛利率,即主營業務毛利÷主營業務收入來衡量。毛利率越高,說明公司擴大再生產的能力越強;而一個微薄的毛利率則會限制公司收入和業績擴張的能力,并且增大業績波動的風險。營業利潤是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三項費用后得來,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是反映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公司不僅要盡可能壓低主營業務成本,還需要在三項費用上挖潛增效,如此營業利潤率才能表現得優秀,公司最終的業績才能得以最大化。利潤總額則是營業利潤加上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后的公司稅前利潤,將其減去所得稅后就得到凈利潤。到了這一步,已是利潤的最終體現,但由于摻雜了非主營收入帶來的利潤,持續性和可比性可能會降低,一份“干凈”的凈利潤成績單最好全部是由主營業務產生的利潤所構成。
四、現金流量表分析
(一)總體分析現金流量結構
現金流量結構十分重要,總量相同的現金流量在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之間分布不同,則意味著不同的財務狀況。一般情況下:
1.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時,表明該企業處于產品初創期。在這個階段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形成生產能力,開拓市場,其資金來源只有舉債、融資等籌資活動。
2.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時,可以判斷企業處于高速發展期。這時產品迅速占領市場,銷售呈現快速上升趨勢,表現為經營活動中大量貨幣資金回籠,同時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企業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資,而僅靠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可能無法滿足所需投資,必須籌集必要的外部資金作為補充。
3.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時,表明企業進入產品成熟期。在這個階段產品銷售市場穩定,已進入投資回收期,但很多外部資金需要償還,以保持企業良好的資信程度。
4.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時,可以認為企業處于衰退期。這個時期的特征是:市場萎縮,產品銷售的市場占有率下降,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于流出,同時企業為了應付債務不得不大規模收回投資以彌補現金的不足。
(二)分析現金盈利能力
1、經營現金流量凈利率。以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增加額”相比,反映企業年度內每1 元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將帶來多少凈利潤,來衡量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的獲利能力。
2、經營現金流出凈利率。以“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總額”相比,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投入產出率高低。
3、現金流量凈利率。以“凈利潤”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相比,反映企業每實現1 元現金凈流量總額所獲得的凈利潤額。
(三)分析現金償付能力
1.現金比率。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余額”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所有償付能力指標(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等)中最直接、最現實的指標,它能準確真實地反映出被企業流動負債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擔保程度。
2.經營現金流量負債率。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與“負債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每1元負債由多少經營現金凈流量所補充。
3.到期債務償付率。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與“期末到期應付的長短期借款本息”的比率,用以衡量被企業用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凈額支付到期債務本息的能力。
(四)分析銷售現金流量率
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除以“當期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反映企業在會計期間每實現1 元營業收入能獲得多少現金凈流量。該指標若大于銷售凈利率,則表明被投資單位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五)分析現金流量變動,預測各種風險
從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的增減趨勢,可以分析企業未來短時間內潛藏的風險因素。
1、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正數時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①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絕對大于現金流出,并有較大額度積累,完全可以對外投資或歸還到期債務,這時企業財務狀況良好,風險較小。
②經營活動正常,對外投資得到高額回報,暫時不需要外部資金,為減少資金占用,歸還銀行借款,償付債券本息,這也表明企業有足夠的經營能力和獲利能力。
③經營持續穩定,投資項目成效明顯但未到投資回收高峰,企業信譽良好,外部資金亦不時流入,證明企業風平浪靜、成熟而平穩地持續經營,沒什么大的投資風險。
④經營每況愈下,不得不盡力收回對外投資,同時大額度籌集維持生產所需的資金,說明企業將面臨必然的財務風險。
2、 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負數時可能是:
①經營正常、投資和籌資亦無大的起伏波動,企業僅靠期初現金余額維持財務活動,即出現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都為負數,這時需要詳細分析企業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具體內容。
②現金凈流量總額出現負增長,現金流量內部結構呈現的是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時,可以認為企業處于衰退期。這個時期的特征是:市場萎縮,產品銷售的市場占有率下降,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于流出,同時企業為了應付債務不得不大規模收回投資以彌補現金的不足。
中國農業銀行涼山州分行:涂順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