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脾經要穴!按通此處,可健脾和胃,睡前揉一揉還能安神助眠
文章由橘杏緣學院專業審稿老師審核
(↑點擊上方播放按鈕收聽全文↑)
夏天到了,很多朋友們都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不想吃飯,吃不下飯。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胃口不好的時候,不妨試著按一按腳趾上的一個穴位——隱白穴。這個穴位是脾經的井穴,刺激這個穴位可以增強脾臟功能,讓我們的胃口變好。此外,它還能夠治療腹脹、腹瀉,對失眠也有著奇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隱白穴的更多功效。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且是脾經的井穴。這個穴位在我們的大腳趾上,位于大趾末節內側,趾甲根角側后方0.1寸。
隱白穴有著健脾和胃、益氣統血、蘇厥醒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腹部脹滿、暴瀉、失眠、便血、尿血等病癥,女性朋友們月經過多、崩漏的病癥也可以用隱白穴來治療。隱白穴是脾經的井穴。古人把井穴比作是水的源頭,是經氣所出的位置,在治療時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是脾經上常用的重要穴位。常按揉隱白穴能夠刺激脾經,而脾經又與足陽明胃經相表里,將隱白穴用于日常養護脾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據《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記載:“病在臟者,取之井。”井穴對于對應的臟腑疾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一些常見的脾胃疾病,如嘔吐、腹部脹滿,以及暴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拉肚子,這些病癥都可以通過隱白穴來治療。現代還常用隱白穴來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腸胃炎等疾病。到了夏天,大家容易食欲不振,胃口不好,這個時候按揉隱白穴有奇效,能夠起到改善食欲不振的作用。刺激隱白穴還有著蘇厥、寧心、醒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療一些神志上的病癥,例如癲狂、多夢、小兒驚風等。此外,隱白穴對于失眠也有著很好的療效。《百癥賦》一書中曾有“夢魘不寧,厲兌相諧于隱白”的記載,晚上睡覺不安穩,總是多夢易醒,可取厲兌穴、隱白穴。每天晚上被失眠所困擾的朋友們,不妨試一試這個方法,按一按厲兌穴和隱白穴,安神助眠,讓你半夜不驚醒,一覺睡到大天亮。隱白穴具有調經益氣統血的作用,對于部分婦科病癥,如月經過多、崩漏等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崩”指的是月經大量出血,“漏”指的是月經淋漓不盡,中醫理論認為,崩漏主要是由脾虛氣弱,氣血失調,不能固攝經血引起的。脾是氣血生化之源,氣能夠控制血在經脈中流行,防止血逸出經脈之外,這是脾主統血的功能。若是脾虛,則會影響脾統攝血液的功能,容易引起各種出血疾患,除了上面提到的女性朋友容易出現月經過多、崩漏等病癥外,便血、尿血也可能是脾不統血的表現。隱白穴作為脾經的井穴,能夠改善脾虛,調經統血,與氣海穴、血海穴、三陰交穴相搭配,可以治療出血證。隱白穴還可以緩解足趾痛。有的朋友偶爾會出現腳趾痛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就近取穴,按揉隱白穴,有著緩解疼痛的作用。隱白穴的取穴方法非常簡單,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以前分享過的關沖穴和少沖穴嗎,它們的取穴方法都是非常相似的。
取隱白穴時,先沿著趾甲內側畫一條直線,再沿著趾甲基底緣畫一條直線,兩條水平線的交點處,就是隱白穴了。接下來給大家分享3個刺激穴位的方法,學習過艾灸和刮痧課程的朋友們可以用艾灸和刮痧法,不會的朋友們也可以采取簡便的掐按法。按照上面的方法定位到隱白穴,用大拇指的指甲垂直上下掐按穴位,每次掐按1~3分鐘,早晚各按1次即可。日常按摩隱白穴,可以幫助我們緩解腹痛、失眠多夢等病癥。手持已點燃的艾條,使燃著的一端位于穴位垂直正上方2~3厘米處,每側穴位各灸5-10分鐘左右。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灸至穴位皮膚潮紅為度。將刮痧板的角著力于隱白穴處,刮痧板與皮膚垂直,稍稍下壓,以感到酸、脹、麻為度。然后緩慢、柔和地旋轉。今天分享的這個隱白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實用的一個穴位。常按此穴,可以振奮食欲,治療腹脹、腹瀉,改善失眠多夢,女性朋友們月經過多也可以通過它來調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