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醫君說
嗓音常常是一個人的另一種標記,從幼年至老年,不同年齡時期,我們的嗓音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嗓音的變化中往往還蘊藏著許多健康信息,今天仁醫君采訪了我院專家,和大家一起探訪嗓音的奧秘。
一起來聽聽來自新聞93.7 祖名老師的報道
在
“世界嗓音日”(每年4月16日)來臨前夕,4月14日上午,江蘇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舉行了愛護嗓音大型義診活動。
在義診活動中,仁醫君發現,前來咨詢的市民從幾歲的孩子到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的嗓音、發聲問題。
教師、銷售人員
是嗓音嘶啞高發人群
一位聲音嘶啞的男性患者帶著病例資料找到我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徐潔潔教授,患者表示自己是一名小學班主任,做老師已經有15年的教齡,現在每天要上3-4節課。
近期出現了反復的聲音嘶啞,尤其是上完課后更加嚴重。在其他醫院就診后醫生告訴他是咽喉炎,他也嘗試過吃各類藥物、潤喉片等辦法,但是效果甚微,非常著急。
徐潔潔教授義診現場
徐
潔潔教授查看了這位老師的病歷資料,經過喉鏡檢查發現這位男教師并非咽喉炎,而是聲帶小結,雖然不需要手術治療,但是需要規范用藥同時還需要發聲訓練。
對此,徐潔潔教授告訴仁醫君,嗓音疾病的發病率約占耳鼻喉科疾病的20-25%。特別是對于教師、銷售、接線員、窗口行業人員等嗓音疾病高發群體來說,聲帶小結、聲帶息肉等疾病常常成為他們的困擾。
徐潔潔教授
人類的發音器官包括動力器官(呼吸系統)、振動器官(聲帶)、共鳴器官(鼻、口、咽、喉、胸腔等)及構音器官(唇、齒、舌、腭等)。
而長期用聲不當或過度可導致聲帶頻繁撞擊、摩擦,產生機械性創傷,引起聲帶黏膜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滲出增加,使聲帶充血和水腫,繼而纖維組織增生等,形成慢性喉炎、聲帶水腫、聲帶肥厚、聲帶小結及聲帶息肉等良性病理改變。
目前嗓音嘶啞的治療,徐潔潔教授表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最主要的是發聲休息,用嗓過度者須減少用聲時間,盡量少說話,降低發聲音量,嘶啞嚴重者最好禁聲同時一定要接受發音矯治治療。掌握正確發聲方法,包括心理疏導、呼吸訓練、起聲訓練、音調矯治、咀嚼訓練、哼鳴訓練等。
患者還可以采用口服藥物或者局部治療,如聲帶水腫明顯者可口服激素和抗過敏藥,或霧化吸入、含片、噴劑、貼藥等;也可以采用穴位針刺治療以及超短波、直流電、藥物離子透入等物理治療。對于聲帶良性增生物(小結、息肉等)可采用電子纖維喉鏡下摘除術、支撐喉鏡喉顯微外科等手術治療方法。
嗓音嘶啞可能是疾病信號
“‘喉嚨啞了’是許多人生活中都有過的經歷”,徐潔潔教授告訴仁醫君,嗓音嘶啞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常見的原因有用聲過度、感冒、吸煙過度、疲勞、胃食管返流等,也有可能是息肉、喉炎甚至是喉癌的早期表現。因此她提醒廣大市民,一旦聲音嘶啞如果超過兩周沒有痊愈,甚至愈加嚴重,就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喉部檢查。
徐潔潔教授特別指出,近年來喉癌的發病率逐漸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其中50歲~70歲是發病高峰期。因為喉癌是長在聲帶上的腫瘤,即使體積再小,也會出現聲音嘶啞。
除聲音嘶啞外,喉癌患者早期還會出現喉部異物感、粘液粘著感、干咳等癥狀,但是往往很多患者因為癥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或者被誤認為僅僅是嗓音嘶啞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喉癌病患中90%的患者有長期吸煙或飲酒史。而煙中的苯丙芘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酒中的乙醇常常損傷喉黏膜上皮,因此如果一個人長期飲酒又吸煙,則更會加速其癌變的可能。因此戒煙限酒是保護嗓音,防止癌癥的首要健康生活方式。
聲音也會衰老 不同年齡嗓音保護各有不同
除了疾病外,嗓音還會隨著人的年齡變化而變化。徐潔潔教授告訴仁醫君,從年齡角度來說,嗓音變化會經歷嬰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等不同階段。在不同階段里,嗓音保護的重點也有所不同。
嬰幼兒期嗓音是指出生后至6歲,嬰幼兒如果長時間大聲哭叫超出了喉的生理能力,聲帶因用力發聲而過度緊張并頻繁撞擊接觸,最終可損害聲帶,導致嗓音變粗或嘶啞,因此嬰幼兒期就要注意嗓音保護,避免大聲哭叫。
兒童
期一般為6-12歲之間,兒童期嗓音特點表現為音色明亮,音調比成年人高,但音域寬度和音色豐富程度比成年人低。
但是兒童聲帶柔弱,過度或不當用聲可造成聲帶振動最大處黏膜上皮長期碰撞摩擦,易形成“聲帶小結”病變。兒童的聲帶小結也稱為“喊叫性小結”,男孩好動、愛喊叫、性情急躁、易發脾氣,因而發病率明顯高于女孩。
兒童嗓音疾病的治療主張采取保守療法,不宜盲目進行聲帶手術。兒童嗓音疾病更要注重防范,不能忽視對兒童行為舉止及嗓音變化的觀察,以便及早進行行為指導及糾正發音方法的嗓音治療,尤其注意不要讓孩子大聲喊叫。
“
更年期嗓音,一般為45-55歲人群。此時身體器官開始衰退,生理功能下降,尤其是女性會出現內分泌失調,這一時期不但有更年期綜合癥狀,并可伴有聲音改變。
更年期發聲器官及嗓音的改變無需特殊治療,主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勞逸結合、合理用聲。如更年期癥狀明顯,可適當應用激素補償療法,以緩解臨床癥狀(但不宜長期使用);亦可用中醫中藥進行調理。
年期嗓音,一般為65歲以上人群,此時全身各器官系統均出現不同程度衰退,生理功能下降,而影響發聲器官的組織結構及理化特性、發聲的氣流動力狀態及聲音的神經協調控制等,使嗓音出現變化。老年期嗓音改變也屬生理性變化,無需特殊治療,可以進行適當發聲訓練,保持嗓音和諧。
最后徐潔潔教授指出,嗓音伴隨我們的一生,想保護好嗓音,還可以牢記以下妙招。
1、掌握正確適當的發聲方法,如胸腹式聯合呼吸增加發音時呼吸氣流、喉肌松弛訓練(咀嚼、哼鳴、水泡音)等。發聲訓練不僅治療手段,而且也有保健作用。同時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避免過度用聲,不要大聲喊叫及長時間講話,唱歌時控制音高音量,不宜飆高音。
2、用嗓前后應多喝溫開水保持咽喉濕潤,用嗓后可自行水蒸汽霧化吸入,亦可自行喉部周圍推拿按摩,使喉部肌肉放松。
3、注意飲食,避免或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炒貨(瓜子、花生等)、燒烤食品、過酸食品、過咸食品、過甜食品、碳酸飲料(可樂、雪碧等)、咖啡因飲料、生冷食物等。
4、戒除煙酒,避免煙酒有害物質對咽喉、聲帶的刺激。
5、注意生活規律、合理,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6、避免受涼、感冒,注意氣候變化,適時增減衣服。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戴口罩;夏季注意防暑,不要長時間在電風扇或空調下取涼。
7、減少空氣污染,保持工作及居住環境的室內空氣流通,盡量減少接觸廚房油煙。外出戴口罩阻隔灰塵,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如大型超市、夜總會、卡拉OK廳、酒吧等)。
8、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機體免疫抗病能力,擴大肺活量,增強發聲器官活動能力。
想知道更多關于嗓音問題的解答?一起和仁醫君鎖定今晚的南京十八頻道吧!仁醫君與您不見不散哦!
鎖定今晚八點南京十八頻道《標點健康》欄目!仁醫君與您不見不散哦!
責任編輯 / 周寧人
供稿 / 吳倪娜 萬文錦
江蘇省人民醫院網媒工作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