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竇炎為鼻竇的慢性化膿性炎癥,較急性者多見,常為多個鼻竇同時受累。慢性鼻竇炎影響病患的生活質量,加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癥狀,嚴重者有引起顱眼肺并發癥的可能,導致視力改變,甚至感染加重而死亡。但在藥物、手術治療下大多數慢性鼻竇炎病人可以治愈,少數伴過敏、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等特異體質的患者,疾病常反復發作。
慢性鼻竇炎多繼發于急性鼻竇炎。常見的致病菌為肺炎鏈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流流感嗜血桿菌和厭氧菌等。它與變態反應體質、鼻竇引流受阻、人體抵抗力弱或病菌毒力強都有密切關系,多數病人無明顯的全身癥狀,一般有不同程度的頭昏、精神不振、易疲倦、記憶力下降等,最常見的癥狀是鼻塞、流膿、流鼻涕、嗅覺不靈等。糖皮質激素具有顯著的抗炎、抗水腫和免疫抑制作用,是CRS藥物治療體系中最重要的藥物,主要包括全身(口服)和局部(鼻用)兩種用藥方式。- 臨床推薦鼻用糖皮質激素作為CRS的一線首選治療藥物,療程不少于12周。
- 術后患者通常在第一次清理術腔后開始用藥,根據術腔恢復情況,持續用藥3-6個月。
- 臨床僅推薦對 CRSWNP患者,尤其是嚴重復發性鼻息肉慮者,可給予短期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
- 不建議對 CRSSNP慮者應用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
大環內酯類藥物主要應用于常規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無嗜酸粒細胞增多、血清總IgE水平不高,且變應原檢測陰性的 CRSSNP慮者。臨床推薦小劑量14元環大環內酯類藥物長期15/服。療程不少于12周。①:有效率為62.0%-92.1%,配合手術比單獨用藥效果好,對于 CRSSNPE的長期療效優于 CRSWNP,對膿性分泌物較多的難治性鼻竇炎有一定療效。②:對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過敏者,可選用口服克拉霉素(療程10d)或阿奇霉素(療程5d)。CRS穩定期不推薦抗菌藥物治療,急性發作時可參考《國家抗微生物治療指南(第2版)》推薦的急性鼻竇炎治療方案。①:重癥患者首選口服阿莫西林戓頭孢呋辛酯,療程7~10d;備選治療包括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克洛、頭孢丙烯或左氧氟沙星等。②:兒童患者近期未用過抗菌藥物,則首選口服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也可選擇頭孢克洛或頭孢丙烯。對于近期曾用過抗菌藥物的患兒,首選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地尼戓頭孢泊肟酯,療程通常為10d。對于伴有變應性鼻炎(AR)的CRS患者,臨床推薦應用第二代口服抗組胺藥或鼻用抗組胺藥,療程不少于2周。對于伴有支氣管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嗜酸粒細胞增多的CRS患者,口服抗白三烯藥在綜合治療中可發揮積極作用,療程不少于4周。第二代口服抗組胺藥一般每天用藥1次,晚上睡前口服;鼻用抗組胺藥每天用藥2次,早晨和晚上行鼻腔噴霧,療程均為2周以上。新型第二代口服抗組胺藥除了抗變態反應作用外,還具有一定的拮抗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抗炎特性,安全性也進一步提高。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一般每天用藥1次,晚上睡前口服,療程4周以上。可明顯改善 CRSWNP患者的癥,包括頭痛、面部脹痛、、鼻、鼻后滴漏和嗅覺障礙,且能使息肉縮小、血液或鼻腔局部嗜酸粒細胞數量減少。在CRS的綜合治療中,臨床推薦黏液溶解促排劑作為輔助治療藥物。應用于CRS主要作為輔助治庁,如N-乙酰半胱氨酸;桃金娘油、波蘿蛋白酶。應用于CRS主要作為輔助治療,如氨溴索、愈創木酚液調節劑甘油、溴己新。持續性嚴重鼻塞和CRS急性發作時,患者可短期使用鼻腔局部減充血劑,療程<7d。兒童應使用低濃度的鼻用減充血劑,并盡量做到短期、間斷、按需用藥。通竅鼻炎片(中智),散風消炎,宣通鼻竅,用于鼻淵,鼻塞,流涕,前額頭痛;鼻炎,鼻竇炎及過敏性鼻炎和體虛自汗,反復感冒。口服,一次5~7片,一日3 次。鼻炎寧膠囊,清濕熱,通鼻竅,疏肝氣,健脾胃。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鼻竇炎口服液,用于慢性鼻炎、鼻竇炎。口服,每次1支,每日3次。20日為一個療程。鼻涕清稀的虛癥患者忌用。忌煙、酒、辛辣、魚腥食物。鼻淵舒,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竇炎。口服,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液每次1次,每日2-3次。孕婦慎用。本品含細辛、蒼耳子,不宜久服。文章部分摘譯自:中國慢性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9,54(2):81-100.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