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一個藝術家和她的100多次相親

黃引用一個完全不同于自己性格的“人設”——“子欣”,體驗并記錄了相親過程中人的物化。

藝術家黃引,有另一個虛擬身份——“子欣”。

這是一個“好嫁風”的女孩形象,幾乎滿足了大部分男性對婚姻伴侶期望的類型——不到30歲,溫柔、可愛、簡單;可以有學歷,但是不能太聰明和強勢;脾氣特別好,而且會有一點慢;愛打扮,會有點小臭美,又很孝順家人。

黃引專門為“子欣”注冊了一個微信號,在朋友圈里,她會依照“子欣”的人設拍攝照片。“子欣”的職業設定是文案策劃,所以她是開開心心,熱愛生活的樣子。黃引還從朋友的建議里學著“子欣”該有的方式和人聊天,會用可愛的語氣詞和表情包。

“子欣”的朋友圈,圖片來源:鳥湖山公眾號

“很神奇,新人設遇到的人(的類型)、他們對我的態度,跟我原身份遇到的還真挺不一樣的。”黃引告訴液態青年,實際上,“子欣”是她為自己的一個相親藝術項目量身打造的人設。

黃引是網絡相親群組的“特殊用戶”,她從2019年開始相親,已經在線下見過近一百個相親對象,線上聊過的更超過兩百人。不過,她并不以找到結婚對象為最終目標,相親是她作為藝術家的一項行為藝術。她把婚戀市場形容為“將人進行物化拆解對比銷售的行業”,而在相親過程里,人可以純粹地物化。

今年4月開始,黃引陸續把她在相親過程中收集到的“樣本”,用語音口述的形式發布在網絡上,命名為“相親100+”。

市場

2019年農歷新年,家人想給當時28歲的黃引安排一次相親。從家人口中,黃引得知長輩們有一個幫孩子相親的群——把自家孩子的身高、學歷、收入等個人信息發到群里,再配上照片,群友覺得合適的,就可以給晚輩牽線。黃引覺得,這種群組很有意思,它能用完全數據化的模式去衡量一個人,是非常純粹的“物化”。

樣貌、學歷、收入、家庭背景,當它們被稱為“擇偶條件”時,條件的組合和供求關系,使得婚姻如同一個經濟學意義的“市場”。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婚姻市場(Marriage Markets)是一個專有詞條,它的意思是把經濟理論應用于分析男女通過婚姻相互匹配的過程。

而相親正在成為常見的匹配手段,并衍生出各類婚戀相親軟件、網絡群組等。艾瑞咨詢《2019年中國網絡婚戀交友行業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網絡婚戀交友的市場規模接近50億元,其用戶主要是本科學歷、中等收入以上、26至34歲的男女。

“我就想,試試能不能把自己在相親市場里當成物品一樣,給自己計算條件,看會遇到一些什么樣的情況,能夠匹配到什么樣子的人。”黃引覺得,透過相親,接觸到生活圈子以外的人,也不失為一件好玩的事。

她此前也做過“人的物化”為主題的行為藝術,拍賣自己十年的私人數據、社交媒體賬號。在相親項目中,黃引要消費的是自己“未婚女青年”的身份,她在項目介紹中寫道:“本人身高154,年齡28,學歷碩士,無固定工作,相貌普通,用家人對我的形容來說就是'在婚戀市場毫無競爭力’。”

她告訴液態青年,家人的評價算是“半認真半開玩笑”的實話,因為她和家人都清楚,婚戀市場上,女性的年齡、樣貌、學歷等都是明碼標價的。她也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市場對女性更加殘酷,她從小就會聽到諸如女性年紀大了就沒人要、女性不該太優秀等觀念。這些觀念有時還會模糊地束縛著她,例如想著結婚似乎得找個比自己優秀的男性。

項目之初,黃引用的是自己的是真實身份,甚至抱著能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伴侶的期待。而這一期待在經歷相親后,徹底改變了——她意識到,這種形式完全不合適自己:在相親過程中,她遇到過性騷擾,受到過言語傷害,曾經碰到一個特別心儀的男性,最后發現其實是殺豬盤。

“通過(相親)這種方式來尋找愛情非常荒謬。”黃引覺得,在相親群里的人,也并非不期待愛情,只是這種形式下,每個人一進來就會先亮出各自的條件,這使得大家一開始就帶著篩選甚至批判的目光去認識別人。這樣,有的人確實能找到結婚對象,但是能遇到愛情的幾率就很小。

黃引進入的第一個相親群,是朋友邀請的高學歷相親群;其后她又參加過相親大會以及相親群的線下聚會;她還嘗試過在網上寫征友貼,拓寬相親渠道。

根據黃引觀察,相親微信群成員的年紀分布很廣,有已經離異的70后,也有1997、1998年生的年輕女性,而相對年輕的群則以80后和90后為主,群友都是以結婚為目標的。群里除了相親消息,聊得比較多的話題是生養孩子,比如誰帶孩子、怎樣買房等。

這讓黃引感受到一種同齡人的年齡困局——一方面,愈發強烈的自我意識會開始反思婚姻,會想要追求和體驗不同于傳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到年齡就該結婚”的價值觀在影響著年輕人,來自長輩的壓力使得他們要作出讓步。黃引在相親群里看到,大多數人的婚戀觀都是“無意識”的,只是循著所謂的社會規則或是一種需要生孩子的繁衍屬性,到年紀了就該結婚生子,不然仿佛就抬不起頭。

黃引把相親對象視作“樣本”,因此她在挑選相親對象時,會特意找一些不同的類型,如職業有代表性的、三觀比較獨特的等等。

她也為相親劃定了一個原則——每個相親對象只見面一次。因為相親對象大多數不知道這是她的藝術項目,而她不希望對方誤以為真的能發展下去,也不想浪費別人時間。

人設

相親次數多起來后,黃引用起一個完全不同于自己性格的“人設”——“子欣”。這一方面是想自我保護,另一方面也是做實驗。

在相親群里,“子欣”確實比黃引更受歡迎,主動添加的人會更多。當黃引以藝術家身份相親時,對方常常不知道該聊什么,感到有距離感。她覺得,這是因為相親對象自覺不懂藝術,面對女性時無法展現他們自己的能力優勢或者學識優勢,甚至有男性很直接地說,跟她聊天會有壓力。

“子欣”就不一樣了,只是一個普通上班族,可以和相親對象聊工作的話題,而且“子欣”說話更溫柔一點,會用語氣詞和可愛的表情包。來添加“子欣”的人,不少剛加上好友,聊不了幾句,就希望確立戀愛關系,或者很急迫地想要進一步發展。相親對象的階層分布也更廣一些,不乏流水線工人、司機等藍領。

“'子欣’會給人一種仿佛比較容易控制,好像稍微用點力就能追到的那種感覺,所以才會有(添加的人)跨越程度比較大,各種各樣行業的人都有。”黃引分析。

但是,因為“子欣”表現出來的是容易被控制的性格,有時候會遇到說話不尊重人的相親對象。剛開始,黃引扮演子欣還不夠熟練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會氣得諷刺回去。還有一次,黃引以“子欣”身份和一個科研公司的工作人員聊天,那天她正要在家安裝一個柜子,對方主動提出幫忙,黃引沒多想就同意了。相親對象把柜子安裝好后,突然上前伸手想要抱住黃引,黃引拒絕后反問他想干嘛,對方則說“沒想干嘛,只是想抱一下”。黃引嚇得躲到廚房里,對方硬要推門進來,看到黃引拿著手機,才不敢繼續,臨走時他還問:“你不是覺得我帥嗎,為什么不愿意?”

“相親對象”離開后,黃引翻看了聊天記錄,發現自己并沒有評價過他的外貌。那之后,她想要對方道歉并收集證據,對方則變得警惕起來,否認自己的行為有越界。

還有一些喜歡糾纏的人,例如在一個相親大會上認識的人,會一直發微信給黃引,在她直接表達不合適發展后,對方仍然繼續發信息;微信被拉黑后,他還換了幾個微信來添加,并直接打電話、發短信;最開始黃引會跟他解釋,到后來只能威脅說要報警。

她還碰到過一個喜歡在朋友圈里罵她的人,黃引運營“子欣”的微信號時,常常在朋友圈分享自拍,那個人特別喜歡在自拍照里留言罵她丑、說她惡心,黃引回復說:“小哥哥,你引起我注意的方式真是特別啊。”

黃引說,她做“子欣”人設的時候,其實帶有一種惡作劇的心態——盡量迎合婚戀市場里男性群體的虛榮和自尊,讓他們想要被女性傾慕的渴望得到滿足,而背后其實是一個這樣的假角色,“對于某些男士來說,可能是對他們自尊的傷害”。

但即便在飾演“子欣”,那些來自相親對象的騷擾、言語傷害也直接影響著黃引。在經歷了兩年大量相親后,她發現自己對異性的整體看法改變了。現在,她和異性交流的時候,對于不平等的地方會更加敏感,也會更清楚別人靠近她的目的,對人的信任感會降低。

“從一開始我是想結婚的,到現在我會慢慢發現,結婚對我來說真的沒什么意義,甚至可能是一個災難。”黃引說。

相親群里的女性

最開始,黃引并沒有帶著性別的視角去做這個項目,她只是從“把人物化”的角度,將自己當成一個商品,再把男性相親對象也看作商品,來一場“商品價值的角逐”。但當她進入到相親市場后,性別差異的問題就慢慢凸顯了——即便同為“商品”,女性也“貶值”得更快。

參加相親大會時,黃引注意到,女性年紀最大的也就是30出頭,有的可能不太漂亮或者不會打扮,但資料履歷都是優秀的,她推斷年紀更大一些的女性,可能會因此自我否定,不會來相親了。相比之下,男性似乎完全沒有這種年齡焦慮,“男的就是形形色色都有,年齡跨度也非常大......不管是離過婚的,還是有孩子的,(他們)可能會著急,但不會妄自菲薄”。

“你再怎么樣(有能力),只要你年齡大了,你就是一個失敗者。”在相親群組里,黃引看到過很多女性都有著強烈的年齡焦慮,在這種“市場標準”下,女性會迅速“貶值”,而且不少女性心里也默認了這種用年齡打分的標準。

黃引設定的“子欣”角色,出生在1992年,還沒到30歲。相親時,她也遇到過用年齡來攻擊子欣的人——有男性會說,這么大年紀怎么還沒找到對象;或者更直接地說,“你都這么老了,還不抓緊點”“你就別挑了,就跟我”。黃引把這視作PUA話術,用年紀貶損女性,再由此抬高自己。

年齡焦慮之外,還有其他“女性應該怎樣”的標簽影響著她們。

在相親活動上,黃引認識了一個組織相親聚會的女性,她已經連續組織了好幾年,每次有三四十個參加者,算是比較大型的活動。黃引認為,她那么費時費力地組織活動,其實是有很強的“脫單”欲望,而且她在大學里做行政,有著不錯的工作能力。但是在相親活動上,這種女強人屬性很難遇上合適的人。

有次活動上,她喜歡上了一個男性,黃引和其他幾個女性朋友還為他們牽線,組了個小聚會,不過那個男人性格內向,并沒有主動追她,女方則認為需要由男方主動。兩人的關系就此止步。

黃引詫異于,一個典型的很能干的女性,依然會覺得女性就應該被動、要溫柔,要等著男性來追,“明明這么強勢、獨立——我覺得強勢也不是一個貶義,但非得要讓自己在兩性關系里處于弱勢,仿佛這樣她才覺得是符合他人期待,或者說才是女性應該有的姿態”。

黃引認為,正是因為有了諸如“剩女”這種標簽,才加強了女性對自己年齡、容貌、身材的焦慮,形成一種仿佛到年齡不結婚,就“不配做女人”“不值錢了”的觀念,當外界的否定多起來后,女性也會自我否定。

相親群里有時會有男性發出“女性應該怎樣”“女人就應該照顧男人”之類的言論,黃引則會直接諷刺回去,叫他們醒醒。她覺得,其實群里不少女性都和她想法相似,只是她們不敢表達,另外她們也知道要怎樣表現才能獲得男性的青睞,所以選擇妥協。

冒犯

今年年初,黃引把相親中收集到的“樣本”整理出來,以故事的形式在網絡發布。

有認識的男性朋友看到后,覺得黃引對男性的分類簡單粗暴——使用“經濟適用男”等標簽,有被冒犯到的感覺。更有一些男性朋友和她說話會小心翼翼,生怕被她當作“樣品”寫下來。

黃引并不認為“冒犯”是一個問題,甚至她的相親項目本身就是一種“冒犯”,“我就是反過來用男性對待女性的方式,來對待男性”。在她看來,男性對待女性的方式不少都是物化和冒犯的,例如用樣貌、打扮和年齡去評判女性的價值,甚至建立起這樣一套價值標準。在她的項目里,她對男性的物化則是把他們當成一個個樣本,作標簽化分類,“把他們對女性的冒犯和物化還給他們”。

在黃引口述錄制的相親故事里,卻幾乎聽不到她的情緒,甚至講到性騷擾時,她也沒有憤怒的表達。黃引告訴液態青年,她確實刻意地在錄制時抑制自己的感受,她希望呈現的主要是事實,不想自己下定義,同時對“樣本”造成傷害,也盡力避免“渣男”“油膩男”這種措辭。

這種委婉也是黃引的自我保護。她覺得作為女性藝術家,已經被訓練出在男性凝視的環境下生存的方式,她還是害怕觸怒到他們。而在她身邊,多數男性藝術家朋友都不認為她在做一個嚴肅的藝術作品,能夠從她的作品中感受到共鳴的、支持她的,大部分還是女性。

今年6月,男性藝術家宋拓的作品《校花》因大量批評而撤展。該作品中,宋拓在大學里拍攝路上的女大學生,再依照他的審美分成“美、中、丑”,并進行打分排名。批評者認為,作品的制作過程涉嫌偷拍,給女性打分排名的行為是外貌羞辱和物化女性。

黃引注意到,在宋拓作品的描述中,也很強調“物化”的概念,但是他只是用評分的行為去回應物化,而她在相親項目里,則是真真實實地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黃引的相親項目仍然在進行中,她也沒有估算出一個要停下來的時間。至于自己“相親故事”的記錄,她覺得聽眾的感受是無法控制的,“共鳴也好,被傷害也好,我覺得這個東西它也是起了作用,可能情緒上的影響比反思問題更直接。因為有很多問題,其實我們都知道,社會上本來就已經存在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液態青年(ID:liquidyouth),作者:姚家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心理學:大多數男人都不會追求長相好看的40歲女性,原因很簡單
相親屆公認的12條
從剩女進化到勝女
近七成男人有紅顏知己 六成女性有異性知己
相親數據告訴你,什么樣的人更找不到對象?
我們爬了7萬條相親吐槽,看著看著就哭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会泽县| 博爱县| 鸡泽县| 隆安县| 景宁| 新昌县| 共和县| 江永县| 河西区| 阿合奇县| 商洛市| 云浮市| 建始县| 鲁山县| 德兴市| 四子王旗| 财经| 水富县| 阳西县| 常宁市| 长丰县| 隆德县| 大英县| 抚州市| 崇礼县| 华宁县| 鸡西市| 札达县| 恩平市| 射阳县| 南涧| 洛宁县| 乌鲁木齐县| 夏津县| 体育| 金沙县| 弋阳县| 深水埗区| 微山县|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