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議論文作為三大文體之一,歷來受到中考命題者的青睞。議論文閱讀的考查點,既涉及到其三要素、語言、結構,還涉及到內容理解及材料拓展等。如何應對議論文的閱讀題型,如何在議論文的閱讀答題中切中題意,作答更精確,請走進王世宏老師帶來的中考議論文備考策略。
談談中考議論文備考策略
文/王世宏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分析事理、闡明觀點和主張,達到說服讀者為目的的一種文體。閱讀議論文就要把握文章的論點、分析文章的論據、理解文章的論證、理清文章的結構,并體會議論文的語言特點。
(一)題型解讀:
論點是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的見解和主張。考試中一般以“本文的中心論點(主要觀點)是什么”的提問式考查。
(二)備考策略
辨識中心論點的方法:
A.句式辨識:議論文的中心論點應該是一句表示判斷完整的陳述句。基于此點出發,議論文的標題無外乎兩種,一種是論點型,一種是論題型。
B.位置辨識:基于句式,我們可以先從標題分析它是不是中心論點,如果是,就直接提取;如果不是,可以從開頭段和結尾段去發現哪句是針對論題型標題形成的作者的觀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好些議論文往往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或引用某名人或權威人物的話進行闡釋進而形成作者的觀點,這時候就應該尋找針對開頭這樣的事或理生發出的觀點,這就是中心論點。
C.歸納總結: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可行,那么只能研讀全文,逐段分析、歸納、總結,形成各段觀點的“最小公倍數”作為中心論點(盡量采用原文原詞作答)。
(一)題型解讀:
議論文的論據只有兩種——道理論據與事實論據。常考題型一是分析論據類型與作用,二是根據論點補寫論據,三是要求找出事實論據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二)備考策略
A.分析論據類型及作用
a. 事實論據: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一般指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歷史事實以及統計數字。其作用是真實可信地證明論點,增強說服力。
b. 道理論據:名人名言、農諺俗語和科學的原理、定理以及公式等。其作用是更權威地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
B.補寫論據:需要補寫的論據也分兩類:
a.事實論據:所補論據一定要能很好地證明論點,并具有代表性、更大眾化,同時力求簡潔流暢,有時還要看是否合乎字數規定。
b.道理論據:所補論據一般是能很好地證明論點的名言警句,最好能注明出處。
答題格式:時+地+人+做什么事+結果如何( 事實論據)
C.概括事實論據
要交代清時間、地點、人物,更要簡明扼要地敘述清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尤其是經過和結果,這樣才能體現論據的真實性。
答題格式:時+地+人+做什么事+結果如何
(一)題型解讀: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有四種: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一般考查方法的辨識及其作用。
(二)備考策略
舉例論證:
解析:具體的事例或人物,一般具有故事性或敘述性。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加真實可信,增強了說服力。
答題格式: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通過舉了……的事例來論證……(指就近的論點),使論證更加真實可信,增強了說服力。
道理論證:
解析:引用富含哲理的古詩、名言警句或純粹的講道理,進行說理性的敘述。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加權威,更有說服力。
答題格式:運用了道理論證的方法。引用××的話來論證……(指就近的論點),使論證更加權威,更有說服力(如果引用古詩,可以加上“使文章更有文采”)。
比喻論證:
解析:將相關聯的內容放在一起,借助常見易懂的事物作喻達到對論點的論述,從句子特點上來看就是一個比喻句。其作用是為了把道理講得更加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把……比作……,生動形象地論證了……(指就近的論點)。
對比論證:
解析:從正反兩方面或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其作用是使論點更加鮮明突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題格式: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通過……和……形成對比,鮮明突出地論證了……(指就近的論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需要說明的是引用論證也是一種方法,但它歸在道理論證的范疇里,不必另外分析。
(一)題型解讀:
議論文的結構一般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其論證思路就成了常考的題型。一般的表述題干是“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二)備考策略
理清議論文的論證思路要以四個方面入手:第一,明確文章(語段)的中心論點或分論點;第二,明確文章(語段)所使用的論據及論證方法;第三,理清文章(語段)的結構層次,即為了證明論點,論據及論證方法的運用是如何安排先后的;第四,利用表示先后的關聯詞組織語言。
答題格式:A.論點在前的:首先提出……的論點(舉了……事例或引用了……名言等,提出論點),接著用……事例或名言進行論證,然后……(表述同上,如果有對比論證,要指出來),最后得出……的結論(發出呼吁或號召)。
論點在后的:首先舉了……事例或引用了……名言,然后……(表述同上,如果有對比論證,要指出來),最后得出……的結論(發出呼吁或號召)。
(一)題型解讀:
議論文語言的先決條件是準確、嚴密。考查方法主要有“加點詞能否刪去或換用”的題型。
(二)備考策略
1.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答題格式:不能刪去,刪去后,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與事實不符,不能體現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性與嚴密性。
2. 加點詞能否換成×××,為什么?
答題格式:不能,原文中加點詞的意思是……,換成“×××”就成了……的意思,與要表達的意思不符,不能體現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性與嚴密性。
(一)題型解讀:此類題一般是對標題、開頭段、結尾段或過渡段作用進行考查,一般也是以“說說某段或標題的作用”這樣的提問式進行考查。
(二)備考策略
A.標題:a.作為文章的中心論點b.指出文章的論題c.有些標題具有吸引讀者閱讀興趣,引發讀者思考的作用。
B 開頭段:a.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b.針對現實中某種現象(事例)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論點(論題),同時作為事實論據證明論點。c.引用名言提出論點(論題),同時作為道理論據證明論點。
☆有時看賦分我們還可以對b、c兩種情況加上一點: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C.中間段:承上啟下(一般用逗號隔開,前者承接上文,后者開啟下文)
D. 結尾段:a.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b.強調中心論點c.發出……的號召或呼吁d.補充論證了……,使論證更嚴密e.總結全文,得出中心論點f.提出問題,發人深思。
(一)題型解讀:
此類題型主要考查學生閱讀語段后,對鏈接材料或生活實際的認識,也有可能考到針對文章內容聯系實際談感受等。
(二)備考策略
1. 對鏈接材料或生活實際的認識
解題思路:讀清題干——分析材料(聯系實際)——切中原文——精準表述
答題格式:自己的觀點+材料或實際分析+總結
2. 針對文章內容聯系實際談感受
解題思路:扣緊問題——切合實際——精準表述
答題格式:正如文中所說:+文章的論點+生活實際+我認為(對以上兩點的看法)
(2015·青海省初中畢業升學考試) 閱讀《善言是一種美德》。(共10分)
①生活中,我們常為如何融洽地與人交流而煞費苦心。其實,想營造愉快、真誠的談話環境,是有基本規律可循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口出善言。這里的善言,指說的話不僅能讓人樂于接受,而且能使人獲益。荀子說:“與人善言,暖于布帛。”所以說,口出善言,是我們在與人交往中應該珍視的美德。
②善言,可以給身處困境中人自信和力量。善言暖心,面對身處困境中的人,我們不妨多說一些美麗的善言,使人奮發自強。一次語文課,一位個子矮、有些跛腳的學生在黑板上默寫生字。他剛剛夠到黑板,寫字要斜著身子,字跡歪歪斜斜,很難看。然而老師點評時卻說:“這些字,好像從地里拱出來的小嫩芽。雖然亂了一些,但是,說不定就是這些嫩芽,將來會開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就是這一句話,改變了這個自卑孩子的命運。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變得開朗自信起來。經過多年的打拼,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當年正是老師用一句生動形象的比喻給了他信心與力量,幫助他走出自卑的困境,使他走向成功。由此可見善言的魅力。
③善言,可以讓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進的方向。馬來西亞著名華語歌手曹格,在一次醉酒打人被曝光之后,人氣驟然下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迷茫之中。無助的他打電話給劉德華。劉德華說:“你今年30歲,這么早發生這事對你是好事,是上天給你改過的機會,你要好好改過,否則只有兩個字:收工。”劉德華的話,讓曹格如夢初醒。他痛定思痛,重塑形象,終于又獲得了成功。劉德華的話讓迷茫的曹格重新燃起了希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時候,一句善言,猶如一盞指路明燈,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從而走出人生的陰霾。
④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進事業成功。美國南北戰爭中,平民出身的格蘭特將軍與韋策爾將軍脾氣不合,作戰中不能有效地溝通。韋策爾強烈要求林肯總統撤掉格蘭特的軍職,理由是格蘭特喝酒太多。林肯找到格蘭特,對他說:“格蘭特將軍,我真的為你感到欣慰,你的部下和同事都在夸你總是打勝仗,韋策爾將軍還很欣賞你酒后不慌亂的風度,要是戰爭結束了我一定請你喝酒。”聽到這些話后,格蘭特主動與韋策爾將軍打配合戰,為結束南北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并與韋策爾將軍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林肯總統的善言,成為兩人和好的橋梁,使兩人并肩作戰,最終取得了南北戰爭的勝利。試想,如果林肯總統真的撤掉了格蘭特,不僅會使兩人結怨,甚至可能影響南北戰爭的進程。因此,我們要學做報喜的“喜鵲”,這有益于人際關系的和諧、事業的發展。
⑤
2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善言是一種美德(或口出善言,是我們在與人交往中應該珍視的美德)。
【解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本文的標題就是一個完整的判斷句,所以它就是文章的論點。當然在第一段中用生活中現實和荀子的話得出一個結論——“口出善言,是我們在與人交往中應該珍視的美德”這句話也符合論點的要求,所以二者均可。
23.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中心論點的?(3分)
參考答案:①善言,可以給身處困境中人自信和力量。②善言,可以讓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進的方向。③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進事業成功。
【解析】這三點是文章的三個分論點,文章正是從這三方面來論證的。
24.文章第②段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分)
參考答案:舉例論證。通過舉了跛腳男孩在老師善言的溫暖下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的故事,論證了“善言,可以給身處困境中人自信和力量”的觀點,使論證更加真實可信,增強了說服力。
【解析】根據內容我們得出此處運用了舉例論證。回答格式可以套用“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通過舉了……的事例來論證……(指就近的論點),使論證更加真實可信,增強了說服力”。
25.本文采用了“總——分——總”的論證結構,請你根據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給文章一個恰當的結尾段。(3分)
參考答案:善言往往能體現一個人真實而善良的內心,而他人也可能因一句善言而從此發生改變。所以,如果我們都能在生活中時時謹記口出善言,那我們就擁有了一份美德。
【解析】結合文章內容,緊扣主題,不脫離中心論點,再結合結尾段的作用我們可以對此題用“總結+號召”作答。
(王世宏,山西高平河西鎮中學語文教師,愛語文,愛生活,愛濕地。)
策劃:晉然編輯部@語文濕地
主編:王世宏
編輯:王慧敏 陸花平
美編:司艷平
終審:司艷平
制作:張娟 王兆霞
投稿:jinran@yuwenshidi.com
(語文濕地原創文章,公眾號轉載請不要改動原文,并注明作者及公眾號,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