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藥永遠是高血壓治療重要的主題。大多數高血壓病患者需要終身服用降壓藥,這是當前治療高血壓、預防并發癥的唯一有效方法。然而,當很多患者面對分類繁多的降壓藥時,卻著實傷透了腦筋。但是,我們天天服用的降壓藥有沒有吃對、有沒有發揮它的作用呢?今天我們就在這里重新梳理一下:
首先我們來聽聽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胡大一教授對于服用降壓藥是怎么說的吧~
新藥、貴藥未必是最優選擇
Q:市場上有很多降壓藥,是不是貴的藥物比便宜的藥物效果更好呢?
A:我想強調,吃藥不一定要吃最新最貴的藥,比如說最老的藥,復方降壓藥,2塊錢100片,有些老人吃了30年了,血壓保持得很好,就不一定要改吃最新最貴的藥,降壓才是硬道理,只要把血壓降下來,就能減少卒中,減少心肌梗死。
老藥效果好,就別換新藥
Q:很多患者擔心長期吃藥會有副作用,有必要換藥嗎?
A:我一直都提倡“效不更方”。降壓有效,吃得挺好,也沒有引起副作用,就不要隨便換藥,不要胡亂聽信廣告。俗話說日久見人心,藥也是,吃得久,效果好,沒副作用,就不要隨便、頻繁的換藥。
聯合用藥——雙劍合并,比單打獨斗強
Q:降壓藥的效果不明顯,加大服用的劑量合適嗎?
A:我們不建議降壓藥降壓效果不行,就加大劑量,一片不行加大到兩片。因為同樣一種藥物劑量加倍,降壓的效果卻不會加倍,甚至非常小,但如果用兩種藥,甚至只要兩種藥各半片的劑量,兩個半片就可以達到4倍的效果。
另外劑量加倍,價格也要翻倍,而且劑量越大,副作用越多。兩種不同機制的藥,不僅降壓效果好,副作用還可以相互抵消,價格也相對便宜。所以我特別提倡“一口水一片藥”。咱們老年人多種病共存,吃很多種的藥,比如骨質疏松、胃腸等等,所以我覺得降壓藥的方案越簡單越好,簡單就不容易忘,服藥越簡單越容易堅持。
還有另外兩個小技巧也不容忽視
切忌臨睡前服藥
很多降壓藥是一日服用一次,那么在什么時段服用比較好呢?
正常人晝夜血壓有一定的節律,清晨起床后血壓最高,以后呈逐漸下降趨勢。白天血壓處于相對較高水平,一般于上午8-9時及下午4-6時達到峰值。平均夜間血壓低于白天,夜間睡眠時血壓下降可達20%左右,一般在0-3時降至最低谷。所以早上一起來就吃比較好。
高血壓患者如在睡前服藥,容易導致血壓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腦腎等器官供血不足,從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纖維蛋白等凝血物質在血管內積聚成塊,阻塞腦血管,極容易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切忌間斷隨意用藥
很多老人家沒有重視降壓藥要連續吃這一點,想起來就吃,或者血壓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藥,但是,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容易造成血壓的上下大幅波動,而這種血壓的上下大幅波動會對血管和臟器造成損害,還容易使機體對藥物產生耐受性,造成難治性高血壓,甚至誘發中風。
附:常見的六大類降壓藥
1.利尿劑
代表藥物:吲達帕胺(壽比山)、氫氯噻嗪片(雙克)。
適用于輕、中度高血壓。推薦小劑量使用,大劑量長時間服用,容易引起低鉀血癥,另外此類藥物痛風者禁用。
2.β阻滯劑
代表藥物:酒石酸美托洛爾(倍他樂克)、鹽酸普萘洛爾片(心得安)、比索洛爾等。
適用于多種多種高血壓,尤其是心率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絞痛患者、心肌梗死后、充血性心力衰竭、姙娠。
3.鈣拮抗劑(即CCB類)
代表藥物:硝苯地平緩釋片/控釋片(天海力) 、尼福達、拜新同、非洛地平緩釋(波依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絡活喜)、YB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安內真)等。
沒有強制禁忌證。推薦用于腦卒中、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心絞痛、左室肥厚、頸動脈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妊娠婦女、黑人高血壓、肌酐(>3~4mg/dl)和血鉀較高(>5.5mg/dl)的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
4.普利類藥物(即ACEI類)
代表藥物:卡托普利(開博通)、貝那普利(洛丁新)、YB馬來酸依那普利片(依蘇)等。
起效緩慢,3~4周達最大作用,聯合使用利尿劑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強,副作用是干咳,發生率大約11-26%。
5.沙坦類藥物(即ARB類)
代表藥物:替米沙坦、厄貝沙坦(安博維)、氯沙坦(科素亞)、纈沙坦(代文)等。
作用特點基本同普利類藥物,另無干咳副作用。
6.復方制劑
代表藥物:利血平、氫氯噻嗪、雙肼苯噠嗪(血壓達靜)、培哚普利吲達帕胺片(百普勒)、纈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安博諾)、 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海捷亞)。
適用于已用單藥效果不好的患者,或者初診高血壓收縮壓>160mmHg或舒張壓>100mmHg的患者。
(版權說明:本文來源于橙醫生微信公眾號(ID:chengyishengWX),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