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痛風患者除關節以外最常受到侵犯的部位。事實上,如果給常年痛風的患者進行腎臟病理檢查,幾乎每一個患者都能發現腎臟損害,只是輕重的程度不同而已。
然而,正因為腎臟那強大的「忍耐力」,大約只有 1/3 的患者在痛風病程中出現腎臟癥狀。
痛風的主要原因就是尿酸過高的癥狀,而尿酸過高直接就會給人的腎臟造成傷害。根據一份數據統計顯示,痛風病人20%~25%有尿酸性腎病,而經尸檢證實,有腎臟病變者幾乎為100%。痛風的腎臟病變包含以下三種類型:
慢性痛風性腎病
機器的高強度運轉會影響使用壽命,腎臟作為人體內部的「機器」也是如此。痛風患者體內的尿酸長期處于高水平,腎臟也長期處于超負荷的「勞動強度」下,內部的「零件」也容易耗損。
持續性高尿酸血癥,20%在臨床上有腎病變表現,經過數年或更長時間可先后出現腎小管和腎小球受損,少部分發展至尿毒癥。尿酸鹽腎病的發生率僅次于痛風性關節損害,并且與病程和治療有密切關系。研究表明,尿酸鹽腎病與痛風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無關,即輕度的關節炎病人也可有腎病變,而嚴重的關節炎病人不一定有腎臟異常。早期有輕度單側或雙側腰痛,嗣后出現輕度浮腫和中度血壓升高。尿呈酸性,有間歇或持續蛋白尿,一般不超過++。
此外,血清尿酸在過飽和狀態下,尿酸鹽結晶沉積于腎臟組織,可導致腎臟慢性的間質性炎癥,使腎小管變形、萎縮、纖維化、硬化,進而影響到腎小球的那些小血管,發生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
1. 起夜增多最初,腎小管受到損害時,它的濃縮功能減退,排出尿液的比重降低,許多患者會發覺自己晚上起夜上廁所的次數增多了。
2. 泡沫尿、腰痛或下肢浮腫到了腎小球也「在劫難逃」之時,會出現輕度蛋白尿和鏡下血尿,部分患者朋友會發覺自己尿中的泡沫增多,有些人還會感到腰部酸痛,細心的人還會留意到自己的下肢有些浮腫的表現。
3. 腎性高血壓隨著病情的進一步惡化,患者會出現腎性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最終發展到慢性腎衰竭。
急性尿酸性腎病
急性尿酸性腎病多見于繼發性痛風的患者。所謂繼發性痛風,是指痛風患者疾病的根源并非自身的尿酸代謝異常,而是存在其他的「幕后推手」,如腎臟病、血液病、服用某些藥物、腫瘤放化療等多種因素。
最典型的急性尿酸性腎病見于腫瘤放化療的病人。
治療后,患者體內大量的腫瘤細胞被化療藥物殺滅,它們的「殘骸」被分解代謝產生大量尿酸,使得血尿酸濃度迅速達到過飽和。
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腎盂、輸尿管等部位,造成廣泛嚴重的尿路阻塞,患者可迅速出現尿量減少甚至無尿,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現象。
尿酸性尿路結石
痛風病人的尿呈酸性,因而尿中尿酸濃度增加,較小的結石隨尿排出,但常無感覺,尿沉淀物中可見細小褐色砂粒;較大的結石可梗阻輸尿管而引起血尿及腎絞痛,因尿流不暢繼發感染成為腎盂腎炎。巨大結石可造成腎盂腎盞變形、腎盂積水。單純尿酸結石x線上不顯影,當尿酸鈉并有鈣鹽時x線上可見結石陰影。
尿酸結晶除了沉積在腎小管外,還能沉積在泌尿系統的其他部位形成尿路結石,在痛風患者中的總發生率在 20% 以上。
許多人錯誤地認為尿路結石是長年痛風后的結果,而事實上,有些患者的尿酸性尿路結石可以發生得比痛風性關節炎還早。
美國的一項醫學研究顯示,在 20 歲以上的成年人中,腎結石和痛風的患病率分別為 5.6% 和 2.7%。但腎結石患者中,痛風的患病率高達 8.6%,痛風患者的腎結石患病率更高,可達到 13.9%。
這項研究說明了血尿酸水平和尿路結石的密切相關性。
痛風患者尿路結石的主要成分是尿酸鹽,其次是蛋白質、多糖等有機成分以及鈉、鉀、鈣和極微量的鐵、磷、鎂等元素。
較小的尿路結石呈沙礫樣,可以隨尿液排出體外,患者有時沒有任何臨床癥狀。
但尿路結石體積變大后,可以引起尿路梗阻,引發腎絞痛、血尿、腎盂腎炎、腎盂積水等疾病。時間久了,同樣會影響腎臟功能,甚至最終發生腎功能衰竭。
痛風的治療,首先要從飲食上控制,要進低嘌呤低能量飲食,保持合理體重,戒酒,多飲水,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喝水的時候,不妨泡上一杯康源茶館羅布麻茶,羅布麻茶含有鞣質,類似于維生素P 活性,能保持或恢復毛細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強血管的柔韌性和彈性,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積。茶葉中的單寧酸能抑制血壓升高,并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進行降低的作用,而且其中的堿性成分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對痛風病人身體恢復有較大的幫助。另外避免暴食、酗酒、受涼受潮、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穿舒適鞋,防止關節損傷,慎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某些利尿劑和小劑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發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痛風是種生活疾病,除了飲食上的護理外,還有必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有規律的生活,避免引起病情的發作因素,這樣才能夠早日擺脫病痛的折磨,恢復健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