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遐慕
曾國藩教你如何識人:牢記三條秘訣,粗人、蠢人、奸人將無所遁形
人類是一個集群性動物,一個人從出生直到死亡,在他的一生之中無法避免的就是要和他人相處。
沒有人可以脫離其他人獨自一人生活起來,當然,這里說的的確是太過于絕對,畢竟也是有那些選擇避世的人,但是那些人的存在其實并不多,或者說,這樣的人是很難融入社會的,畢竟人們是有著一貫的“排異”性的。所以說,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能夠識別他們的“屬性”對于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關于如何識人,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而筆者要說的是近代著名的清朝大臣,曾國潘所總結(jié)出的關于如何是人的方法。曾國藩教你如何識人:牢記三條秘訣,粗人、蠢人、奸人將無所遁形
第一點,喜高怒重,過目輒忘,近“粗”
如果說一個人在遇到自己很高興的事情的時候,會很開心并且很明顯的表現(xiàn)出來,與周圍的人一同分享自己的喜悅。而當遇到對自己來說是很不好的事情的時候,他的悲傷、難過、悲憤,也特別容易表現(xiàn)出來,如果特別的生氣的話,就會破口大罵。那么這樣的人就近乎來說是“粗人”。
這里的粗人并不是貶義的意思,而是更加得偏向于中性的詞。這樣的人其實就是那些比較“單純”,性子很直接的人。高興就是高興,生氣就是生氣,自己的喜怒都是會特別的明顯的表現(xiàn)在自己的言行上,這樣的人相處起來會讓人覺得很舒服。因為不用去琢磨他們的喜怒,不會覺得很無奈。
第二個,伏亦不抗,跳亦不揚,近“蠢”。
這一類人其實就是那種情緒起伏不大的人。當他開心的時候,也不會太過于表露出來,而遇到那些苦難和挫折的時候也不會太過于悲傷。
其實對于這種人的看法,就筆者而言,爭議還是很大的。如果說一個人不被外界所擾,不因外界的變化而影響自己的心緒,那么他是真的波瀾不驚,處事不亂。但是這樣的人往往對生活,對挑戰(zhàn)沒有特別高的興致,有點像是那種“老油條”的感覺,既無錯又無功。
而且這樣的人往往會給人一種很憨厚老實的感覺,筆者覺得若是往陰暗方面想的話,這往往更像是一種錯覺。其實人活于世,又哪里會有絕對的傻子呢?
第三個,初念甚淺,轉(zhuǎn)念甚深,近“奸”
如果說一個人在一開始的所想到的與常人也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只停留在比較淺的方面。但是,之后,他又會多加考量,想到更深的層面,所以這樣的人在莫種程度上就是近乎來說是一種“奸”了。
和這樣的人在一起的時候,會讓人覺得莫名的安心。因為他們考慮的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他們在,我們基本就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憂慮的東西。而這樣的的也是一種心性比較堅定的人,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時,也可以忍受這一般的人多不能承受的東西,而最終自然也是能夠取得別人所不能取得的成就。
這樣的人大多都是可以成就一番不小的成就的人,我們可以盡量的與這樣的人相處。如果只是為了自己有所依靠的話就太短淺了了,而是學習他們身上可貴的品質(zhì)。和那些品行優(yōu)良的人在一起,你在某些方面也會取得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