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今的紫薇說:“皇上,您還記得那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
“想當初圍著茶盤我們喝茶品茶,你還都記得嘛?”
茶道,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今天壺哥帶你們一起來聊聊除了紫砂壺、茶之外的壺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材質廣泛,款式多樣,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么材質和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
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易于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為了烘托茶杯、茶壺,使之雅觀。
茶盤又稱茶船就是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狀可方可圓或作扇形;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夾層,夾層用以盛廢水,可以是抽屜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單層以一根塑料管連接,排出盤面廢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承;其選材廣泛,金、木、竹、陶皆可取。以金屬茶盤最為簡便耐用,以竹制茶盤最為清雅相宜。此外還有檀木、紅木的茶盤,例如綠檀、黑檀茶盤等
茶盤是茶具里最有涵養和度量的好好先生,終生甘當配角,但這個配角不可或缺,有了茶盤,壺、杯、公道等才好粉墨登場,演繹出一場關于茶文化的好戲。
即便是在郊外或公園里的茶會,也至少需要一面茶巾來替代一下茶盤的角色,似乎那茶盤一擺,就能在繁雜與瑣碎中平出一片清涼而廣闊的天地。
十把壺擺在一起也沒有一面茶盤擺在那里更有飲茶的氛圍,前者只會感覺雜亂,后者才有一統局面的整肅。
確實遇到因陋就簡的局面,譬如羈旅異地,莽原叢林中,幕天席地而坐,只有壺和杯子,那壺與杯的擺放也必然是遵循其原來在茶盤上的位置,心境到了,似乎什么都有了。
端茶盤時一定要將盤上的壺、杯、公道拿下,不然一個失手,全盤覆沒,代價未免慘烈,筆者有茶友曾遭此劫難,每每談起,扼腕痛惜!時下有流行茶盤和茶桌合為一體的樹根茶臺,體積龐大,不必搬來搬去,掀動一角都需匹夫之力,所以永遠不會失手傾翻茶盤。
用來做茶盤的材料很多,竹、木、紫砂、陶瓷、石材等,常見的是竹質及木質。竹質較環 保,現在的竹茶盤做工也越來越好,款式越來越多,是個不錯的選擇。木質,茶友接受度 最高,但木分優劣,工有好壞,常見用來做茶盤的木料有格木,花梨木,黑檀木,雞翅木,綠檀木等
另外很多壺友有也問到,竹茶盤會不會開裂漏水?竹茶盤時間久了就容易開裂漏水,是因為熱脹冷縮的原理,但是竹茶盤一般價格比較是種,注意保養的話,也會延長使用壽命。
愿意和我交朋友的紫砂壺愛好者,加我的微信zhaoxinace
……………………………………………………………………
竹、木材質的茶盤
竹、木材質的茶盤自然雅致,加工水平逐年進步,以竹之清寂、謙恭、直而有節,歷來為中國文人所推崇,所以竹制茶盤天生就是茶道組合的最佳搭檔。至于那些精雕細琢、富麗堂皇、鑲嵌螺鈿的仿紅木茶盤,于茶臺上喧賓奪主,非但不能作為平和靜穆之背景襯托,反而有失飲茶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