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不事二茶”是在壺友和茶客之間廣為流傳的金科玉律,說的是一把壺只能泡一種茶,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忌讓壺“吃百家飯”,相互混雜,毫無個性可言,既怠慢了壺,也辜負了茶。
內養的關鍵是一壺不事二茶,因為紫砂具有特殊的雙氣孔結構,善于吸收與附藏茶湯。
一把久經使用的紫砂壺,讓某種茶葉享受“獨一份兒”的待遇,芳醇必現,壺也浸染了這種茶的品味,才是十足的成全。
若再用其他茶葉,今兒個泡龍井,明天又泡普洱,那么茶味必然混沌。回頭看這句壺(茶)諺,真真是誠懇的表白與嚴正的聲明。
按照“一壺一茶”的規矩行事,這種忠誠是茶飲方面用情不專者相當敬重的。
但有些事也不是那么涇渭分明,現實的問題來了——許多人并不是只鐘情喝一種茶,除了最常喝的某幾種,或許對其他茶葉都充滿著探索與求知的欲望。
此時,再來講究“一壺一茶”的規矩,恐怕家里得養著一個團的紫砂隊伍了!口袋里的孔方兄能答應嗎?
那怎么辦呢?
如果不那么講究,真有必要需兩茶或多茶混泡,其實也沒啥不可,按照壺友茶客的說法,將固定喝的幾種茶單列出來,固定用那幾把壺。
如果有條件,香氣、滋味反差比較大的茶,最好能分開,例如,同為普洱茶,生普洱和熟普洱建議專壺專用。
進一步說,可以把壺分三種以上(或更詳細),分別沖泡不同香型系列的茶,如嫩香系列、高香系列、醇香系列。
換茶而飲時,可以充分洗凈紫砂壺內外,再倒滿沸水,靜置幾分鐘后再掉到,如此反復幾次(視前后兩茶的茶味差異大小而定),便可沖泡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經常用同一把壺泡多種茶,每次用完之后都要及時傾倒茶渣,內外清洗干凈,敞開蓋子待茶氣晾干。
若是讓一把壺不間斷的“持續作業”,泡完一種茶后立刻泡上另一種茶,想不串味都難。
當然,如果你是資深茶友,味蕾極其敏感,能講究就絕不將就,并且不差錢,又或者你手里的紫砂壺十分貴重,容不得一點怠慢,那還是一茶一壺來得好。
關于“一壺一茶”,有人發高論“茶事,無刻板。獨自清唱是美,和弦復調就一定不美嗎?”,深以為然也。
想到蘇軾的“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門檻內外,能執著便執著,不能執著便隨緣隨性,各自機鋒,各自皆妙。
版權聲明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在此不作商業用途,僅作文化交流,特此聲明!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圍觀,請關注公眾號:zisha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