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肝癌(liver cancer)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高,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本文從危險因素、癥狀等方面對肝癌進行了簡單介紹,以期大家能夠對肝癌有初步認識,并從日常生活中預防肝癌的發生。
我國是肝病大國,乙肝患者數量已達到9000萬。根據世衛組織的報告顯示,我國肝癌的發病率為 25.7/10 萬,居全球之首,每年新發和死亡患者約占全球總數的一半。
肝癌的發病率如此之高,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知名人士都是因為肝癌而去世的,比如:汪國真、羅文、沈殿霞等等。
肝癌,其實是原發性肝癌的簡稱。通常所說的肝癌,指的就是原發性肝癌。而繼發性肝癌或者說轉移性肝癌,通常根據原發癌的名稱來稱呼和治療。比如肝轉移癌如果來源于結腸,我們就說結腸癌肝轉移,這個肝轉移癌是按結腸癌來治療的;如果是來源于乳腺,即乳腺癌肝轉移,那就按乳腺癌來治。
肝癌病理類型主要有三種: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細胞癌和混合型肝癌,其中最常見的是肝細胞肝癌(占90%以上),多數人得的肝癌就是這種類型,其他兩種類型很少見。
它們在發病機制、生物學行為以及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預后等方面均明顯不同,因此,我們所說的肝癌,也通常指肝細胞癌。
肝癌在以往曾經被認為是“不治之癥”,和“胰腺癌”一起均被稱為“癌中之王”。近幾十年來,隨著研究的進展,肝癌的生存率有了較明顯的提高,對于能進行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達到50%以上。
哪些危險因素會導致肝癌?
我國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黃曲霉毒素、酒精與飲水污染。
酗酒與肥胖
飲酒可通過以下途徑誘發肝癌:
1)飲酒人群中的嗜酒者或飲酒過量者可出現酒精相關健康問題,其中酒精性肝病是酒精所致的最常見的臟器損害,進一步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
2)肝炎病毒感染與酒精對肝臟損害起協同作用,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礎上飲酒,或在酒精性肝病基礎上并發HBV或HCV感染,都可加速肝臟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隨著肥胖的流行,我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以通過肝臟炎癥,進而發生肝硬化、肝癌,在原發性肝細胞癌(HCC)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增長率迅速。
病毒性肝炎
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稱為肝癌“三部曲”。臨床調查資料顯示,病毒性肝炎約有10%會發展成慢性活動性肝炎,而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肝硬化的年發生率為2%~10%,肝硬化患者HCC年發生率為3%~6%。
在我國,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HCC的主要危險因素,原發性肝癌患者中約三分之一有慢性肝炎病史。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肝癌患者HbsAg陽性率可達90%,約5%-8%抗HCV抗體陽性。
飲用水污染
近年來發現池塘中生長的藍綠藻是強烈的致癌植物,可污染水源。寄生蟲病如華支睪吸蟲感染可刺激膽管上皮增生,可導致原發性膽管癌。
黃曲霉毒素
霉變食物中,黃曲霉毒素的含量往往很高。黃曲霉素的代謝產物黃曲霉毒素B1有強烈的致癌作用。而黃曲霉毒素與HBV有協同致癌作用,在HBV-DNA整合的肝細胞中,可以發現黃曲霉素堆積。
此外,腌、熏、烤食物中亞硝酸鹽、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的含量高;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在烹調或其他條件下,可與氨基酸發生降解反應,生成強致癌性的亞硝胺5。
預防肝癌,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哪些?
遠離酒精和霉變食品。
控制熱量攝入,以便把肝細胞內的脂肪氧化消耗。肥胖者應逐步減肥,使體重降至標準范圍內。
注意飲水衛生,避免引用不干凈的水;
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定量補硒,可以及時清除肝臟內的代謝產物,幫助肝臟分解毒素,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是防止肝臟病變的有利措施。
需要做哪些防癌篩查?
肝癌起病常隱匿,多在肝病隨訪中或體檢普查中應用甲胎蛋白及B超檢查偶然發現肝癌。肝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或無癥狀,通常發現肝癌時已為中晚期。
肝癌早期可無任何癥狀或體征,少數病人會出現食欲減退、上腹悶脹、乏力等,有些病人可能輕度肝腫大。這也是常規篩查對于早期發現肝癌如此重要的原因。
凡是中年以上,特別是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如果有原因不明的肝區疼痛、消瘦、越來越明顯的肝腫大,應到醫院及時進行檢查,以盡早明確診斷。
溫馨提示
針對HBV和HCV感染患者,建議每半年復查一次肝功能、進行HBV或HCV病毒定量檢測、測查甲胎蛋白、進行肝臟彩超;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應嚴格遵醫囑進行抗病毒治療,不可隨便停藥。
美國和歐洲指南推薦,任何肝硬化患者每6個月進行一次肝臟超聲檢查以篩查肝癌,因為80%的肝癌患者存在肝硬化。此外,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合并感染HIV或HCV的患者、脂肪肝人群均應檢測肝癌。
參考文獻
1.Get Tested for Hepatitis B-Related Liver Cancer: The Life You Save May Be Your Own. Hep B Blog. 2016. October 12.
2.健康報.鄭加生:肝癌可防可治 可早期診斷.
3.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臨床肝膽病雜志.2015,31(12):1941-1949.
4.世界胃腸病組織全球指南.肝細胞肝癌(HCC):全球觀點.
5.[一文讀懂]肝癌的病因和預防.
6.中華內科雜志.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1月修訂).2010,49(4):357-360.
7.[APASL 2017]范建高教授訪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診療現狀.
8.Get Tested for Liver Cancer, Your Life May Depend on It.Hepatitis B Foundation,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