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添加了第一口輔食——加鐵米粉之后,你是否開始制定詳細的輔食添加計劃,接下來,我們也許會接著添加米粥、肉泥和蛋黃。親愛的寶媽們,等等,請檢查一下你的菜單,肉泥除了雞肉和豬肉,有魚肉嗎?
可能有媽媽會說:魚肉有刺,給寶貝吃太麻煩,魚肉中的蛋白質(zhì)豬肉不是也含嗎,所以魚還是晚些添加吧。其實給寶寶吃魚,可不只是補充蛋白質(zhì)這么簡單,魚類中的“腦黃金”也不只存在于我們通常吃的魚肉中。
讓我們來看看魚到底有哪些營養(yǎng)物質(zhì)吧。
1、魚類含有15%-20%的蛋白質(zhì),略高于肉類,而且肉質(zhì)細嫩,更適合寶寶嬌嫩的消化系統(tǒng)。充足的蛋白質(zhì)能為寶貝提供能量、促進生長發(fā)育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對維持寶貝的免疫能力、提高血液攜氧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2.魚類含1%-10%的脂肪,比肉類的脂肪含量要少的多,屬于高蛋白質(zhì)低脂肪食物。被稱為“人類腦黃金”的DHA就存貯在魚類的脂肪中。正常情況下,我們?nèi)梭w需要攝入含α-亞麻酸的植物性食物(如亞麻籽油、核桃油、豆油等)才能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為DHA。但魚類由于吃了含有α-亞麻酸的藻類,體內(nèi)恰好也合成了DHA,而且大部分存在于魚的眼窩脂肪中,尤其是魚的眼睛中。
3. 魚類還含有1%-2%的礦物質(zhì),尤其含有豐富的鋅。對促進其他營養(yǎng)素的吸收利用,增加寶貝的食欲有非常好的作用。
4、魚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B1、B2,種類真是夠齊全的。這些維生素與其他營養(yǎng)素協(xié)同作用,與寶貝的生長發(fā)育密切相關(guān)。
說了這么多吃魚的好處,怎樣挑選新鮮健康的魚呢?
按一按,用指按壓魚的身體,彈性越好說明魚越新鮮。
翻一翻,翻開魚鰓觀察是不是鮮紅色,因為鰓是魚的呼吸器官,由于死后血液不循環(huán)的問題,時間越長,魚鰓的顏色越是暗淡。所以鮮魚鰓以鮮紅為佳,若是凍魚,則以深紅為佳,灰色為最差。
看一看,觀察魚眼是否清澈,眼球是否飽滿,這點尤為重要,珍貴的DHA可都在魚眼里呀。
聞一聞,越新鮮的魚腥臭味越小,這是由于魚的蛋白質(zhì)含有組氨酸,容易變質(zhì)散發(fā)腥味。所以,買回來的魚也不宜久存,以半個月吃完為宜,這是因為魚在-1℃可以保存90天,-25℃可以保存半年,可惜一般家用的冰箱達不到這么低溫。
再來說說寶寶適合吃什么種類的魚
1、刺少的魚,如鱈魚、黃花魚、帶魚、鲅魚。一般來說,淡水魚比深海魚的刺要多。
2、DHA含量高的魚,也就是富含魚油的魚。
比如鯡魚、鯖魚、鮭魚、沙丁魚,這些肉食性的冷水魚可以每周吃2-3次。另外,由于汞含量高的原因,新鮮的金槍魚(不含罐頭)每月不超過3次食用。
那么如何給寶寶吃魚呢?
1.盡量采用蒸煮或包餡的方式做魚,小寶寶不用放鹽。
2.用深色的盤子給寶寶挑魚,方便識別魚刺。
3.除了魚身上的肉,魚腮上方的肉即沒有刺又特別嫩,非常適合給寶寶吃。另外,可以給寶寶養(yǎng)成從小吃魚眼的好習(xí)慣 。
結(jié)語:魚類肉鮮味美,是節(jié)日餐桌上不缺少的一道主菜。另外,對于剛加輔食的孩子,要按由少到多的順序循序添加。比如1歲以內(nèi)的孩子,每日以25-40克為宜。每周給寶貝吃2-3次魚,讓寶貝逐漸愛上魚的味道。相信讀完本文,媽媽們再也不會把魚頭當作廢物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