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太極?
太極是中華文化經典理論。所謂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其中的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
太極觀念認為世界是“動態的”是自然而然的陰陽變化而成,我們人就是天地萬物的精氣所化生。這種思維方式終極目的是希望人類活動順應大道至德和自然規律,不為外物所拘,“無為而無不為”,最終到達一種無所不容的寧靜和諧的精神領域。
2 、什么叫“太極拳”?
太極拳,是綜合了我國傳統武術拳法,結合了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了古典哲學和傳統的中醫理論而形成的一種內外兼練、柔和、緩慢、輕靈的拳術。如今,成為現代人普及流傳廣泛的養生健身方式。
3、“太極拳”特點是什么?
第一要以靜制動;第二要以柔克剛;第三要以慢勝快;第四要以寡御眾。違背這四個原則就不是太極拳。
4、太極圖含義是什么”?
每論太極,必說陰陽。陰陽學說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精髓,太極拳是以陰陽學說為靈魂的拳種,所以練習太極拳必須懂得拳中陰陽之理。
陰陽,是古人對自然界的一種認識,對事物發展的兩面性的最好解釋。如太極圖所示,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相輔相成。陰陽是兩個對立事物的代號。大小,高低,前后,左右,男女,日月.........。只要對立就能成立,如好人,壞人,好事,壞事,進去,出來。所以,千萬詞組就兩個字,陰陽,就能解釋完畢。圖中的黑、白圓點表示漸墨漸白的意思,古人稱之為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就是陰陽。 "陰陽之間即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消長與共,陰陽互根"。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雖依存卻制約,同存一體,相互轉化。其中動靜、虛實、快慢、是我們提及最多的矛盾關系。
5、 太極的陰陽是什么?
所謂太極拳中的陰陽即是拳中的動靜、虛實、快慢、剛柔、抑揚、急緩、粘走、屈伸、往來、進退、開合、收放、馳張等矛盾關系。
6、 什么叫十三勢(八法五步)?
太極十三勢,一陰一陽之道,是太極拳最基礎的動作,初學者應理解與掌握。
“十三勢”之稱是來源于《易學》里的八卦和陰陽學說中的五行。
它的含義:陰消陽長、陽消陰長、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互存,和一陰一陽謂之道,以及其生生不息、將其運用和貫穿在拳義、拳理之中,創造出太極拳“十三勢”。
十三勢分為“八法”、“五行”(五步)。
“八法”是指:掤、履、擠、按、採、挒、肘、靠。
“五行”:進、退、顧、定、盼。
(待續)
附1:《十三勢行功歌訣》
十三總勢莫輕識,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梢滯。
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是神奇;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工夫。
刻刻留意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休。
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義無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遺嘆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