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靠著強大的武力統一了六國,建立起了中原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大秦帝國。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為什么秦國就能完成統一大業、別的諸侯國就不行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秦國實行了一套無比強大的動員模式和管理模式,這種模式我們后來把它稱為——秦制。
秦國在秦孝公的時候啟用了商鞅進行了系統的變法,開啟了——戰時模式的機制。這個變法的唯一目標可以用一句話形容:一切為了戰爭、為了戰爭的一切。
前面的文章說得比較多了,我就不具體的分析商鞅變法的內容與好壞了。但是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動員一切力量、發動一切資源進行戰爭,也就是吸取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做戰爭的準備,例如:獎勵耕戰、連坐制、廢分封改郡縣等等。
商鞅那一套就是無限制地加強君王對人力、物力、資源的吸取。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有了對外戰爭的實力、極大地加強了君王的地位和勢力。
商鞅變法以后,秦國的老百姓只剩下一個功能:為秦國奉獻出自己的所有,徹底地成為了——戰爭的機器、耕作的奴隸,不得思考、不得反抗。
以上就是秦國能夠統一六國、能夠一統江山的秘訣了。后來延續上千年的秦制基本上也是沿著這條路走得——無限的控制、無限的吸取。不過有時候左一點、有時候右一點而已,但是本質屬性沒有變。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秦始皇用秦制統一了天下,同時也是秦制讓秦國失去了天下。我們一起來分析兩個問題:
一是,秦朝為什么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幾年就一命嗚呼了呢?
二是,假如秦始皇在世的話,秦朝會不會被劉邦和項羽推翻呢?
公元前221年,大秦帝國建立了;可是讓人比較無語或者驚訝的是:公元前207的時候,大秦朝就宣布一命嗚呼了。從大秦朝的建立到滅亡只有短短的16年時間。
那么為什么一個可以統一六國、一個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大秦朝就如此短命呢?我們來探究一下本質原因吧:
原因一:當時的秦朝政策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秦朝在統一六國期間長時間實行的都是:商鞅變法后的那一套,也就是戰時機制。這種機制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挖掘一切、吸取一切資源來用于戰爭。
可是這套機制最大的壞處就是:時間一長老百姓也就受不了這種高壓模式了。當時秦國已經實現了統一、江山已經打下來了,按照常理來說應該實行:修生養息、不瞎折騰的政策了,例如:漢初就實行的黃老之術。
可是秦始皇還是在不遺余力地實行高壓統治、用戰時機制來管理一切事物。這樣是典型的用力過猛的狀態,這種模式的反噬最終吞沒了秦朝的一切、包括皇帝們的命。
原因二:秦始皇個人的問題
秦始皇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后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干了無數大事、要事、要人命的事情。秦始皇要修長城、要修驪山陵墓、要打匈奴、要打北越、要修阿房宮等等。
這些重點的國家工程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老百姓們也就不堪重負、不堪忍受了。舉個例子:修驪山陵墓的時候,一次要征發70萬勞力而且是自帶干糧、沒有工資。無數修陵墓的人都累死、餓死在了現場。
惡劣的環境、沉重的徭役以及無休無止的折騰,極大的加深了內部的矛盾。人們跟著秦始皇打天下是想得到一個和平的環境、安穩的家而不是又一次把自己的生活墜入深淵。
原因三:秦始皇以及秦二世的殘酷
秦始皇本人生性多疑,脾氣暴躁,在當時統治了天下后就對百姓橫征暴斂,并創立了許多嚴刑酷法來懲治他看不順眼的人。
他們繼續推崇商鞅精神,當然這也是他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一種措施。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他焚書,反對儒家的禮儀精神,主張以武力治理國家,甚至把菜刀都收走了,致使當時人人道路以目。再有胡亥,更是殘暴到了極點,從而引發了秦末的農民起義。
原因四:六國百姓和貴族進行了瘋狂的反撲
這一點非常好理解的,秦始皇當時實行的是:郡縣制。說白了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模式,這就嚴重侵犯了六國以前的貴族、地主們的利益了。于是乎,他們開啟了瘋狂的反撲,當時流行的一句話叫做: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是最典型的說明。
秦始皇推行其政策的時候還是用力過猛,沒有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這樣的模式、這樣的手段、這樣的速度必然會引起極其嚴重的反抗的。
總之一句話,秦朝之所以快速的滅亡本質原因無非是:殘酷的統治極大的殘害了百姓的利益;快速的推行秦制又嚴重的損害了六國貴族的利益外加上個不靠譜的秦二世——不滅才怪。
后來的事情也是如此:陳勝吳廣代表的底層群眾和項羽代表的六國貴族,正是他們一起推翻了大秦帝國。
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09年,可是在秦始皇死后短短的兩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07年,大秦帝國就一命嗚呼了。
秦朝的滅亡雖然是歷史的必然,但是如果秦始皇沒有死的那么早的話,我看劉邦和項羽也是沒啥機會的。
首先秦始皇死后大秦之所以如此之快的滅亡,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秦二世實在是不靠譜。秦二世把大秦朝存在下去的一個核心因素給破壞了——官僚集團也走上了反撲之路。
秦二世繼承大位那是屬于:名不正言不順的狀態,這樣一來巨大的恐懼始終伴隨的秦二世的內心。于是乎,秦二世掀起了歷史上最殘酷的殺戮。其實皇權社會殺戮是很正常的現象,可是秦二世殺錯了人。
當時秦二世聽信了趙高的建議,開始對整個官僚集團舉起了屠刀,例如:扶蘇被賜死、蒙毅被殺、無數的官員人頭落地等等。
秦二世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個:讓那些敢于質疑的、以前的老臣們都去死,這樣他以為自己就可以坐穩皇位了。
在秦二世這樣一種操作之下,秦王朝失去了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底層群眾不滿殘酷的統治、六國貴族也不滿,本來是利益共同體的官僚又被推向了對立面。
這樣一來造成的結果就是:秦二世完全沒有辦法有效地整合內部資源來反擊劉邦、項羽們的進攻了。
說到底就是:秦二世已經無法有效地指揮內部的官僚們、將軍們了。最后不得不用修驪山陵墓的囚徒去反擊。試想一下,在這樣的情況下,大秦朝還能依靠什么勢力去統治、去延壽呢?
為什么說秦始皇在世的話,劉邦和項羽沒有機會呢?我來簡單的說一下原因:
1、秦始皇在當時擁有極大的權威和統治力,這一點很重要。大家想一下,大清朝是不是慈禧死后就基本分崩離析了。在秦制的模式里,往往一個皇帝的能力、魄力以及號召力就決定了一切。
2、秦朝滅亡的一個核心原因是:官僚集團把秦二世給拋棄了。前面已經說了具體原因了,這里就不說了。可是如果秦始皇在的話,這些人是不會背叛的、他們一定會堅定地跟著秦始皇一起去擊敗任何反對者的。
這是歷史的發展脈絡決定的,秦始皇和他們一起打的天下,保衛大秦朝就是保衛那些官僚們自己的利益。可是秦二世無情地拋棄或者屠殺了這批秦王朝最大的捍衛者,那么最后只能是回天乏力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認為:秦始皇不死的話,劉邦和項羽沒有機會推翻大秦朝的主要原因了。但是我還是想說,秦朝的滅亡絕對是早晚的事情,這樣的統治模式下遲早會一命嗚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