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多少帝王都有些長生不老的美好愿望,如秦始皇派遣徐福去海外尋找仙藥,但長生不老終究只不過是個美好的幻想,是鏡中花水中月。
不過,長生雖然無法實現,但長壽卻還是“努努力”可以做到的。曾經,藥王孫思邈就擁有一些奇怪的長壽理論,活到了141歲。
他的一些理論,無論是從古代、還是現代來講,都可以說非常適用。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一代藥王孫思邈,一直活到141歲
孫思邈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藥學家,由于在醫學方面做出巨大貢獻,被稱之為“藥王”。他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共在世141年。
這個年齡放到現代也是極為長壽的一個年齡,更何況是古代人均三四十歲就去世的年代。其實,孫思邈雖然是一位醫生,但是他早年依然充滿著許多的坎坷。
藥王孫思邈極為長壽,但在幼年時卻身患重病,而且多次請大夫治療。也正是因為常年吃藥看病,使得他早早立下志向,未來要從事醫學這個方向。
孫思邈年少時就極為聰穎,在7歲的時候就能認識1000多個文字,面對知識的學習,他如同一塊貪婪的海綿,瘋狂的吸收各種經書典籍,連當時西魏的大臣都稱他為“圣童”。
正如上述所言,這樣的一位天才少年,并沒有選擇走上仕途這條道路,反而認為人并不一定都要追求功名利祿,成為一位大夫、治病救人才是真正有益于百姓。
孫思邈在20歲的時候,就開始為鄰里鄉親看病,診治救人。為了不被世俗所打擾,更是選擇隱居于太白山,鉆研各種古代醫書,同時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他將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醫學之上。
孫思邈為人并不迂腐陳舊,對于醫學上的一些問題,更是認為需要累積臨床經驗。他沒有只從理論著手,而是理論和實踐雙管齊下,多次實驗后再提煉出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并將其繪成書。
孫思邈醫術高超,著有《千金藥方》和《千金翼方》
在古代,看醫問診極為困難,一些大夫更是把治病救人的方法收為自己的祖傳秘技,輕易不傳給外人。這些有名的大夫會直接被召入到皇宮中成為太醫,來往的病人多為王公貴族,平民百姓根本得不到救治。
孫思邈有心改變這一現狀,想要編出醫學方面的著作,讓更多的大夫學習到醫學理論知識,從而幫助更多的平民百姓能夠得到救治。在藥王孫思邈看來,人的生命價值千金,為此他的兩本著作都帶有“千金”二字。
他先編著了《千金藥方》,這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有關醫療與保健系列的醫書,這本書總結了唐朝以前的各種醫學成就,在里面詳細的介紹了各種治病救人的方法。
例如書中所記載的小柴胡湯,按照現代的話語來講,主要就是用來治療感冒,瘧疾,慢性肝炎等,在書中還有關于它的歌訣,即“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更加黃芩生姜棗,少陽萬病此方宗”。
《千金翼方》這本書,則是為了彌補《千金要方》的一些不足之處而出現的,書中記載了藥王孫思邈在晚年時期所收集的各類藥方。如今,這本書已經流傳到了現在,但由于經歷了數次戰火的原因,書中的大量內容已經缺失。
《千金翼方》這本書全書共30卷,記載了各種疑難雜癥和診治藥方,堪稱我國的文化瑰寶。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千金要方》,還是《千金翼方》,書中都有專門的卷章記載如何養生長壽。
孫思邈的奇怪理論,看懂定然讓人長壽
許多人認為孫思邈之所以能夠活到141歲,與他的各種養生理論有著極大的關系,那這些養生理論都是什么呢?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在唐太宗即位后,曾經召見孫思邈。
這時的藥王孫思邈已經70多歲了,但無論是從外貌氣色,還是身形和走路的姿勢,都如同少年一般,而他之所以能夠健康長壽,主要是遵從這些理論行事。
孫思邈飲食清淡,心態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書中,還向世人傳授養生的方法,分析疾病出現的原因為“不減滋味,不戒嗜欲,不節喜怒,病已而可復作”。
現實中,有些人過于貪圖口腹之欲,為了讓食物有滋有味,而添加各種調料。稍微有養生知識的人都清楚,飲食要清淡有利于健康,重油重鹽都不利于身體健康。
除了在飲食,情緒上有所控制外,因為情緒波動過大,也會使人的生理功能產生紊亂,不利于健康長壽。孫思邈還遠離世俗權貴,似乎在他看來金錢與權力都不過是身外之物,更是養生之路的最大攔路虎。
回看孫思邈的人生準則,他似乎信奉老莊之道,追求超脫外物。因此,在面對唐太宗所賞賜的爵位時,孫思邈直接拒絕,沒有絲毫的貪戀之情,仍然繼續選擇回到鄉間治病救人。
對于那些所謂的神丹妙藥,孫思邈也從不相信,甚至還嗤之以鼻。一些道士所煉的丹藥,雖然初服用時會使人整個精神煥發,但這無疑是以消耗人的生命力為前提。
經過現代的研究,丹藥大多是由朱砂各種金屬制成,這些都帶有劇毒屬性,看似被稱之為“仙丹”,但實際上就是徹徹底底的一個毒藥,早期或許因一些副作用使身體興奮,但長久下來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在魏晉時期,許多名人雅士都追求一種用來治愈傷寒癥的“五石散”,但其實這就是毒品的前身,雖能夠有利于治療傷寒方面,但同時副作用極為明顯,會使人變的極為的亢奮,甚至產生幻覺。
因此,服用五石散來治病,無疑是飲鴆止渴,對身體會產生巨大的毒副作用。所以孫思邈在去世前,多次囑咐弟子刪改掉書中的五石散配方,以防其繼續為禍人間。
總而言之,孫思邈崇尚養生理論,更是將其運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認為人要遵從四時而動,不違反自然規律,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違背自然規則去強行做一些有礙時宜的事,反而會有礙壽命。對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