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詩,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最早的戰爭詩在《詩經》中出現,如《大雅·常武》、《國風·邶風·擊鼓》、《國風·秦風·無衣》。唐朝時,邊塞詩大放異彩,代表人物有高適、岑參、王昌齡。
本文整理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中的,“戰爭詩”。標題前的數字為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的排序。
8.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所奏的是曲調《折楊柳》,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聽到《折楊柳》的笛曲會引起離愁別恨。“怨”是這句詩的詩眼。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折柳寄親也不可得。
這首詩寫了燕然未勒,不得歸鄉的怨情,悲壯蒼涼,但沒有頹廢萎靡的格調。表現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即使寫悲情,也是悲中有壯,悲涼而慷慨。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類似,表達了一種“偉大的孤寂感”。是典型的盛唐之音。】
11.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沙場是殘酷的、令人恐懼的,詩人明確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因而不免帶點悲涼的意緒。但他用豪情超越了悲傷,要用“醉臥”來面對殘酷的戰爭,這又是何等的豪邁!這種與酣暢適意相統一的無需任何理念介入的豪邁之情,是盛唐時代特有的時代精神。極度悲涼,又極度豪邁。】
12.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明人李攀龍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
34.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三首,字里行間充溢著英雄氣概,雄壯豪放,雖是中唐時期的作品,卻依舊是盛唐的氣象。】
57.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59.示兒(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60.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67.題臨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以上4首宋詩,雖非戰爭詩,但詩人是因戰爭而發聲。】
四首標準的戰爭詩,四首因戰爭而發聲的古詩。共計八首,占75首必背古詩詞的十分之一,“多難興邦”。我國歷史上真是多災多難。珍惜今日的和平與安定。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立刪。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撲克牌中國歌牌,玩游戲背詩詞,訓練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