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的呼吸科專家,中日友好醫院院長王辰教授曾經說過:醫生吸煙就像活的煙草廣告,其產生的負面作用比任何一個煙草廣告更為危險。
胡大一教授更是直言,醫生吸煙應該有強烈的罪惡感。
醫生是健康形象的代表,醫生在職業上有為病人做出不吸煙的表率并有促進人們不吸煙的責任和義務。而且,醫務人員在促進戒煙的過程中也起著關鍵作用,醫院作為醫療保健服務場所,必須為病人提供一個健康無煙的環境。發達國家控煙較成功的經驗之一是先有醫生吸煙率下降,才有全民吸煙率下降。
但在我國,醫生的吸煙率依然很高,據 2004 年六城市調查顯示,我國男性醫生吸煙率高達 45.8%,而在美國醫生的吸煙率僅為 9%。戒煙成功的情況更不容樂觀。
醫生吸煙率高,戒煙難,原因有很多,工作壓力大,工作負荷重,長時間熬夜等現實情況,吸煙成為他們紓緩壓力的一種方式,依賴性很強。
但這都不應該成為醫生吸煙的理由。
如果了解了以下的煙草常識,作為醫生的你會不會選擇戒煙或者是遠離煙草呢?
1. 煙草的危害很大
煙草及煙霧中含有 4000 余種化學物質, 有毒物質 250 種,致癌物質 90 多種,可導致多種惡性腫瘤,并導致多系統疾病如: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胃腸道系統、骨骼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
因吸煙致死的前幾位疾病分別是肺癌、冠心病、COPD、腦血管疾病等。其中吸煙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 10-30 倍,吸煙量越大,肺癌發病率也就越高。
全世界每年新增加 60 萬肺癌患者,絕大多數由吸煙引起的。口腔癌、喉癌、膀胱癌和胰腺癌的發生率比不吸煙者高得多。吸煙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呈上升趨勢。
2. 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病
WHO 已將煙草依賴作為一種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確認煙草是目前對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而且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高復發性疾病,只有少數吸煙者第一次戒煙就完全戒掉,大多數吸煙者均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最終戒煙。
3. 煙草是醫生職業生涯中面對的最大的可預防的致病因素
醫生幫助降低煙草危害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幫助患者戒煙,醫生勸導戒煙的效果與勸導的程度成正比。
有醫生說,我也想戒煙,但是因為已經成癮,戒不掉,怎么辦?
的確,臨床統計顯示,僅靠吸煙者的個人意志戒煙,成功率僅有 3%-5%,而依靠戒煙藥物,戒煙成功率可提升 50%。我國目前的戒煙藥物包括,尼古丁貼片、尼古丁咀嚼膠(非處方藥)、鹽酸安非他酮緩釋片(處方藥)和伐尼克蘭(處方藥)。合理使用戒煙藥物,能有效降低吸煙者對尼古丁的渴求。
又有人說,戒煙藥物價格不菲,是不小的負擔。歐美等國家已經將戒煙藥物全部或部分納入國家和地區醫保報銷目錄,其成功經驗表明:通過醫療保障支付的杠桿可大幅提升戒煙率,降低未來治療由吸煙所導致的各類疾病引起的社會醫療成本。
在我國雖然已經設立了戒煙門診,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我們嘗試將戒煙藥物納入醫保,不失為提高戒煙率的一種好方法。
全民戒煙,醫者先行。
中國戒煙運動應從醫生開始,控煙教育亦需要從醫生開始,通過醫生來影響和教育公眾戒煙。當患者就醫時,一個能以身作則拒絕煙草的醫生給患者提出的不要再吸煙的簡單忠告,比任何其他形式的宣傳教育都要有效的多。
政府的一系列行動讓我們看到信心和希望。
5 月 31 日是世界無煙日,丁香園特別組織了一次大型調查,調查我國醫生的吸煙現狀以及他們對吸煙的態度,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