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一直都是孩子上學最大的苦惱,每當考完試有人歡喜有人憂,而成績也成為父母定格孩子是否有出息的一個標準,只有成績名列前茅,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一直以來父母都是這么定義孩子的,只有達成這些條件的才算有出息的孩子。
但是一味的把成績當成一個標準這的是對的嗎,我想很多家庭都犯著一樣的錯誤。
首先看重的是孩子的人品與人格
一個孩子盡管慢慢滿分,也一直按著父母理想的道路走,盡管他一肚子學問,也無法適應這個社會,沒有一個高尚的品格只有一肚子學問,終究會被人唾棄。試問任何家長即便孩子真的如你所愿,你愿意看見孩子被人唾棄嗎。
教育觀
如今的教育觀念基本都是從老一輩傳下來的,有一句老話曾說過:“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這只是一個老理,如今的父母應該給孩子制造一個完美的平臺,讓孩子養成更好的社會適應力與世上的對錯、人格的修養。
如何搭建這么一個平臺。
1. 培養孩子樂觀的心態
教會孩子在遇到挫折時,這么樣去樂觀應對,坦然的接受該自己承擔的事情。
2. 自我保護
安全常識是必須要交受孩子的,提高孩子對危險的認知度,不要過分的保護欲,給孩子一些適應的階段。
3. 自我認知
鼓勵孩子樂于交友,孩子往往都是害羞的,他們有時會很不好意思去和小朋友玩,家長要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來提高孩子的自我認知度
4. 感恩包容之心
感恩使我們最重要也是最應該學習的東西,包容會讓孩子變得大度,而小肚雞腸只會讓孩子生活在自私的空間之內
5. 理財
教會孩子理財可以幫助孩子知道怎么去合理花費金錢,可以給孩子做一張卡,向我們大人一樣讓孩子把存下來的錢存在你那,然后你可以給出相應的利息,不僅可以讓孩子知道理財的樂趣,還能讓孩子知道怎么花費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