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看過《我的前半生》的人似乎都會惋惜唐晶和賀涵之間的感情,甚至很多人會覺得,賀涵就是一十足的渣男,唐晶縱然再“作”,你也不應該對羅子君產生感情,這樣做,無疑讓她友情,愛情一起失去了。
站在唐晶的立場,她將羅子君視為家人一般的存在,不光對這個閨蜜,甚至還包括她的家人,都可以做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尤其是在她剛剛被離婚的艱難時刻,在哪些無數個灰暗的日子里。
是唐晶一步一步的掰直她的脊梁,告訴她婚姻的本質,沒有人會一生一世只愛你一個人,陳俊生不要你了,我要,天底下不是只有陳俊生一個人會賺錢,我唐晶也會。
從今往后,我養你……
聽到這番話的時候,任何人都會為之動容,內心深處似乎都很渴望能有唐晶這樣兩肋插刀的好姐妹。我的讀者曾坦言,我寧愿失去一百個賀涵,也不愿意失去一個唐晶。
深以為然,在女性世界里,友情遠比愛情要長久的多。尤其是像唐晶這樣,把羅子君當成親姐妹一樣的鐵磁,她對羅子君的感情,絲毫不亞于任何一個親人對她的疼惜和照顧。
她們之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可就是這樣的兩個人,被一個賀涵全然給攪和了,閨蜜情是否還能重修于好?我們不得而知(據說我的前半生第二部,唐晶選擇了原諒和成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唐晶對賀涵是真愛,在她得知,自己最好的閨蜜和自己的男朋友互生愛意之后。
那種煎熬和苦痛,分分鐘都可以讓她撕心裂肺。她絕望的看著賀涵那雙憂郁且糾結的雙眼,忘掉自尊,追出門外,她到底哪點比我好?
“或許是她讓我覺得真實和輕松吧……”賀涵的這句話擊碎了唐晶十年來對他們愛情的全部向往,當她得知賀涵辭去工作離開這座城市之后,躲在車里哭成了淚人。
她一遍遍的撥打著那11位數字,多么想告訴他:“你失去了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女人……”很長時間以來,我不明白,唐晶如此的優秀,到底因為什么,賀涵就移情別戀了呢?
與羅子君相較,她身上有太多的閃光點,而且這個人物跟現實更相符,羅子君的人設在影視劇里是成立的,甚至是發光的,是無數同類為之向往的。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鳳凰涅槃的概率,能有多少?想必,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不是說男人此生是為目的和結局而活嗎?像賀涵那么精明的男人,怎會放棄一個古董級的女人,轉身去愛上一個離異帶著孩子的女人呢?
這樣的感情,在現實生活中能上演的話,我們只能說,這個女人上輩子一定拯救了月球。回過頭來看唐晶和賀涵之間的感情,在一起十年,亦師亦友,唯獨沒有愛情。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賀涵不愛唐晶,所以十年了,才終于主動開口決定娶她,陳俊生一語道破,之所以娶,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責任。
真愛是無需思前想后的,我愛你,所以我要娶你,立刻,馬上,我一秒也不想再等了……這才是正常的戀愛關系中,男人本該應有的狀態和樣子。
既然沒那么愛,為什么還要一直將就著,湊合著在一起呢?大抵是因為習慣吧,又或者說,有一方在全力以赴的經營這段感情,不忍心放手。
毫無疑問,這個人就是唐晶。愛情里,女人的直覺往往是正確的,唐晶之所以遲遲不答應結婚,就是因為她明顯的感知到,眼前的這個男人,似乎并沒有非她不可。
很多人罵她作,其實是不懂人性,跟一個不那么愛自己的人在一起,只能一陣子,無法一輩子,婚前看清他,總比婚后看清,要好的多。
我的前半生:年近40的我,終于讀懂了唐晶對賀涵的感情!
賀涵不愛唐晶,卻誤以為自己很愛,直到羅子君的出現,才讓他真實的感受到,原來這個女人,才是我心心念念的,跟唐晶之間,更像是戰友,更像是盟友,唯獨不像愛人。
唐晶很愛賀涵,但賀涵卻不知道她這么愛,她的愛早已融入骨血,刻入了生命,沒了他,就像丟了魂似得,一切仿佛都失去了意義。
唐晶從一開始就知道賀涵沒那么愛自己,卻一直幻想著他愛。幻想著他有一天能夠改變,能夠更愛自己。就這樣,兩人糾纏了十年。誰都沒有錯,錯的是“錯覺”。
老卓對唐晶說:“有的人一輩子才發現一個人不愛自己……”,其實他早就看出來了,賀涵真正愛的人是羅子君,對唐晶,更多是責任。
真正分手后,唐晶最后對賀涵說:“我十年來都在學著怎么樣離開你,現在我終于學會了。”
他不愛她,所以她才那么的要強,沒有人愿意做女漢子,都是逼不得已的。
他不愛她,所以她對婚姻沒有安全感,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事業上,她覺得感情或許會變質,男人或許會變心,但工作永遠不會背叛。
事實也終于證明了這一點,賀涵不愛唐晶,所以他才會對羅子君暗生情愫,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賀涵和唐晶之間感情的結束,對于唐晶來說是個解脫!
我努力活成你喜歡的樣子,到最后你卻為了一個完全不如我的女人奮不顧身,說白了,就是不愛!
既然不愛,為何不講清楚,說明白,這一點,才是賀涵最渣的地方。他同時傷害了兩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