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低,又實用,這就是中性筆行楷、行書,記住這5個內容都要練。
現在都用中性筆了,因為中性筆非常的便捷實用,代替鋼筆是必然的。
中性筆的好處是:輕便、簡便、方便。
隨身帶著,隨時書寫,確實令人喜歡。
既然平時都用中性筆寫字了,難道你還在那兒苦練鋼筆字?
當然,作為純粹硬筆書法藝術的追求,完全可以練鋼筆,甚至是其他的比如美工筆、特制的書法筆。
但是,作為實用,最好練中性筆,試想,練好了一手漂亮的中性筆硬筆字,又能當做書法藝術,又能用于平時,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本文主要談論的就是中性筆硬筆書法,特別是中性筆行楷、行書。
很多人,特別是成年人,因為之前在學生時代沒有練過字,現在參加工作了,年齡大了,又想練字,一是作為業余愛好,二是確實為了日常交往使用。這個時候,怎么練?像小學生那樣天天練字,肯定不現實。
最佳選擇:練有用的、實用的中性筆行楷、行書。因為這種字體能快寫,確實易于速成,就是好寫,比楷書要好寫得多。
這也正是很多成年人不想練楷書的原因,楷書太慢,又太過于嚴謹,不下苦功夫是寫不好的。
練行楷行書,需要從以下5個內容進行詳細的訓練。分別是:基本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章法布局、技巧絕招。
第一個內容:基本筆畫。
先說說基本筆畫。對于筆畫的練習,行楷行書完全可以直接練筆畫,而不必再去學習楷書的筆畫了,因為畢竟是兩種不同的字體。但是并非說不需要楷書的知識,而是相對來說,已經與楷書在某些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技法。
下面,舉幾個例子。
比如,楷書的橫,必須很板正,起筆、行筆、收筆,都要規規矩矩的。而行楷行書,則可以寫得輕松、自由。
短橫,寫法多種多樣,目的就是符合行楷行書的運筆特點,以便與下一筆進行“連筆”,達到呼應關聯,使得整個字富有節奏感。
再比如:長橫,可以寫成“啟下橫”,還可以寫成“啟上橫”,這是兩種不一樣作用的橫。請看圖示:
再比如:豎提,楷書的寫法,要把豎筆寫得很挺直,不能彎曲,而且出提之前要作出很明顯的停頓,再寫出提筆,并且,提筆要長、緩和一些。可想而知,楷書的難度。
但是,到了行楷行書,則輕松多了,豎筆只要略微往左下方傾斜稍微彎曲,這樣寫的目的就是為了活潑順暢而不至于刻板,然后,提筆可以再長一些,以便連接下一筆,這個時候,完全可以放開寫,與其他的筆畫進行呼應、關聯,以求整個字的氣勢連貫,從而使得字變得比楷書活潑精神瀟灑。
第二個內容:偏旁部首。
接下來,再談談偏旁部首,行楷行書是怎么練習的。
練行楷行書,不能不練偏旁部首,因為偏旁部首其實可以當做一個字來認識了,一個偏旁部首之中,有多個筆畫組成,這里牽扯到兩個問題:一是如何把筆畫寫到位,二是如何把結構組織好。
所以,練好了偏旁部首,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舉個例子。比如,行楷偏旁部首示字旁。
楷書的示字旁,必須一筆一劃的寫板正,有很多的講究,但是到了行楷行書,則是可以變形的。
如上圖所示,行楷的示字旁,可以改變筆順,改變結構,將橫與豎連起來寫,這就叫:“連筆”。
而且,還可以進行“省略筆畫”,將撇、點,合二為一,寫成“撇提”,這樣一筆即可寫完。
這樣一來,既能提高書寫速度,又能變得活潑瀟灑。
再比如:行楷行書的偏旁部首“三點水”。
楷書的三點水,必須一筆一劃的寫,行楷則是較為活潑的,可以進行連筆而成,一般的,有兩種連筆方式,一是將下面的兩個點連筆,與上面的點筆斷意連。二是三點都進行連筆而成。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個三點水往往與言字旁相混淆。注意,三點水的第二點的頓筆要稍微小一些為好,不要太長,否則與言字旁混淆。
因為是中性筆寫字,不如鋼筆那樣容易寫出筆鋒,所以,間架結構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硬筆字,注重的是結構,毛筆字可以多看好筆畫的筆鋒運用。但是中性筆,說實話,在快寫的狀態下,哪有時間去刻意修飾筆畫的筆鋒,更多的時間要放在間架結構上,只要把結構安排得當了,整個字就能看著順眼,當然,不是說筆畫不重要,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寫出筆畫的筆鋒更是相得益彰。
第三個內容:間架結構。
下面,談幾個間架結構類型。
左長右短間架結構類型:比如:“紅”字,就是屬于這種結構類型,如下圖所示。
但是很多人往往把“紅”字寫成左右一樣高的正方形結構,總是寫得平平穩穩的四四方方的字形,其實這是不好看的,也沒有變化,只是停留在寫字的水準上,而沒有上升到書法的藝術高度。
所以,要把左邊的絞絲旁,寫得長一些(高一些),放開寫,絞絲旁的撇與提,也是整個字的主筆。而右邊的“工”字,則要寫得緊湊,短一些(矮一些),這是與左邊進行對比的目的作用,左放右收,才能體現這個字的精氣神所在。
那么,要想出現這種態勢,就必須將右邊的“工”字往上提著寫,不可下落而導致與左邊的絞絲旁的提筆相平,更不能耷拉下來低于左邊的提筆。但這往往是很多人的寫法,有這個錯誤的要改正。
再比如:左短右長間架結構類型。
這種結構,往往是主筆在右邊,左邊的是次要筆畫。比如“玻”字,右邊的捺,是主筆,要放開寫。
這種結構,就不能把字寫成方方正正的,而是要求得變化,把字寫成側倒的梯形結構,如上圖所示。
再比如:“左最小中其次右最大”間架結構類型。
這種結構,整體看來,外圍字形要寫成側倒的梯形結構,同時,每一部分的比列要協調好,做到左邊的最小比例,中間的其次,右邊的最大比例,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字的總體結構。
注意,像這種左中右結構的字,容易寫扁了,所以在具體刻畫每一部分的同時,要始終把握好整體的外圍輪廓所占據的空間形態。這個“漲”字,總體的外圍字形還是方形的或者稍微扁一些也行,但不能寫成寬扁的樣子導致散亂不精神。
以上講的:筆畫、部首、結構,是最重要的練字環節,不可缺少。這是練硬筆字的主體內容。
但是,接下來說的這個內容,也是必須練的。
第四個內容:章法布局。
因為平時寫字,不可能寫單個的字,而是寫多個字、一行字、一段字、一篇字。這時候,沒有比章法更重要的了,美觀、均稱、統一,能給人賞心悅目的感受。
再說了,這個時候,往往看到的是整體印象,而單個的字要服從于整體的。特別是行書、行草書法作品,更是看整體安排,整體的布局。
因為平時用的最多的是:中性筆,所以,練章法布局,就要練字的排列規律。同時還要分門別類的練:方格中字的排列、橫線格中字的排列、空白紙上字的排列。
這是最實用的三種排列方式訓練。
章法排列規律非常多,比如:重量衡的原理、小大大小原理、行列線、重心點、重心線等。
這樣下來,練字就有了四個內容了:筆畫、部首、結構、章法。是不是練這四個內容就完善了呢?不是的,因為很多人練字沒空,或者說零基礎,不可能自己發現創造出一些練字方法,更多的是從字帖上獲取,但是,往往學不到真正的練字秘籍,而導致練字很長時間,卻一直不長進。
如果,能學到練字的高招妙法呢?是不是可以起到促進的作用。有時候,一個妙法,能讓練字大大節約時間,避免盲目苦練走彎路。有時候,練了半天不開竅,知道了懂得了一個絕招,是不是豁然開朗,一下子就能找到感覺的?試想,這樣練字是不是就意味著速成哦。
第五個內容:技巧絕招。
練字是完全可以速成的,就看你找到找不到練字絕招。
比如:重心左移,就是一個很好的練字法。意思是,寫行楷行書,不能把字的重心點放在字的中間,那樣太呆板了,而是偏左上方,讓字的左上部緊湊,而右下方舒展開來,這也正是讓主筆放開寫的目的所在。
再比如:主放次收這個練字絕招,能讓字變得有韻味,而不至于呆板散亂。主筆要放開寫,次筆要收斂,而且是同時進行,不能只放不收,也不可只收不放。
再比如:頓筆回轉、三筆寫7,也是一個很好的練字絕招,可以用于快寫之中。讓寫的字富有節奏感、勁道感。這是練行楷、行書必要的技巧。
還有很多練字法,對于寫行楷、行書大有幫助的,用上之后,既能節約大量的時間,又能提高寫字質量,讓寫的字上檔次上水平。
溫馨提示:系統地訓練中性筆“行楷、行書”手寫體,可以點擊下面的這個完整的100集視頻教程:心靈飛行楷速成一本通視頻大全集:
在練字過程中需要咨詢,或者需要練字打卡發圖片,敬請加入下面的這個圈子“行楷、行書、行草書法練字粉絲團”,得到專業點評、指導。注意:凡是購買了該課程,則免費加入這個圈子。沒有購買課程,加入圈子需要支付圈子費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