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攝影家李效民先生在臨洮怡康園小區院內發現明清臨洮府南城墻遺址,據介紹,修建小區時曾有大片城墻,后被拆毀,現在這段珍貴的城墻遺址是位于一戶沒拆遷人家的北院墻。
這段城墻的發現為研究臨洮古城墻不同時期的變遷過程、位置和修建方式等進一步補充了資料,對研究臨洮城市與社會面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臨洮城墻始建于先秦,今城為宋代始建城堡,明洪武三年、隆慶三年重筑。規模為全長周長九里三,高四丈一,厚一丈八,城垣四門的名稱為:東門“大通”,南門“建安”,西門“永寧”,北門“鎮遠”。
希望未來臨洮這些城墻都得以保護展示,申報文保單位,其獨特的歷史意義和考古價值展示臨洮深厚歷史底蘊,在古時候,判斷一座城市的大小最簡單就是看其城墻的長短,臨洮城墻在千年間歷經風雨,輝煌過,也落寞過,如今它依然默默地陪伴在這座城市身邊,將臨洮六百余年光陰故事娓娓道來。
?? 攝影:李效民
??????? 編輯:袁鵬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