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悟空問答
直腸癌的患者術前由于腫瘤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搶奪了機體正常的供應,隨著腫瘤的增大,患者會出現消瘦,體重一般會有所下降;腫瘤切除術后體重一般會隨著飲食的恢復而有所增加,但不等于術后一年內所有的直腸癌術后患者體重都會有所增加,體重的增減也是因人而異的。更不能將“體重不增加”就等同于復發!
據相關文獻報道,約40%-50%患者術后會出現復發或轉移,其中,少部分患者復發轉移時間在5年以上,甚至超過10年。直腸癌術后70%的復發多發生于術后2年內,遠處復發往往是沒有癥狀的,一般由術后隨訪發現,因此目前指南推薦的隨訪策略是:術后2年內每3-6個月復查1次,術后3-5年則每6個月復查一次。復查的項目一般有直腸指檢、腫瘤標志物、結腸鏡、盆腔CT。直腸指檢能判斷腫塊的活動性;腫瘤標志物檢測直腸癌術后復發的準確性高達94%;盆腔CT的檢測率則更高,而且能判斷腫瘤的部位、大小和是否有轉移等。
直腸癌復發的位置分為中央型復發、前位型復發、后位型復發和側方型復發,其中側方型的預后最差。局部復發常常表現為疼痛、便血、便秘、會陰部下墜等,若腫瘤侵犯膀胱、輸尿管等,則會出現相應的泌尿系統等癥狀。早期的復發一般是沒有癥狀的,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則可能表現為晚期,預后不太好。
因此,直腸癌術后的患者一定要強調術后定期復查、合理地安排飲食、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