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太理解這個問題真實要問題的內容,個人有兩個理解:
1. 初創公司,有幾個合伙人,出了錢或者出了人,都算作投資,應該各占多少股份合適?
2. 初創公司,除了幾個合伙人外,還有幾個投資人出錢,這些投資人應該占多少股份?
公司合伙人、投資人占股權的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也就是說很難給你直接的數字,告訴你說這個數字就是合適的。
但是,有一些原則可供參考。企業的創始人或掌控人,可以參考這些原則,制定適合自己企業的股權架構。
切記,一定不要Copy別的企業的股權構成架構,每家公司的股權構成都有其形成的獨特歷史原因,好多都是多方利益碰撞之后妥協的結果。而且,也相信你的企業也會經歷類似的過程。
不管是合伙人出錢、出人,還是投資人出錢不出人,大體上而言,初創公司在考慮股權劃分的時候,要考慮幾方面的因素:
1. 明確創業項目的屬性:屬于技術或運營型的項目,還是屬于資金、資源型的項目
如果是屬于技術或運營型的項目,那么在企業當中,人和技術的因素就更重要一些,而資金的作用就不那么大了。
如果是屬于資金、資源型的項目,那么資金、資源在項目當中就更加重要一些,人員的分量相對輕一些。
根據對創業項目屬性的判斷,可以劃分一個大致的比例,即初創企業中,人的因素占多少比例、資金的比例占多少比例。
例如一家初創企業,認為是技術或運營型的企業,人的要素更重要一些,認定為70%的比例,那么資金的比例只占30%。
這就意味著,不管什么人投資多少錢,所占的比例總和不能超過30%的比例。
2. 在人和錢所占的大比例的框架下,具體計算每個人的股權。
比如一家初創企業,人的要素占70%,資金占30%。分別考慮每個人的出人和出錢的股份,兩者相加就是他所獲取的總的股權。
在資金占股方面,按照實際出資的比例,加乘30%的系數,就是他在資金方面的占股。
在出人占股方面,這個沒有絕對的標準,需要團隊根據實際人員的重要程度,大家協商,給出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比例即可,這個比例加乘70%的系數,就是他在出人方面的占股。
3. 在上面提到初始股權劃分的大框架下,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考慮
其一、初創企業里面一定要有一個有絕對掌控權的創始人,這個創始人應該有較大比例的股權,比如超過60%的股權;不然的話,股權太分散,企業決策效率會對企業帶來很大的影響。
其二、現在的商業環境中,金錢一般都不是問題,人才是最核心的要素,因此資金占股一般都會比較低,在A輪之前(包括A輪)的項目資金占股多數不超過20%,天使輪、種子輪甚至更低,一般不超過10%。這是為了激勵創始團隊的積極性。
其三、不管是合伙人出資、還是投資人出資,一定要明確清楚資金進入的門檻以及退出的機制,這一點很重要,很容易成為創始團隊糾結的點。
以上的框架模型,是比較簡單的框架模型,實際創業當中,在初始股權架構之后,會有很多資本方、資源方加入,屆時股權架構會變得更加復雜;再考慮內部的期權激勵、預期的上市考慮等,會讓整個股權架構越來越復雜。
對創業者而言,提早了解股權相關知識,了解架構的搭建、調整等,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能找一些個有經驗的前輩作為導師,那就更好了。
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