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5克、谷芽10克、麥芽10克、雞腎(出水)2個、蜜棗1個
2、熱滯湯(舌苔黃,口臭)
太子參5克、火碳母10克、布渣葉10克、雞內金3克、無花果2個、雞腎(出水)2個
3、濕滯湯(沒胃口,大便爛,疲倦無力)
太子參5克、扁豆10克、木棉花10克、云苓10克、無花果2個、雞腎(出水)2個
4、積滯湯(沒胃口,煩躁哭鬧)
太子參5克、獨腳金3克、象牙絲3克、無花果2個、雞腎(出水)2個
5、清火除煩湯(晚上遲遲不肯睡覺,睡覺質量不好,煩躁)
麥冬3克、云苓10克、蜜棗1個、瘦肉(出水)3兩
中醫藏象學說認為:脾胃在五行中屬土,承擔著化生氣血的重任,所以說脾胃同為“氣血生化之源”,認為人體的氣血(相當于我們所說的能量)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的。又說脾胃是“后天之本”,也就是說,脾胃為人體生存的根本,脾旺人旺,脾衰人亡?!?strong>脾胃屬土”,我們就像生長在土壤中的植物,脾胃就像是土壤,我們從土壤中吸取各種營養物質。小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一切營養物質,均需脾胃化生。
為何小兒脾胃病多犯呢?一方面嬰幼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脾胃運化功能不足,易受飲食、外界等因素的影響而生病。另一方面,小兒生長發育迅速,為純陽之體,所需營養物質較多,小兒脾胃運化水谷,吸收精微物的負荷相對較大,所以說,脾胃的正常運轉是小兒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脾胃功能不好,則抵抗力差,各種癥狀隨即而來。
脾胃功能差的表現:惡心、嘔吐、厭食、挑食、流口水、腹脹、腹瀉、便干、完谷不化(大便中夾雜不消化食物),過于消瘦或肥胖,面黃,經常生病,睡覺時張開嘴巴或兩眼閉不合、留有縫隙。
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自學綠色療法小兒推拿,不打針輸液,幫寶寶增加食欲、補益脾胃,增加寶寶的抵抗力。以下就是健脾推拿法的步驟。
【工具/原料】
小兒推拿手法,BB霜和天然茶油。
【步驟/方法】
1. 推三關200次,在孩子前臂內側面靠大拇指那一直線,父母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面,沿那條線從腕推向肘部。
2. 補脾經200次,就是在孩子的大拇指面由指尖推至拇指根部。
3. 運內八卦100次,就是在孩子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2/3處為半徑作圓圈,順時針方向圓圈推動。
【手法要求】:小兒推拿手法要求取穴準確、動作輕快、力度柔和。
【注意事項】 因為寶寶的皮膚嬌嫩,為減輕摩擦,避免皮膚損傷,提高治療效果,需要使用專用的介質,比如BB霜和天然茶油等。
來源:中醫應象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