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吃東西陡然講究起來?就算沒病,也要往湯里加點中藥,美其名曰「食補」?
常常看到說明書上寫著「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禁用)」的字樣,這讓不幸生病的準媽和奶媽們選擇非常狹窄,醫生也難免覺得這是個難題。
事實上,「準媽」和「奶媽」需要禁忌的原因有所不同,雖說都是為了孩子著想,但是藥物進入孩子體內的「通道」并不相同。
因此,需要留意說明書上的重點也有所不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孕期用藥的注意。
大部分孕婦對用藥十分謹慎,病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完全不用藥、硬挺過去,并不可取。
這時候,胎齡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因為藥物對胎兒的影響,與胎齡密切相關:
1. 最初一個月
一般來說,在受精后的 2 周內,藥物對胚胎的影響很直接,要么導致流產,要么沒有任何影響。
2. 最初三個月
受精后 2~12 周,則是「致畸高度敏感期」,要特別留意藥品說明書上是否有「致畸」字眼。
3. 三個月后
受精 12 周后,藥物對胎兒的影響不再是「致畸」,而主要是「毒性反應」。
此時,即使是沒有標注「孕婦禁用(慎用)」的藥物,也要特別注意藥物的「用法用量」。
因為,即使是對孕婦來說相對安全的藥物,一旦超出劑量,也可能引起毒性反應。
有一些孕婦排斥西藥,認為不良反應較大,而改為服用中藥或中成藥。
注意,中成藥中同樣有孕婦需要禁忌或慎用的成分。
因此,服用中成藥前也需要特別留意說明書上所標注的成分。
1. 這些藥物孕婦禁用
砒霜、雄黃、輕粉、斑蝥、蟾酥、麝香、馬錢子、烏頭、附子、土蟞蟲、水蛭、虻蟲、三棱、莪術、商陸、甘遂、大戟、芫花、牽牛子、巴豆等。牛黃解毒丸、大活絡打丸、小活絡丸、牛黃清心丸、風濕跌打丸(酒)、小金丹、玉真散、失炎散、蘇合香丸、木瓜丸、活血止痛散、再造丸、蓯蓉通便口服液、冠心蘇合丸、五味麝香丸、利膽排石片(沖劑)等。
2. 這些藥物孕期慎用
桃仁、紅花、牛膝、蒲黃、五靈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氣破滯類的枳實、大黃、芒硝、番瀉葉、郁李仁等,辛熱燥烈類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竅類的冬葵子、瞿麥、木通、漏蘆等。上清丸、藿香正氣丸(水)、防風通圣丸、蛇膽半夏末、安宮牛黃丸、十滴水等。
并不是說避開這些成分或者種類的中藥,準媽就能吃了。
用藥無小事,決定吃之前,一定要跟醫生咨詢清楚啊!
責任編輯:阿藐、丁若水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