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高芹醫生
一位28歲的女性,自述備孕三年無果,近期因調換工作,準備考試,忙的焦頭爛額,月經超期半月,意外發現居然懷孕了。這是我在門診接待的一位患者,她來診的目的是想流產。我問她,懷孕不是你的心愿嗎?為什么要選擇流產?她說:
我沒有準備
最近心里壓力巨大
因為準備考試,基本上與有「輻射」的手機電腦不離身
半月前因感冒用過藥
我也沒補充葉酸
我沒注意鍛煉身體
吃飯隨意,也沒有注意補充營養
好像我和老公不久前還喝過酒
……
這幾乎是把大家普遍認知中,孕早期不該干的事情全都干全了。怎么辦?會對寶寶有影響嗎?會導致畸形嗎?這孩子我還該不該留?
以上并非個案,門診時常會碰到這種情況。一個小生命突然降臨,很多年輕女性會非常焦慮,生怕因為孕前沒有做好備孕,導致這次失誤會影響到孩子,有些人甚至想要干脆打掉算了。
這也引發了一個思考:在懷孕的問題上,你要意外驚喜,還是要有備無患?
中華醫學會頒布的2018版《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中指出:孕前保健是通過評估和改善計劃妊娠夫婦的健康狀況,減少或消除導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因素,預防出生缺陷發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是孕期保健的前移。這一指南詮釋了備孕的內涵,備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對于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來說,絕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她們普遍認為備孕是優孕的關鍵,因為沒有好好備孕可能錯過了這些??:葉酸是人體細胞生長分裂增殖的過程中不能缺少的物質,也是胚胎維持正常神經管發育的關鍵成分。補充葉酸,可以有效地預防胎兒的先天性神經管發育畸形。
另外,葉酸缺乏不僅是導致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還與孕婦妊娠高血壓、自然流產和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以及新生兒低出生體重等有關。葉酸屬于B族維生素,雖然葉酸可以從食物中獲得,但由于孕婦對葉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要多,因此,建議額外補充葉酸。并且,由于神經管在懷孕頭4周形成,而神經管形成之時的體內環境影響非常重要。所以,在已知妊娠后才開始補充葉酸是不夠的,葉酸應該提前補充。1. 很多孕媽媽擔心自己孕前沒有及時補充葉酸,會不會對孩子有什么影響?要知道,懷孕后還要按規定進行產前檢查。在國家規定的產檢中,會有B超、血液檢查、羊水穿刺等措施層層把關,為你生一個好寶寶助一臂之力。2. 補充葉酸不能降低那些因其他原因導致的神經管缺陷的風險,比如:遺傳原因導致的胎兒出現神經管缺陷。3. 單純因為沒有補充葉酸而放棄意外妊娠的巨大驚喜,沒有可比性。人工流產所帶來的不孕風險以及對心理的負面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這里的調理身體主要是指身體鍛煉及營養補充。個人認為:健康的生活理念應該貫穿人的一生,而不是一時一刻的心血來潮。況且,良好的生活習慣都不能如你所愿,避免所有出生缺陷的風險,更何況一時一刻的暫時改變。當然,患有急慢性疾病的備孕夫婦應在醫生指導下擇期懷孕。這些情況固然不好,但也有時間、劑量、利弊權衡之說。在胎兒發育的過程中,懷孕前3個月是胎兒發生出生缺陷的關鍵時期。酒精是有明確證據的致畸物,雖然具體的致畸劑量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一般認為:著床14天以內,如果致畸因子會對胚胎產生影響,那么會造成胚胎的直接死亡或導致流產;或者是致畸因子影響小,胚胎繼續發育,不出現異常。
也就是說,受精后的2周內孕卵著床前后,致畸因子對胚胎的影響是「全或無」的(要么胚胎繼續發育,要么胚胎死亡,出現流產)。所以,如果媽媽孕前的那些“不該干”的舉動確實對寶寶造成了影響,那么一般來說就流產了;如果寶寶還是安全的呆在媽媽肚子里,那么通常就意味著孕前這些“不該干”的行為沒有產生什么大的影響。至于用藥,美國FDA提供的資料將孕婦用藥進行了分級,盡管目前已成為眾多婦產科醫生的重要用藥參考,但仍在不斷的完善中。孕期用藥應注意權衡利弊。也就是說需要斟酌用藥的獲益與風險!如在懷孕前兩周接受了藥物治療,仍應遵循剛剛說的「全或無」的原則。在這條原則下,除非有對胚胎有害的肯定證據,否則,醫生不會明確的告訴咨詢者“打掉”孩子。而如果孕前拍了X線光片,也不必過于緊張。輻射要對人體造成損害必須達到一定的劑量,這個劑量就叫做閾值。人的一生,不知有多少事情是在意外驚喜和有備無患中度過。就整個懷孕過程來說,出現妊娠反應,聽到胎心,感覺胎動,做第一次產檢,第一次聽到嬰兒的啼哭,哪一個不讓你怦然心動、驚喜連連,對于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最不應該拒絕的,就是驚喜。有備無患,做不到萬無一失;意外驚喜,也不至于危機四伏。把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當然,如果你還是不放心,那么就去問問醫生,了解清楚你擔心的因素對寶寶究竟有多大的影響,畢竟,這是一個寶貴的生命。慎重選擇,珍惜這個寶寶選你做媽媽的機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