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月1日起,與本級政府財政部門直接或者間接發生預算撥款關系的國家機關、軍隊、政黨組織、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將開始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那么新《制度》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的方面?
(一)重構了政府會計核算模式。
《制度》構建了“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的會計核算模式。所謂“適度分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雙功能”,在同一會計核算系統中實現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雙重功能,通過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五個要素進行財務會計核算,通過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三個要素進行預算會計核算。二是“雙基礎”,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三是“雙報告”,通過財務會計核算形成財務報告,通過預算會計核算形成決算報告。所謂“相互銜接”,主要體現在:一是對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現金收支進行“平行記賬”。對于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現金收支業務,在進行財務會計核算的同時也應當進行預算會計核算。對于其他業務,僅需要進行財務會計核算。二是財務報表與預算會計報表之間存在勾稽關系。通過編制“本期預算結余與本期盈余差異調節表”并在附注中進行披露。
(二)統一了現行各項單位會計制度。
《制度》有機整合了《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等學校、中小學校、科學事業單位、彩票機構、地勘單位、測繪單位、林業(苗圃)等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內容。在科目設置、科目和報表項目說明中,不再區分行政和事業單位,也不再區分行業事業單位;在核算內容方面,基本保留了現行各項制度中的通用業務和事項,同時根據改革需要增加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的共性業務和事項;在會計政策方面,對同類業務盡可能作出同樣的處理規定。
(三)強化了財務會計功能。
《制度》在財務會計核算中全面引入了權責發生制,在會計科目設置和賬務處理說明中著力強化財務會計功能,如增加了收入和費用兩個財務會計要素的核算內容,并原則上要求按照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增加了應收款項和應付款項的核算內容,對
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確認自行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的成本,要求對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和無形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引入壞賬準備等減值概念,確認預計負債、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等。
(四)改進了預算會計功能。
《制度》對預算會計科目及其核算內容進行了調整和優化,以進一步完善預算會計功能。在核算內容上,預算會計僅需核算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在核算基礎上,預算會計除按《預算法》要求的權責發生制事項外,均采用收付實現制核算。在核算范圍上,《制度》將依法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現金收支均納入預算會計核算范圍,如增設了債務預算收入、債務還本支出、投資支出等。
(五)整合了基建會計核算。
《制度》依據《基本建設財務規則》和相關預算管理規定,在充分吸收《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合理內容的基礎上對單位建設項目會計核算進行了規定。單位對基本建設投資按照本制度規定統一進行會計核算,不再單獨建賬。
(六)完善了報表體系和結構。
《制度》將報表分為預算會計報表和財務報表兩大類。預算會計報表由預算收入表、預算結轉結余變動表和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組成,是編制部門決算報表的基礎。財務報表由會計報表和附注構成,會計報表由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凈資產變動表和
現金流量表組成,其中,單位可自行選擇編制現金流量表。此外,《制度》針對新的核算內容和要求對報表結構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對報表附注應當披露的內容進行了細化,對會計報表重要項目說明提供了可參考的披露格式、要求按經濟分類披露費用信息、要求披露本年預算結余和本年盈余的差異調節過程等。
(七)增強了制度的可操作性。
《制度》在附錄中采用列表方式,以《制度》中規定的會計科目使用說明為依據,按照會計科目順序對單位通用業務或共性業務和事項的賬務處理進行了舉例說明。
實務課程推薦(實務會員免費)
時間
課程主題
講師
價格
觀看入口
1月3日 60筆賬搞定工業會計系列課 王智剛 666
點擊觀看1月10日 企業車輛費用涉稅風險及籌劃 胡雪飛 99
點擊觀看1月13日 手把手教你編制現金流量表 王娟 99
點擊觀看1月16日
增值稅發票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 吳增曉 99
點擊觀看1月21日 新收入準則深度解析與案例應用 趙海立 899
點擊觀看隨報隨學 2019年新政府會計準則全盤指導 專家團 1980
點擊觀看更多課程>>【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小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