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4 月 11 日至 14 日歐洲高血壓學會(ESH)/國際高血壓學會(ISH)聯席會議正如火如荼進行著,會中會對最新發布的《2021 ESH 診室和診室外血壓測量的實踐指南》進行解讀。現就指南內容做一簡要概述。2018 年美國醫療器械促進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AAMI)、歐洲高血壓協會(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SH)、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SO)聯合制定了統一的 AAMI/ESH/ISO 血壓計準確性驗證方案。成人中經驗證的電子血壓設備在特殊人群(兒童、孕婦、臂圍 > 42 cm、心律失常者尤其是房顫患者)中可能不準確。選擇適合臂圍的袖帶對于準確測量血壓至關重要。尺寸較小會高估血壓,較大則會低估血壓。手動聽診式設備:袖帶長度為上臂中部周長的 75%~100%,袖帶寬度是上臂周長的 37%~50%。自動化電子設備:根據設備的操作指南選擇適宜的袖帶尺寸。臂圍 > 42 cm 者更適用圓錐形袖帶,因為矩形袖帶可能會高估血壓。袖帶的下端應位于肘前窩上方 2~3 cm。袖帶頂部和底部邊緣應松緊適宜,以下方容納一根手指為宜。根據診室和診室外血壓(HBPM 或 ABPM)測量結果,可將患者分為四類:
3)白大衣高血壓(WCH):診室血壓升高,但診室外血壓不高;4)隱蔽性高血壓(MH):診室外血壓升高,但診室血壓不高。白大衣高血壓和隱蔽性高血壓的診斷需第二次診室外血壓測量來確認。當診室血壓接近 140/90 mmHg,誤診隨之增加。診室血壓 140~159/90~99 mmHg,強烈推薦進行家庭血壓監測或動態血壓監測;診室血壓在 130~139/85~89 mmHg 時,隱蔽性高血壓的可能性高,強烈推薦診室外血壓評估。一些特殊情況下(如孕婦、兒童和慢性腎臟病者),診室外血壓監測對于診斷和隨訪尤其重要。1)診室血壓測量步驟
通常需要 1~4 周內至少測量 2~3 次來評估診室高血壓。不應僅依據單次診室血壓來診斷高血壓,除非診室血壓 ≥ 180/110 mmHg 且有靶器官損傷或心血管疾病的證據。大多數情況下,應通過家庭血壓監測或動態血壓監測來診斷高血壓。如不能進行家庭血壓監測或動態血壓監測,則需通過多次測量診室血壓來診斷高血壓。臂間血壓差異 > 10 mmHg,需重復測量確認;在該情況下,應使用較高血壓值。臂間血壓差異 > 20 mmHg,需篩查動脈疾病。高血壓患者中,除測量坐姿血壓外,還應測量立位血壓。
如果癥狀提示體位性低血壓時,尤其是老年人和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癡呆)或糖尿病患者應測量立位血壓。
站立 1 分鐘后測量血壓,3 分鐘后再次測量血壓。3 分鐘內,若收縮壓降低 ≥ 20 mmHg,表明存在體位性低血壓。24 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對降壓藥物治療的 24 h 血壓控制情況進行評估。有助于識別白大衣高血壓和隱蔽性高血壓。其適應證如下:· 確保 24 h 血壓控制(尤其是高危患者、孕婦);
· 用于確保足夠的血壓控制,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患者;· 未控制的高血壓:可能每 2~3 個月監測 1 次,直至 24 h 血壓正常;
家庭血壓監測有助于識別白大衣高血壓和隱蔽性高血壓,是高血壓治療長期隨訪的最佳方法。· 測量 7 天(至少 3 天);
· 早晚測量;
· 飯前測量,如接受降壓治療則服藥前測量;
· 每次測量 2 遍,間隔 1 分鐘。
② 高血壓治療的長期隨訪
· 每周(最頻繁)或每月(最低要求)重復測量 1~2 次
藥房中血壓測量的有效性和適用性尚未經過充分的研究,可在藥房進行 24 h 動態血壓監測。公共場所中血壓測量的研究少,但有助于普通人群的篩查。無袖帶穿戴式血壓監測的準確性和實用性仍不確定,因此不應用于高血壓的診斷和治療。參考文獻:Stergiou, George S., et al. '2021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office and out-of-offic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2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