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想改變孩子,父母就要改變。身教重于言行,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而良好的親子關系,往往建立在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彼此尊重、理解之上。但是在我們身邊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注意方式方法,常常說一些傷害到孩子心理的話。
一直專注于孩子的成長與教育,也經常和家長們在微信上交流,以及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在和交流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于好心但言辭過于激烈,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打擊教育”。不難發現,那些常常被父母“吼”,“惡語相加”的孩子往往都是好動、調皮的孩子,以男孩居多。
而有些年輕父母卻無法招架,也不懂一些教育方法,于是就采取恐嚇、抱怨來試以震懾住孩子。很多家長會認為自己這樣的是在教導孩子,卻殊不知深深的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內心。如果父母常用偏激的言語和情緒來對待孩子,長此以往,孩子也會往偏激的方向轉化。此外,家長脾氣暴躁、時常發火、喊叫,不僅會造成孩子性格扭曲,在生活中我們的孩子更是難以用平靜的心態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這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的。
那教育孩子是應該注意什么呢?到底該怎么去跟孩子交流呢?今天給家長朋友們談一下自己的教育心得,家長們可以借鑒一下。希望我們的家長能夠真正了解孩子,多聽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此外,如果您的孩子在教育過程中,出現了棘手、不知所措的教育難題,歡迎各位家長們前來與我交流,我會根據多年的教育經驗來給你提出實質性的解決辦法,此外,在我的朋友圈中還分享了許多教育大家的優質文章及學習資料,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去看看,相信必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