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8種特色包子及做法

    1、天津狗不理包子:

        據說狗不理包子是用:肥瘦鮮豬肉3:7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
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醬油、姜末、蔥末、味精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
        包子皮用半發面,在搓條、放劑之后,搟成直徑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
皮。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時用力將褶捻開,每個包子有固定的15個褶,褶
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爐用硬氣蒸制而成

      “狗不理”包子配方及做法之一:
        主料:面粉600克
  配料:酵面375克,豬肉(肥3瘦7)425克
  調料:蔥末55克,姜末5克,醬油85克,味精5克,芝麻油60克,堿面5克,骨頭
湯適量
  用料:
  豬肉300克、切碎的皮凍150克、水面150克、發面150克、鹽5克、嫩姜絲100克、
蔥姜水45毫升、淡色醬油30毫升、麻油15毫升、豬油15毫升、酒30毫升、醋30毫升、
醬油15毫升
  做法:
  1)在豬肉中加蔥、姜水、淡色醬油、鹽、麻油、豬油、酒用力攪拌均勻,再將皮凍
切成小粒放入,仔細調勻,放并行冷凍1小時。
  2)將水面和發面混合揉好,分成50粒(份),每個搟成薄皮,包進肉餡少許,擺在小
籠屜內,上過大火開蒸
  “狗不理”包子配方及做法之二:
  主料配方:
  面粉750克 凈豬肉500克 生姜5克 醬油125克 水422毫升 凈蔥62.5克 香油60克
  制作方法:
  1.豬肉肥瘦按3∶7匹配。將肉軟骨及骨渣剔凈,用大眼篦子攪碎或剁碎,使肉成大
小不等的肉丁。在攪肉過程中要加適量生姜水,然后上醬油。上醬油的目的是找口(調
節咸淡),醬油用量要靈活掌握。上醬油時要分次少許添進,以使醬油完全摻到肉里,
上完醬油稍停一會,如在冰箱內放一會更好。如有拌餡機攪餡,上完醬油的肉不用停,
緊接著上水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許添進,否則餡易出湯。最后放入味精,香油和蔥末
攪拌均勻。
  2.和面時面與水的比例是2∶1,用老肥和堿的比例成正比。一般說面粉25公斤,冬
季用老肥20公斤左右,堿面190克,春秋兩季用老肥10公斤左右,堿面135克。夏季用
老肥7.5公斤左右,堿面130克。和面后要揉均勻,避免出現花堿現象。放劑子時要揉出
光面,750克水面出劑子40個,每個劑子重18.75克。
  3.把劑子用面滾勻、滾圓,雙手按搟面棍平推平拉,推到頭、拉到尾,用力均勻,
搟成薄厚均勻,大小適當,直徑為8.5厘米的圓皮。
  4.左手托皮,右手撥入餡15克,掐褶15~16個。掐包時拇指往前走,拇指與食指同
時將褶捻開,收口時要按好,不開口,不擁頂,包子口上沒有面疙瘩。
  5.包子上屜蒸。用鍋爐硬氣一般需4~5分鐘;用煙煤蒸灶需5分鐘;用家庭煤球火,上
屜時火旺、水開,汽足需6分鐘,如蒸過火,飽了癟,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則發
粘,不能吃。

      

       2、靖江蟹黃湯包的做法:

       靖江蟹黃湯包,歷史悠久,創于何時已無法考證,但據民間傳說,至少已有兩百多年

的歷史了,是全國六大名包之一。因其“皮薄光潔,湯足如泉,濃而不膩,味厚鮮美”

而被譽為靖江一絕。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7》第七集《我們的田野》介紹了湯包這種

小吃,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靖江蟹黃湯包這道美味。

     蒸熟的湯包雪白晶瑩,皮薄如紙,幾近透明,稍一動彈,便可看見里面的湯汁在輕
輕晃動,使人感到一 種吹彈即破的柔嫩。     

        工具/原料:
        蟹肉,蟹黃,豬肉,雞肉,姜,蔥,酒。
        方法/步驟:
         1、選用高筋面粉,用冷水和成水調面,反復搓揉,使面團光滑有勁,餳面1小時左右,
搓成條,放小劑,用雙手杖搟成四邊薄,中間略厚的湯包皮。 
   
 
        2、制餡。先刮盡豬皮肥膘,焯水,再刮洗直至手摸上去無油膩的感覺待用;將老
母雞、豬膀骨焯水洗凈,下鍋加水、姜、蔥、酒一起熬湯至肉爛用漏勺撈出,再將洗
凈后的肉皮放入雞湯鍋中煮至八成熟撈起絞碎,再放入雞湯中熬制沸騰后去凈浮沫,
熬至粘稠,盛入干凈的容器中冷卻,凝固成皮凍,攪碎待用;將新鮮豬腿肉絞碎用調味
品攪勻,同雞肉、蟹肉、蟹黃和皮凍一起拌勻,制成湯包餡。
        3、 包湯包。首先,餡不能包得太多或太少。餡太多,則易破;餡太少,達不到
“湯足如泉”。其次,每個湯包折皺要有30個以上,且要求細巧均勻。封口劑頭小,
收口緊,不能有一絲裂口。做好后放在抹過油的籠墊上,在上足氣的鍋上蒸5分鐘即成。
        注意事項:
        蟹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蟹肉性寒,味咸,
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利肢節,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
 特色:靖江蟹黃湯包有“兩絕”:一是制作絕,二是吃法絕。品嘗湯包務必遵循,輕
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后吮湯的吃法。
 
        3、開封灌湯包:
        特點:
        外形美觀,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味道鮮美,清香利口。

        革新:
  小籠包子最初是由黃繼善主持經營的。他博采各家之長、制成的包子色白筋柔,
獨具風味,很受食客贊譽。小籠包子原為大籠蒸制,后經黃繼善師傅的改革,成了小
籠包子。并對包子的面和餡,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如原來的面是由三分之一的發面和
三分之二的死面,后改為只用死面,不用發面,使皮更薄,且不掉底。活面工藝要求
頗嚴,要經過搓、甩、拉、拽,幾次貼水,幾次貼面的“三軟三硬”的過程,才能達
到要求。包子餡原摻有肉皮凍,吃多了膩口,后去掉。又以白糖、味精調餡,去掉了
甜醬,餡內只放姜末,不放蔥。打餡很下工夫,一直把餡打得扯長絲而不斷。
 
      灌湯包做法一:
    主料:面粉1000克、溫水600克、豬五花肉700克、肉皮凍280克、蟹肉160克、
蟹黃、醬油各40克、豬油100克.辣椒自配
    輔料: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蔥花、姜末各5克、精鹽15克、胡椒粉、味精
各1克
    制作:
        1)將面粉加水和勻揉透,放置片刻;
  2)豬肉剁成肉茸,蟹肉剁碎,鍋內加豬油燒熱,放入蟹肉、蟹黃、姜末煸出蟹油,
與肉茸、皮凍、醬油、料酒等調拌成餡;
  3)將面團搓成長條,揪成每50克4個的面坯,搟成圓皮,加餡捏成提褶包,上蒸
籠用旺火蒸10分鐘即可。
       灌湯包做法二:
  水晶灌湯包
  原料:新鮮豬皮500克,冬瓜600克,魚糝150克,火腿30克,黃瓜皮30克,雞蛋
皮1張,生姜25克,大蔥50克,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雞精、干濕淀粉、香油、
鮮湯各適量,蔥葉、紅櫻桃各少許。
  制法:
  1.豬皮洗凈,放入高壓鍋中,摻入鮮湯,加入生姜、大蔥、精鹽、胡椒粉、料酒
、雞精,加蓋,上火壓至豬皮化成汁后,待冷卻開蓋,打去料渣,將湯汁倒入方形盤中
,晾涼后再入冰箱中冷藏,即成皮凍,然后將其修切成直徑為2厘米的圓球,共12個。
  2.冬瓜去皮,切成15厘米見方的大塊,再片成大薄片,共12片,放入鹽開水中浸
泡約10分鐘;火腿、黃瓜皮、蛋皮均切細絲;蔥葉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撕成細絲;紅
櫻桃剁成細末。
  3.將修切成圓球的皮凍先滾上一層干淀粉,再裹上一層魚糝,然后均勻地沾上火
腿絲、黃瓜皮絲、蛋皮絲,將其包入浸泡過的冬瓜片中,再用蔥葉絲捆扎成石榴包,并
在上面點綴上櫻桃末,即成水晶灌湯包生坯,入籠用旺火蒸約5分鐘,取出擺入盤中。
  4.凈鍋上火,摻入少許鮮湯燒沸,調入精鹽、胡椒粉、味精,用濕淀粉勾薄芡,
淋入香油,起鍋澆在盤中水晶灌湯包上即成。
        灌湯包做法三:
  豬后腿精肉,豬肚皮上的大片肉皮,母蟹高筋面婁,食鹽,飽和堿水,豬皮,制
凈后,加入料酒,老抽,蔥姜,煮制成皮湯,冷切后,凍五個小時,成皮凍,取出切
碎,加入拌好的精肉末,加入蟹黃,蟹肉,拌入適量的鹽,雞粉,待用,高筋粉一斤,
加入食鹽適量,要感到口感有點咸,飽和堿水一勺,加入冷水和成面團,放醒發兩個
小時,下坯子,可心搟皮,包制成形即可上籠,這種湯包雖然個大,但是一個是湯多,
傳熱快,別外也說明不能蒸過了,湯太過了,變成水蒸氣,體積變大,也會使湯包開
裂,旺火,足氣,六分鐘足夠,但是這種做法必須有維揚包點的包子手法作基礎,不
然的話,很容易出現湯破的情況,
 
        4、南翔小籠包:
        南翔小籠饅頭又叫南翔小籠包。南翔小籠包是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小吃,已
有100多年的歷史。該品素以皮薄、餡多、鹵重、味鮮而聞名,是深受國內外顧客歡迎
的風味小吃之一。南翔小籠包的餡心是用夾心腿肉做成肉醬,不加蔥、蒜,僅撒少許
姜末和肉皮凍、鹽、醬油、糖和水調制而成。小籠包的皮是用不發酵的精面粉做成的。
蒸熟后的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狀,晶瑩透黃,一咬一包湯,滿口
生津,滋味鮮美。如果吃時佐以姜絲、香醋,配上一碗蛋絲湯,其味更佳。南翔小籠
包的餡心還可以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如初夏加蝦仁,秋季加蟹肉、蟹黃,蟹油。
        南翔小籠包 做法一:
        原料:
        面粉500克、豬夾心肉500克、豬皮凍200克。
        調味料:
        鹽0.25克、糖0.75克、味精0.25克、醬油0.1克、淋油0.1克、姜末10克、胡椒粉
少許、黃酒0.5克。
        1、將夾心肉剁成末,皮凍切丁,加調味拌勻,制成餡心;
        2、面粉加冷水,揉擦成團搓成條,下劑,搟成邊薄底略厚的皮子,包入餡心,
捏成包子形;
        3、上籠用旺火蒸約8分鐘,見包子呈玉色,底不粘手即熟。

        特別提示:
        不要蒸過火,以免穿底,面團要揉透,否則不易包捏。
        南翔小籠做法二:
        原料:
  主 料: 白面粉4兩(約160克),豬肉2兩(約80克),椰菜葉適量,清水適量,
麻油、姜粒、蔥屑各少許。
  配 料: 調料:鹽、糖各1/4茶匙,生抽1/2茶匙,胡椒粉少許。
        做 法:
  1、豬肉切碎,加入少許清水,與調味料撈勻并攪至起膠,最后加入姜粒、蔥花及
麻油。
  2、面粉與清水搓成柔軟的面團,分成小團再用面棍搟壓成圓片,包入豬肉餡,用
手折疊捏合成小肉包。
  3、蒸籠底鋪椰菜葉,將小肉包放入蒸籠內用猛火蒸約15分鐘即熟。
        備 注:
  1、餡肉若要好食可放少量肥肉,比例為瘦七肥三。
        2、食時中蘸姜絲、浙醋。
 
        5、新疆烤包子:

        烤包子的制作材料:
        粉面粉500克,羊后腿肉750克,洋蔥300克,精鹽10克,味精7克,胡椒粉2克,
芝麻油50克。
        烤包子的特色:
        香酥可口,清香小膩,是新疆獨具風味的主食。
        烤包子的做法:
        1、將精面粉放入盆內,加水200-250克揉成面團,蓋上濕布靜餳5-10分鐘,揉成
長條,摘成30個面劑。 
        2、羊肉洗凈后切成碎丁,放入盆內加精鹽攪拌均勻。
        3、洋蔥去皮切成丁,放入攪好的羊肉中,再加入味精、胡椒粉攪拌勻即成餡料。
        4、面劑用于按扁,搟成直徑約10厘米的面皮,包入餡料,對折兩端各捏3-4個褶,
中間捏死成長圓形,把包子放手上,底朝下用右手合攏,在上面按出手指印,按順序
放入烤盤。
        5、烤爐升至250℃左右的時候,放入烤盤烤10-20分鐘,取出刷上一層芝麻油即
可。
        烤包子的制作要領:
        1、面團要揉勻餳透,揉至光滑為宜;
        2、羊肉餡攪拌時要分次加入清水,不要一次加足,加水后要朝—個方向攪打上漿;
        3、烤制時以烤金黃色為宜,不要烤焦煳。
 
6、廣東叉燒包:
 
        1、將溫水(或溫牛奶)90g、干酵母1/2小匙混合均勻,靜置5分鐘

    2、將中筋面粉150g、白糖10g、泡打粉1/2小匙在一大容器中混勻,然后加入做

1,揉成團

    3、再加入橄欖油1/2小匙,繼續揉成光滑的面團

    4、蓋上濕布,放溫暖的地方發至2倍大

    5、將發好的面團揉成長條,分成8等份,每份搟中間厚周邊薄的面皮,放上1.5

匙叉燒餡,包成包子

    6、蒸籠內鋪上咖啡過濾紙或紗布,用水噴濕,放入包子胚,蓋上濕布,最后發酵
1(50%), 30分鐘

    7、冷水開始蒸,大火蒸15分鐘,燜2分鐘后再開蓋(我用的是電子蒸鍋,所以是從

冷水開始蒸的) 

        
7、揚州三丁包

    三丁包子是揚州的名點,是富春包子中最有名的一味。它以面皮潔白如雪、口感

軟中帶韌;內餡精細鮮美、口感鮮香有味而取勝。所謂“三丁”,即以雞丁、肉丁、筍

丁制成,雞丁選用隔年母雞,既肥且嫩;肉丁選用五花肋條,膘頭適中;筍丁根據季節

選用鮮筍。三丁又稱三鮮,將這三鮮合為一體,真是將鮮香餡料的滋味發揮到極致。

    特色:滋味融合、凸顯出鮮、香、脆、嫩,肥而不膩的風味。

    食材明細:

       包子皮: 面粉適量, 一大碗脫脂牛奶, 半碗干酵母; 半茶匙多雞胸肉, 一塊排

骨, 若干冬筍, 三塊蔥姜, 淀粉適量,料酒適量,桂皮適量,八角適量,香葉適量,

老抽適量,生抽適量,糖適量,適量,花椒粉適量,香油適量

    1、備好雞肉排骨冬筍。

2、加熱牛奶至溫,加入酵母化開。3、加入面粉里

和成光滑的面團(要做到面團,盆,手都很光滑)。4、蓋上蓋,餳一個鐘頭至

1.5-2倍大。

    5、排骨放進涼水里煮開,取出。6、再放入開水里,加入料酒,蔥姜塊,

八角,香葉,開火燉一下。7、雞肉放進鍋里煮熟。8、筍煮熟,切成碎末。

    9、雞肉切成小塊。10、排骨取出去骨,切小塊。蔥姜切碎末。11、鍋里放
油,放入蔥姜炒香。12、加入三丁,放老抽,生抽,糖,炒一下。

    13、把剛才的雞湯倒回去一些,燜一下。14、湯汁收了大半后加花椒粉,鹽,

香油,加水淀粉調勻。15、面搓成條,切成小塊,搟皮。16、包成小包子。

    17、鍋里放水,墊上屜布,把包子碼進去。18、開火蒸15-20分鐘左右,

 出鍋的時候不要關火。

8、利津水煎包:

         
主料:面粉500克、水230克、鮮酵母5克、豬肉250克、韭菜250克、蝦皮
15克、雞蛋2

    肉餡調料:鹽1/2茶匙、白糖1/4茶匙、蔥10克、姜3克、料酒1茶匙、胡椒

1/4茶匙、醬油1茶匙、味精1/8茶匙

    韭菜餡調料:鹽3/4茶匙、味精1/2茶匙、香油1茶匙

    面粉漿水材料:水150克、面粉10克、鹽1/8茶匙、白糖1/8茶匙

    做法:

    1、將鮮酵母用230克水融化,分次倒入面粉中,攪拌成雪花狀再揉搓成均勻的

面團,加蓋餳發到面團原體積2倍大;2、韭菜擇洗干凈,并且把水控干;3、雞蛋

打入碗中攪散,再放入熱的油鍋內中

炒熟,晾涼備用;4、豬肉切成黃豆粒大小的丁。

    5、蔥姜切末后放入豬肉粒中,加入所有的肉餡調料拌勻,腌制15分鐘入味;

6、韭菜切末,把韭菜、蝦皮、和鏟碎的炒雞蛋放入大碗中;7、韭菜中加入香油

拌勻,最后再加入鹽、味精拌勻;8、發酵好的面團揉搓至完全排氣,搓條下成

24個等大的劑子,把劑子按扁搟成厚度約為3毫米的的包子皮。

         9、包子皮中間先放入調好的韭菜餡,韭菜餡上面再放入豬肉粒;10、用手

沿著包子皮外沿捏摺;11、收緊口成包子形狀;12、包好的包子放置在簾子上。

 13、所有面粉漿水材料放入碗中,用筷子攪勻成面粉水;14、平底鍋燒熱,
加入少許油鋪勻鍋底,包子收口朝下放入鍋內擺好;15、小火煎至包子底部微黃;
16、沿鍋邊倒入面粉水,加蓋小火蒸煮
2分鐘。

 17、再逐個把包子翻面,加蓋小火燒至鍋內湯汁基本收干;18、在鍋內倒入
少許植物油;19、直到包子底部變成金黃色關火;20、用一個大盤子倒扣在鍋上,
連同盤子一起把鍋翻轉即可。

 9、上海生煎包:

    生煎包最初的名字叫“生煎饅頭”,在上海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在上海,經

營這種風味小吃的店鋪遍地都是。由于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

上海生煎包在他們口中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原為茶樓、老虎灶的兼營品種。

其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后來順應人們的飲食需求,生煎包子走出茶館,成

了“街頭小吃”。也逐漸有了生煎饅頭的專賣店,其餡心的花色也便增加了雞肉、

蝦仁等多味品種,來豐富口味。其外皮底部煎得金黃色,上半部撒了一些芝麻、

香蔥。聞起來焦香撲鼻,咬下去滿嘴湯汁,故頗受上海人的喜愛。

    特點: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

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

    工具/原料: 

    面皮材料:面粉250g、酵母3g、溫水130ml(這個量包括了融酵母的水)。

    肉餡材料:豬肉餡、蔥花、姜末、老抽、料酒、鹽、雞精、皮凍(或者清水

    方法/步驟:

    1、3g酵母中倒入20ml溫水,靜置5分鐘,激發酵母中的活性。2、酵母水倒入

面粉中,拌勻。倒入剩下的110ml溫水,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成雪片狀。3、揉合成

光滑面團,放溫暖處發酵至兩倍大。4、面團發酵的時候,拌肉餡。豬肉餡中加入

鹽、雞精、老抽、料酒、蔥花、姜末拌勻,再加入肉皮凍(沒有肉皮凍就加清水),

攪拌上勁,肉餡就做好了。

    5、發酵好的面團,慢慢揉合排氣,揉均勻。

6、案板上撒粉,把面團搓成長

條,分割成小劑子。7、取一個小劑子,搓圓壓扁,用搟面杖搟成當中厚邊緣薄的

圓形,放上肉餡。包起來,成小包子狀。8、平底鍋燒熱,倒入少量油,把包好的

生煎包排入,用中火煎。

    9、煎至生煎底部金黃。10、倒入小半碗清水,沒過鍋底,撒上黑芝麻和蔥花。
(這里加水的量根據生煎包的大小調整,如果生煎包的個頭較大,那么需要加水
到生煎包大約1/3處,否則加熱時間太短會導致生煎包內部不熟)11、蓋上蓋子,
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燜至鍋中水份收干。12、打開蓋子,再煎一會兒,看到生煎表
面水份收干即可出鍋開動啦!

    注意事項:

         酵母中放的溫水,水溫大約30度,可以用手試下溫度,不燙為宜。化酵母的

水溫不能太燙,最多不能超過40度,過燙的水溫會把酵母燙死,那就無法發酵了。

酵母用溫水化開后,靜置五分鐘,激活酵母的活性后,再使用。

        10、云南芝麻破酥包的做法:

 

         云南芝麻破酥包    約做8個
        一、油酥面皮
        低筋面粉60g,橄欖油20g
        做法:
        將材料放入鋼盆中攪拌搓揉成為一個均勻的面團就好,包上保鮮膜放冰箱備用
(不需要搓揉過久,避免面粉出筋影響口感)
        二、發面面皮:
        材料:
        老面面團50g,中筋面粉170g,低筋面粉30g,牛奶110g,速發酵母1/2茶匙,細
砂糖20g,鹽1小搓,橄欖油20g
        饅頭老面做法請參考饅頭老面步驟:
        1、將所有材料倒入鋼盆中攪拌搓揉成為一個不黏手的面團(水的部份先保留10g視
面團搓揉狀態慢慢添加);
        2、面團筋性變大后繼續搓揉6-8分鐘至面團光滑;
        3、將面團滾圓,收口朝下捏緊放入抹少許油的盆中;
        4、面團表面噴灑些水,表面罩蓋上濕布室溫發酵1-1.5個小時至2倍大。

        三、芝麻內餡:
        無糖黑芝麻粉60g,糖粉40g,低筋面粉10g
        將以上所有材料混合均勻即可

        步驟:
        1.桌上灑些手粉,將發好的面團移出至桌上,將面團搓揉一下將空氣壓出捏成長
條,平均分割成8塊(每塊約50g);
        2、油酥面皮捏成柱形,平均分割成8等份(每塊約10g),然后滾圓;
        3、將發面面皮壓扁,光滑面在外,包上一個油酥面皮,收口捏緊;
        4、將包好油酥面皮的面團用手壓扁橄成橢圓形薄片,光滑面在下,由短向卷起,
收口朝下,蓋上擰干的濕布再讓面團休息10分鐘;

        5、將休息好的面團橄成長形后翻面,由短向卷起,蓋上擰干的濕布再讓面團休息
10分鐘;
        6、休息完成的面團用大姆指從中間壓下,2端往中間折起捏一下,用手心將面團
壓扁;
        7、將面團橄成直徑約12cm圓形大薄片,光滑面在外,中間放上適當的芝麻餡(餡
料盡量不要沾到周圍以免較難收口);
        8、將面團收口朝內捏緊,成為一個圓形(捏的時候不要急,慢慢多捏幾次,稍微有
一點開口也不要太擔心);
        9、包好的破酥包收口朝下墊上防沾烤焙紙,間隔整齊的放入蒸籠;
        10、蒸鍋中的水微微加溫到手摸不燙的,將蒸籠放上再發酵40分鐘;
       11、發酵好的面團摸起來像耳垂般柔軟就可以直接開中火蒸12分鐘(在時間快到前
5分鐘將蒸籠微微開一道縫或墊上筷子);
        12、蒸好后關火放置8-10分鐘再掀蓋子避免皺皮。
        注:
        若用鐵蒸籠,將鐵蒸籠蓋子整個包上一塊布巾,避免蓋子滴水將包子表面弄不平整
        用料:  
面粉 125g 紅豆沙 適量
5g 即溶酵母 2g
約62g 豬油 3g

        做法:

        1、面粉,酵母,糖混合均勻,加入水拌成團,再加入豬油揉至光滑,放入盆中蓋

上保鮮膜發酵15-20分鐘;

        2.、將發酵好的面團搟成長方形面片;

        3.、在片的表面刷上一層豬油;

        4.、撒上一層干面粉

        5.、將長方形面片對折

        6.、將對折的面片稍微搟開一些,再刷上一層豬油,撒上一層干面粉,然后將面片

卷成長條狀;

        7.、卷好的面條平均分成6份;

        8.、壓平,搟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圓面皮,包入餡料,捏成包子

        9、 將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籠,蓋上蓋子醒8-10分鐘。以冷水開始蒸,中小火蒸9-10

分鐘即可。

    小貼士:

    1.蒸制時間根據包子大小進行調整。

        2、第六步卷成面條時,一定要卷的比較緊實,這樣才能出比較多的層次。

 
        11、河南一品包子:
 
 
     
       一品包子是河南開封的著名面食,是從宋代的“太學饅頭”發展而來的,至今已千年。
一品包子造型大方,肉餡鮮嫩,湯汁豐滿,湯汁緩緩的滲入面皮之中,綿軟且鮮香,是開
封城里老少皆宜的名牌小吃。
         特色:以發面作皮,包餡蒸熟。肉餡鮮嫩,皮軟餡香,湯汁豐滿。
 
         12、羊眼包子做法:

        美味的包子的制作過程是這樣的: 
 
發好的面和面坑
      第一、首先要把面發好。說到發面,就要掌握好和面的技術,一般來說是一公斤
面要加0.7公斤的水,要事先把發面的引子泡好,與面一起和,面發的時間與季節有關系,
一般來說,天氣越冷,用的時間越長。在攝氏20度下,一般需要2個小時。 

注:

用溫水和面,蒸出來的饅頭和包子比較軟和。老人孩子都喜歡。看面發酵最簡單方

法用手按一下,如果按下的面坑很快鼓起來那就證明面發好了。

第二、要做好餡兒:對包子來說,做餡是有技術的了,制作過程如下:

1、把餡的主料做好,如肉餡或素餡,肉餡的要把肉切成丁,用麻油、醬油、花椒

粉、味精等伴好,養至少一個小時;

2、輔餡要做好,如用韭菜的,就要先洗好涼干,再來切好,放在一邊,等待使用;

第三、伴餡:把上述的餡伴起來,用花生油及其他的調味品調好,放入的食鹽要適

中,這時餡就做好了;

第四、把爐火調整好,蒸鍋放入水至沸,等待包子包好后放入;

第五、包包也有技術,要皮薄,一兩能包10個,一個包上的皺褶有20個,這樣的包

子又好看又好吃;把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籠,包子與包子間要有適度的間隙,一般要

1.5公分即可;

第六,要旺火,蒸15分鐘后啟籠。關于包子餡包子的美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

于餡的味道。下面介紹幾種包子餡的制作方法: 

羊眼包子
     1、肉包子餡:   

一斤豬肉餡(羊肉、牛肉),大蔥一顆,姜一塊。

    把蔥和姜都切成末和肉餡放在一起,在倒入醬油、香油、植物油、鹽、花椒粉,

五香粉,胡椒粉,大香粉,味精(雞精)攪勻即成為包子餡。

    攪拌的時候用手或筷子,順著一個方向邊加水邊攪和,一定要順著一個方向,且

每次加水量不宜過多,否則餡子不粘,不斷的加水直至餡子發粘為止,估計這一步驟

得重復至少二十分鐘,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不過一般情況下有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的

話就足夠了,最后滴少許香油再攪勻,這樣,一盆香噴噴的肉餡就做好了,如果你不

喜歡吃純肉餡的,這個時候可以視情況加香茹丁、粉條、甘藍、茄子丁、等等你愛吃

的菜,但是不能要出水多的菜,另外,這些菜不是都加在一起的,分別可以叫做香茹

肉,粉條肉,甘藍肉,茄子肉,當然還可以盡可能的發揮你的想象力,以適合你的口

味來包包子。

    2、三鮮包子餡

用料:面粉70(兩小碗)豬肉30(小半碗),鮮蝦仁5-6(切碎成泥),雞蛋半個炒碎,

白菜心適量(2),香菇一個(切碎)蔥、姜、鹽、香油適量,自發面一小時前弄好待用,

酒少量。

做法:

將蔥姜香菇加水三分之一杯),料酒與蝦肉、肉末一起拌勻后加鹽,再拌勻加入炒

好的雞蛋,把白菜心切碎放在一起攪拌均勻不加醬油,做包子餡。包子溫火蒸15-20分鐘。

特點:包子松軟,吃時似灌湯,味鮮美,營養豐富,

 
 
包子

3 、素包子餡   

材料:干菜(超市賣的曬得又干又黑的白菜)、碎米芽菜(象涪陵榨菜那樣一小

包的)、凍豆腐、香菇、木耳、粉條、西紅柿、香菜

做法:

1. 干菜、香菇、木耳用水發開泡軟理凈,切碎;凍豆腐用開水煮五六分鐘后撈出

切小丁;粉條用水煮好,漏勺撈出控出水分后用香油拌一下,也剁碎;將這些與半

包芽菜一起倒入油鍋中炒熟。

2. 西紅柿洗凈削去皮,切碎,放油鍋中炒出汁,用鏟子將西紅柿盡量抹得爛些成

茸狀,加入適量水,待熬成紅紅的糊,加入切碎的香菜翻炒四五分鐘出鍋,成西紅

柿香菜醬。

3. 將醬拌入炒好的材料中,加入適量五香粉,拌勻成餡。

注意:炒餡料的時候要比炒菜用油稍多些,因是干菜材料。

4、醬肉包子餡

醬肉內餡材料:

1、鮮肉沫(也可將瘦肉稍微煮熟一下切細丁,我喜歡碎點的肉就攪成肉泥了);

2、黃蔥切丁 3、甜醬 4、雞精、糖、鹽各適量

做法:

鍋中下油,待油溫七成熱是下肉沫炒散,然后放入甜醬、白糖、一點點鹽和少許

雞精翻炒一會,然后放入黃蔥稍微炒一下盛出備用;

包子皮做法:

配方:

精面500克、白糖70克、媒種50克、純堿1.5克、泡打粉5克、糖精少許、臭粉0.5克、

250毫升

 
 
做包子皮
 制法:
1)、面粉放在案臺上,中間開一個窩,媒種(或酵母粉)和水放進窩里,擦勻。
把總量二分之一的面粉加進,攪成稠糊,再把余下的面粉蓋稠糊上面,靜發隔夜。 
2)、把泡打粉撒在稠糊上面的干粉里。另用少許水把純堿、臭粉和糖精融化,
與白糖一起倒進稠糊里,利用稠糊將白糖完全全溶解,然后一起搓成表面光滑的面
團。
3)、把面團搓長、出坯、壓扁、包心。把包好心料的生坯放在蒸籠里,移至暖
鍋上保溫靜發3050分鐘,待生坯醒發比原來大一倍左右,再移至蒸鍋,大火蒸10
分鐘即成。
注意事項:使用媒種制成的包子皮適用于制作小籠包、饅頭、花卷及千層包等。如果包
子蒸熟后帶酸味,應適當增加純堿的用量;如果包子呈黃色,應減少純堿用量。
 快速做法:配方:
 精面500克、酵母粉5克、白糖80克、泡打粉5克、乳化劑3克、改良劑5克、糖精數
粒、豬油15克、溫水250毫升。
制法:
 
 
包子
1)、先把糖和糖精用溫水溶解,加進酵母粉攪融,再加進一半面粉攪成稠糊狀,
保溫30℃——50℃約半小時,起發后取出。 
2)、將另一半面粉與泡打粉混合開窩,把改良劑和乳化劑放進窩里,用少許水
溶化,把稠糊倒進窩里,再加油,一起搓成軟硬適度的面團(如果有壓面機,用
機反復滾壓數次至表面光滑更佳)。然后分出等份小面團,揉圓、壓扁、桿薄,
包上心料,放進蒸籠,移至溫室或置于暖水鍋上,保溫約30分鐘后取出。
3)、將蒸鍋的水燒沸,把蒸籠移至鍋里蒸10分鐘(中途不能開蓋)熄火后約2
鐘取出即成。蒸熟立即取出的包容易因急劇降溫(溫差大)而收縮變皺。
 注意事項:
本配方制出的包子非常膨松潔白,但應掌握發酵時間,兩次發酵都不能發過頭,
否則制出的包子不理想。

13、四川小吃痣胡子龍眼包子的做法:

  痣胡子龍眼包子的介紹:

  在四川成都有一個賣龍眼包子的師傅,賣出了名,因他臉上有一顆帶胡子的痣,

故以痣胡子為其店名,把他經營的龍眼包子統稱為痣胡子龍眼包子。幾千年來,

此小吃興旺不衰,之后被許為"四川名小吃"稱號。     痣胡子龍眼包子的特色:   

形似龍眼,皮薄餡嫩,咸鮮味美。

制作材料:

  特級面粉450克,老酵面50克,小蘇打4克,豬肥瘦肉500克,雞汁150克,姜蔥水

125克,荸薺60克,精鹽6克,醬油10克,胡椒粉1克,芝麻油10克,熟豬油20克,

料酒5克,白糖20克,清水250克。

制作:

1.將面粉、清水、老酵面調制成團發酵,加入小蘇打、白糖、熟豬油反復揉勻,
用溫沙布蓋好,餳約10分鐘。
2.豬肉剁成茸。荸薺去皮,切成0.3厘米大小的粒,將各種調料加入肉中拌勻,再將
姜蔥水和雞汁分幾次加入肉中,每加一次要用力向一個方向攪拌,待水汁被肉完
全吸收后,再加入荸薺粒即為餡心。
3.把餳好的面團揉勻,搓成直徑為2厘米的條,扯成100個劑子,再分別用手掌按成直
徑內4厘米的圓皮,包上餡心,提成細花紋,中間不封口,放入籠中,用旺火開水
蒸約8分鐘即成。

龍眼包子的制作要領:

1.掌握好加姜蔥水和雞汁的次數,不要一次加入;
2.餡心不宜過稀,以免不好包提餡心。

14、重慶九園包子:  

用五花肉、冬筍、干貝、金鉤、火腿等加調料制成咸餡;或用核桃仁、蜜棗、瓜

條、桔餅、玫瑰糖、豬板油等制成甜餡。九園包子的特色是,皮薄餡滿,松泡爽

口,味鮮美、香甜。

九園包子的咸餡制法:

去皮肋條肉1斤,干貝7克,味素5分之一克,香油5分之一克,凈熟火腿30克,豬油

75克,醬油5克,料酒5克,胡椒粉少許,大蝦米15克,甜醬半克,精鹽少許,口蘑

8克,瘦肉1兩,小蔥5克,老姜一片    1、干貝洗凈撈出盛入碟內,放老姜,

小蔥一節,用清水少許蒸耙后取出撕碎(蔥姜扔掉哈);

2、大蝦米洗凈,用沸水泡漲;   

3、口蘑用沸水泡漲,洗凈,切成薄片;   

4、火腿切豌豆粒那么大;   

5、瘦肉1兩去筋,垂成絨;   

6、去皮肋條肉切成3.5厘米長,2厘米寬,3毫米左右的塊。   

7、鍋燒熱,下豬油,肉塊,炒六成熟,放鹽,大蝦米,甜醬,醬油(3克)料酒,

炒到9成熟哦,然后下干貝,口蘑,稍微炒下出鍋。   

8、然后把炒熟的肉剁成綠豆大的粒。   

9、把肉茸,味素,胡椒粉,香油,火腿,蔥花,醬油(2克),拌勻,加入上面

的綠豆大小肉末拌勻。   

發面:   

1、特級面粉1斤加入冷水4兩左右,面肥30克左右,飴糖60克,牛奶65克,揉勻。   

2、發酵好后(如棉花狀態)加入白糖30克,蘇打半克(用做蛋糕的電子秤稱。。)

泡打粉半克,揉勻就可以用了。   

3、面劑子的大小大概一個一兩。面很軟,手藝不好的還是不要試了哈。   

4、包好后,放在已經開了的蒸籠上,旺火蒸6分鐘。   

因含香茴甜、醬香濃郁而聞名全國的九園包子,在制作工藝、重量上均沿襲傳統,

醬肉、素菜包重量均為1.5/個,餡0.7兩,皮0.8兩。面皮用料為普通的富強粉,

現在選擇玫瑰粉,皮更潔白口感更松軟。面皮以前加入了奶粉,現在換成鮮牛奶。

“促進面皮潔白度,而且更具營養。” 餡料中的前胛肉和五花肉比例,原來是

37,現在變為

73,更滿足現代人少油的飲食習慣。”

15、北京慶豐包子:
慶豐包子鋪始建于1948年,最開始僅是一家普通的小飯館,只因所營包子口味地
道,后來便專營包子同時打出“慶豐包子鋪”的招牌。而北京的慶豐包子名號絲毫不
比“天津的狗不理”遜色。而好“這口兒”的不光是平民百姓,從梨園界名流到演
藝界大腕無不對它交口稱贊。慶豐包子品種多樣,有蒸包和水煎兩大系列。按餡分
有傳統的豬肉大蔥、鮮蝦、素包等近10來口味。且制作工序嚴謹,有著嚴格的質
量標準,包括:原料產地、餡型調料配伍、打餡手法、包子外觀、上屜時間、重量
等都有具體規范標準。 如今的慶豐包子已經發展成為中式快餐品牌的老字號了。
特色:包子外形18個褶皺,皮薄餡大,外形美觀,食之松軟,汁濃爽口,味道鮮美。

 
16、白運章包子-做法:

  

1、把面粉倒入盆中,把酵母粉或泡打粉一起摻入水中(水不要太冰,也不要太熱)

攪勻,這樣和出的面發面會快些。   

2、利用這些時間可以把包子餡調好,包子的色香味全在這里了,很關鍵。   

3、面發好以后,揉好,切成一個個面團(我不喜歡吃太大的)搟好面皮,把餡放

入皮中,可以包成各式各樣的。   

4、放入鍋內蒸,在包子下面擦點水這樣不會沾底,放的時候中間要留空隙,因為

包子熟了會大許多。   

5、蒸包的用具要密封好,一般大約蒸半個小時差不多了(要看用什么火)   

6、蒸熟的包子一拍指印馬上會彈起,這樣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包子嘍!

17、長沙德園包子:

德園包子特點:

德園包子選料精細。糖陷用白糖、冰糖、玫瑰糖或桂花糖相拌而成,香甜爽口;

陷則選用豬前夾縫肉或好瘦肉,拌以香菇、凍油等調料,油而不膩。德園的掌案

師傅歷來都是技術高超的老師傅,所制包點皮薄陷大、顏色白凈、質地松軟、富

有彈性。

18、成都韓包子:

特點:

 

其色香味形俱佳。

分類:叉燒、芽菜、火腿、鮮肉、三鮮、香菇、口茉,附油等8個品種。

配料:(20個)特級面粉 450 老酵面 50克半肥瘦豬肉 400 鮮蝦仁 150

化豬油 15 小蘇打 5克 鮮濃雞汁 150 精鹽 2克 醬油 45 白糖 25克 胡椒末

1 味精 2克。

特色配料:  黑胡椒粉,其特色是:花紋清晰,皮薄餡飽,松軟細嫩。

制作要領是:發面加少許白糖和化豬油揉勻,使之細嫩松泡;肉餡取凈豬腿肉按
肥四瘦六的比例剁成小顆粒,加上剁成茸的蝦仁和醬油、胡椒粉、花椒粉、雞汁
等攪拌而成。包子上籠后用大火蒸至皺皮、有彈力時即可食用。

 

韓包子

韓包子配料:

20個)特級面粉 450 老酵面50克 半肥瘦豬肉400 蝦仁150克 化豬油15

小蘇打5克 鮮濃雞汁150 精鹽2克 醬油45 白糖25克 胡椒末1 味精2   

制 作:

1、制面料。將面粉中加入酵面漿和清水勻發酵,當發酵適當后,加入小蘇打揉勻,

再加入白糖、化豬油反復揉勻,然后用濕布蓋好靜置約20分鐘待用。   

2、制餡。豬肉切成米粒大小,鮮蝦仁洗凈剁細,與肉粒一起放入盆內,加精鹽、

醬油、胡椒末、味精、雞汁拌和均勻即成餡心。   

3、成型成熟。將已餳好的發酵面團搓揉光滑,搓成直徑3.3厘米的圓條,扯成劑子

20個。灑上少許撲粉。取劑子一個用手掌壓成圓皮,包入餡心(約38克),捏成細

皺紋,圍住餡心,餡心上部裸露其外,置于籠中。用旺火沸水蒸約15分鐘即熟。   

注意事項:   

餡心易散,包制困難。調制餡心的雞汁,應晾冷后使用,餡心凝聚力強一些,包制

就不會產生較大困難。如遇夏天溫度高,還可將調制好的餡心,放入冰箱保鮮室稍

加降溫,這樣包制就容易得多了。口感干硬。調制包子的面團一般應比調制饅頭的

面團軟一些,這樣口感就會滋潤些,也有利于包制時造型。

原料制作熬豬油方法:把豬油洗凈切塊(塊的大小根據你豬油量和鍋的大小而定),

冷水一起下鍋,水量與豬油塊基本持平,中火,蓋好鍋蓋.偶爾翻炒幾次,當水快

燒干的時候改文火,這時候應該出油了,以后油就越來越多,假如是在家熬,可以

找容器先盛點起來,邊盛邊熬,還可以用鍋鏟擠壓油渣。

油渣處理:

1、要是還想用它配菜,不必把油炸干。

2、把油盡量炸干,油渣還可以當零食,趁熱沾點沙拉,或是拌上蜜、糖,味道好

極了。

胡椒介紹:  

胡椒為熱帶植物胡椒樹的果實,主要產在印度、越南、印尼、泰國、新加坡等國,

中國廣東省海南島也有生產。胡椒味辛辣芳香,性熱,除可去腥增香外,還有除

寒氣、消積食的效用,但多食則刺激胃粘膜而引起充血。胡椒粉是用干胡椒碾壓

而成,有白胡椒粉和黑胡椒粉兩種。黑胡椒粉是未成熟果實加工而成,白胡椒粉

是果實完全成熟后采摘加工而成。

制作指導:  

1、無論黑胡椒、白胡椒皆不能高溫油炸,應在菜肴或湯羹即將出鍋時填加少許,

均勻拌入。

2、黑椒與肉食同煮,時間不宜太長以免香味揮發掉。   

3 鮮胡椒可以冷藏短儲,粉狀胡椒應在密封容器中,避免受潮和光照,保存時間

也不宜太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收集的灌湯包制作方法
青山教你4種家常灌湯包的做法,皮薄透亮湯汁豐盈,咬一口特別的滿足
湯包湯汁鮮美的秘密武器,如何用燙面做湯包皮
迷你小籠包
小籠包子的做法
這才是灌湯包的正宗做法,皮薄餡大,咬一口湯汁四溢,趕快學學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远安县| 湘潭县| 丹寨县| 米林县| 聊城市| 房产| 博罗县| 沙河市| 黄冈市| 乌兰浩特市| 江山市| 景宁| 吴川市| 温宿县| 冀州市| 霍山县| 汝城县| 拉孜县| 灌云县| 平舆县| 贡觉县| 祥云县| 池州市| 景东| 桐柏县| 辰溪县| 丹寨县| 湖南省| 灵川县| 沾化县| 铜山县| 高青县| 进贤县| 长兴县| 齐齐哈尔市| 凤翔县| 石阡县| 始兴县| 沙洋县| 文成县| 辛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