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重視背部訓練,大概是鏡子里不易看到后背吧;胸肌,肱二頭肌,你大可在別人甚至自己面前秀一把,而背肌就像城市的下水道,表明里實力的東西通常不是一下就可察覺的。還因為背部又分上背和下背,訓練方法不僅相同,很多人最終忽視了背部訓練。
但事實是,強大的背部是你強大整體力量和肌肉構建的關鍵。記住,你的身體是個整體,你擁有強壯的背部,會促進你強大的腹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整體肌肉平衡性才是訓練的關鍵。
對側肌肉的不平衡會導致肌肉的撕裂,拉傷,過度緊張;比如作為胸部肌肉的拮抗肌,背肌的過弱會影響臥推的力量發揮,尤其當臥推大重量需要蹬地弓腰時,背肌過弱限制了胸肌的訓練。
以下是功能性背部訓練,將背部力量、塑形、整體發力能力訓練、柔韌性伸拉訓練及身體平衡能力訓練進行綜合整合。在打造背部肌肉的同時可以更好的促進身體整體力量的提高。該訓練在美式橄欖球,MMA等需要綜合發力的項目中使用較多。
訓練要求:以下訓練除特別要求外,每次訓練建議每個動作做4組。以下六個訓練動作可一個訓練時段完成,也可和其他訓練進行超級組或力量伸拉交叉組組合完成。
1、爬繩
作用:綜合提高背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斜方肌,前臂肌群及抓握力的綜合發力能力。
動作:選擇粗繩5米,向上爬再爬下,兩個來回為一組。如果沒有訓練用粗繩可采用替代動作。
替代動作——毛巾引體向上:取結實的毛巾掛在單杠上完成每組8至12次的引體向上。
升級版毛巾引體向上——高低位毛巾引體向上:充分模擬爬繩的訓練動作。要求一條毛巾成高位,一條毛巾成低位,完成引體向上6至10;然后跳下迅速高低位換位無間歇再完成6至10次算一組。
2、引體向上
作用:增加背部和肱二頭肌整體力量的首選方法,而且種類繁多,可交叉使用給背部和肱二頭肌多角度刺激。每組引體向上完成8至12次。
方法舉例:正握引體向上,反握引體向上,窄握引體向上,寬握引體向上,正反握引體向上,擺動式引體向上,直角引體向上,倒立引體向上,負重引體向上,引體向上平行滑動,引體向上太空步,爆發式引體向上,MMA式引體向上,引體向上擊掌等。
3、摔跤式橋式挺身
作用:將下背、腿部、腹肌和頸部訓練有機結合的功能性訓練。
動作:平躺于墊上,雙腳掌著地,用頭向后支撐起上身重量;雙腳用力蹬地是腰部上挺臀部抬離墊面,使身體成一直線,保持頭部和雙腳支撐整個身體重量。堅持到力竭,一般堅持20至60秒為一組。如果接受過摔跤基礎訓練,可頸部前后晃動以加強頸部在受壓時的牢固度。
健身球版摔跤式橋式挺身——健身球橋式挺身:背躺在健身球上,向后伸展雙臂充分伸拉背部,漸漸過度到用頭部支撐在健身球上,整個過程保持身體平衡。
4、拳擊式擺動上步
作用:這是源于拳擊的訓練方法,可提高你的背肌伸縮靈活性,閃躲能力以及核心力量。
動作:拉一根繩子或木桿,與胸同高。沿著繩子或木桿的方向左右擺動身體前行。即頭從繩子的一側通過蹲身動作擺動到另一側,再擺回來,同時身體持續上步。開始訓練時速度要慢,掌握動作后加快訓練動作。前進10米為一組。
5、反身墻上爬行
作用:伸拉脊柱與胸腹肌群,水平高者也可對股四頭肌和髂腰肌起到伸拉作用。在提高脊柱的柔韌性和整體發力能力的同時,增強背部。
動作:執行該動作時一定要慢,可在訓練伙伴的幫助下完成。背對墻面,離墻40厘米距離。向后屈伸用雙手觸及墻面,然后視自己的能力范圍慢慢向下爬行直到自己的極限范圍,保持3至5秒后,慢慢向上爬行直至返回直立狀態,每組做8至10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水平高者可使頭部觸及地面。
6、俯身摸腳踝
作用:進一步伸拉并加強脊柱靈活性。但脊柱柔韌性差著需要長時間訓練才能達成動作。
動作:身體俯臥,雙手和雙腳用力向后伸,在極限位置保持8至10秒,重復這一動作10至12次記做一組,間歇后共做4組。盡量用雙手抓到自己的兩個腳踝。可以抓到腳踝者,每組可保持1至3分鐘,做一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