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書友們的要求,開始解析這幅作品。需要說明的是,楷書范字來自田英章先生毛筆楷書字匯,與作品上的字稍有不同,望書友們明鑒。
第九個字:納
納 nà:左右結構,左收右展。
左部“糹”旁取斜勢,不要寫寬,位置靠上。注意兩個撇筆的角度、輕重和折的方向均不同,注意提筆要向上,點要收斂,以讓右;下面三點沿著上面提筆走勢布局,注意指向和大小。
右部“內”字要中宮收緊,勻稱平穩。外部“冂”整體稍抗肩,左輕右重,注意寬度:左豎要寫準位置,露鋒入筆,稍左斜,不要重,忌僵直,垂露收筆;橫折鉤虛接起筆,橫畫稍抗肩,向右漸輕,到位后向右下方頓筆,然后內擫下行,豎身厚重有力,里直外彎,與左豎稍呈背式,到位后跪筆彈鋒起鉤,鉤勿大,鉤角與左豎底端平齊。“人”字整體稍偏左,上展下收:豎撇高起,厚重,下行注意角度和力度,撇尖應指向左部三點;最后點筆虛接起筆,要飽滿厚重。
歐陽詢
顏真卿
柳公權
陸柬之
米芾
趙孟頫
懷素
孫過庭
宋 米芾 《彥和帖》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宋 蘇軾 《洞庭中山二賦》
唐 柳公權《玄秘塔碑》
宋 張即之《書杜詩卷》
唐 李邕《云麾將軍碑》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