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會(225年-264年1月),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三國時期魏將,太傅鐘繇之幼子,鐘毓之弟。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在征討毌丘儉、諸葛誕期間,鐘會屢出奇謀。被人比作西漢謀士張良,又曾為司馬昭獻策阻止了曹髦的奪權企圖,鐘會得以成為司馬氏的親信。名士嵇康被殺,便是他的主意。
景元年間,鐘會獨力支持司馬昭的伐蜀計劃,從而發動伐蜀之戰。
公元263年,他與鄧艾分兵攻打蜀漢,導致蜀漢滅亡。此后鐘會欲據蜀自立,與蜀漢降將姜維共謀其事,卻因部下的反叛而失敗,自己也死于部將兵變。
鐘會是三國時期難得的將才,夏侯霸叛逃蜀漢明確告訴姜維,若鐘會為將,則蜀漢危矣。無論是協助司馬師平定淮南之亂,還是提出伐蜀平吳之策,可知鐘會眼界遠在眾人之上。
可惜,他太小看政治的威力,其殺人于無形遠勝百萬之師。明知道司馬昭已有防范,除了回洛陽請罪,并無他法。畢竟,司馬昭待其不薄,他完全可以幫助平吳以成千秋功業。可惜了,英年早逝,不是死于征伐,而是死于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