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期待的就是孩子能夠結婚生兒育女,一家人其樂融融,可是當新生命到來的時候,高興的同時還有件發愁的事情,就是孩子的名字問題,取名看著容易,實際上容不得半點大意。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新聞,一個父母給孩子取名叫王者榮耀,還上了戶口,這樣的爸媽也真是醉了,這么草率的就把孩子的名字給取好了,真不知道這個孩子以后該如何面對生活。
小麗在國企上班,生活的也是愜意,可是有一件事情卻讓他們耿耿于懷,就是結婚3年了,始終懷不上孩子,兩口子著急,家里人也跟著著急。
可能是孩子聽到了父母的呼喚,今年年初的時候,小麗去醫院檢查,沒想到這次真懷上了,而且懷的還是五胞胎,這下可把家里人給樂壞了。
剛開始小麗和老公還有點猶猶豫豫,畢竟五胞胎不是那么好養的,最后婆婆給吃了個定心丸,一定要把孩子給生下來,我們幫你們養。
小麗就開始漫長的孕育之路,到了34周的時候,小麗選擇了剖腹產,就這樣五個小家伙出世了。全家人都非常高興,而且此事還成為當地的新聞,他們家也成為當地的明星家庭。
孩子生下來,給孩子起名字卻成為了難題,沒想到這事情卻被婆婆給包攬了下來,婆婆還放話:你們等著就行,孩子的名字絕對讓你們滿意。
婆婆第二天把名字給我們說了后,我和老公都夸名字起的太好了,五個孩子分別叫:周怡”“周梁”“周山”“周詩”“周悟”,跟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同音,二太難聽就換了個兩。
小麗每次出門的時候都會被問孩子的名字,當小麗說出來的時候,眾人齊豎大拇指,都夸名字起得好,小麗在網上留言分享了之后,一個網友還給小麗留言:一看你婆婆就是文化人。
寶寶一出生就是家里的重點保護對象,不光是起名字要上心,他們的健康也要同樣上心。
寶媽們在孕期記得補充兩種營養素,這樣生出的寶寶才會更聰明:
1、葉酸
中國營養學會2007年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育齡女性應從孕前3個月開始每日補充葉酸400微克2葉酸吃到什么時候持續整個孕期。因為女性體內的葉酸水平,不是用藥后短期內就能升高的。
在孕中、后期,寶寶DNA的合成,胎盤、母體組織和紅細胞增加都使你對葉酸的需要量大大增加。所以即使寶寶的神經系統在孕早期已經發育完成,但孕中、后期葉酸的缺乏仍然會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先兆子癇、胎盤早剝的發生。
葉酸如何吃?
首先應從最天然的食物補充開始,動物肝、腎、綠葉蔬菜中葉酸的含量都很豐富,你可以讓它們經常出現在你的餐桌上。孕媽媽們要改變一些烹制習慣,盡可能減少葉酸流失,還要加強富含葉酸食物的攝入。
還要補充葉酸片,現在市面上有兩種葉酸片,一種是孕婦孕前人群專服的0.4mg/片的,一種是普通人服用的5mg/片的,5mg/片用于嚴重貧血等方面。
2、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前體,是人體十分需要又普遍缺乏的一種營養物質。α-亞麻酸進入人體后可快速分解出DHA,想必很多家長都知道DHA,這時一種被稱作“人體腦黃金”的物質,是一種常被用來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營養成分。因此,當孩子多補充α-亞麻酸時,可以幫助大腦的發育。如果可以,懷孕時媽媽就應該開始補充,可使寶寶大腦發育更好,有提高智力和視力的作用。
α-亞麻酸的食物來源:
蘇子油、胡麻仁油等植物油是α-亞麻酸的優質來源,其中以蘇子油的α-亞麻酸含量最高,其含量可高達67%左右,每天食用5ml即可補充人體所需,食用時需注意,α-亞麻酸是易氧化的,盡量避免高溫烹炒,可直接滴在粥、湯等食物中,或攪拌酸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