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剪力墻結構是近十年大量應用的結構。在剪力墻鋼筋下料及綁扎過程中順利的讓監理驗收,是我們施工人員 提前預控的。
我們知道剪力墻的主要作用是抵抗水平地震力。從抵抗水平地震力出發設計的剪力墻,其主要受力鋼筋是水平分布鋼筋。在分析剪力墻承受地震力的過程中剪力墻受水平地震力來回擺動時,基本上以墻肢的垂直中心線為拉壓零點線,墻肢中線兩側一側受拉一側受壓且周期性變化,拉應力或壓應力越往外越大,至邊緣達到最大值。這就是我們在墻肢邊緣設置構件的原因。剪力墻結構包含一墻,二柱,三梁。一墻就是剪力墻墻身,二柱就是暗柱和端柱,三梁就是連梁、暗梁、邊框梁。
在剪力墻墻身鋼筋下料及綁扎過程中主要還是要注意大轉角。這也是我們施工過程中經常出錯的地方。大轉角存在著施工不便,鋼筋難穿。特別是地下室大轉角二邊墻身長度比較長,墻體中間又有暗柱的情況。由于圖集要求大轉角鋼筋鋼筋采用100%搭接,每邊彎鉤長度就是0.8Lae,12的鋼筋三級抗震也有30多公分。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就是綁扎一道暗柱箍筋,穿一道水平筋來完成綁扎的。
地下室外墻鋼筋在大轉角
剪力墻鋼筋在T型柱處
我們有時候會說剪力墻鋼筋錨入暗柱是錯誤的。剪力墻的暗柱并不是剪力墻墻身的支座。暗柱本身是剪力墻邊緣的加強構件。剪力墻近端不存在水平鋼筋的支座,只存在收邊問題。完成水平鋼筋與暗柱的連接。
標準層剪力墻鋼筋
連梁鋼筋
連梁鋼筋及交叉鋼筋
連梁就是要注意屋面的做法,錨固部分有箍筋,其次就是墻水平鋼筋充當連梁腰筋。
暗梁鋼筋一般在地下室及結構轉換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