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是一種令人驚艷的植物,它耐熱耐旱,不易得病蟲害,開起花來密不見葉。
在長三角地區,秋季是三角梅最主要的花期,一般可以從十月初開導十一月底,如果稍加保護,在氣溫降到5度以下后搬入陽光房,則可以繼續開花到一月底。
但是三角梅也有一個特點,在土壤肥沃時喜營養生長,導致盡長枝條不開花,這就需要通過修剪、控水來抑制營養生長,促進開花。
開花是大量消耗養分的生殖行為,三角梅是極其喜陽的植物,想要在秋天有一個開爆的效果,首先是需要一個全日照的環境。我試過在屋頂(全日照)和窗臺(約6小時日照)同樣方式種(一樣的修剪、澆水、施肥、控水)的兩棵同一品種的三角梅,花量相差近一倍,這充分體現了陽光對于三角梅的重要意義,所以我建議想種三角梅的花友們,必須保證手頭的三角梅至少有半天時間可以直接曬到太陽。
既然開花需要大量的養分,那么在植物自身進行光合作用合成養分以外,自然需要人為添加養分。一般在春季使用的是氮磷鉀含量均衡的緩釋肥或腐熟有機糞肥,但到了八九月份,花芽開始分化形成,可以改用高磷含量的開花肥或者是磷含量比較高的腐熟骨粉,并且經常用速效水溶磷肥噴葉灌根。
開花期,為了獲得更多的花量,在控水前對三角梅進行最后一次修剪和摘心。此時可以按照想要的造型進行修剪,去掉細弱枝,回剪強枝,修掉內膛枝。對保留下來的枝條按照留4片葉子左右的標準進行最后一次摘心,使所有枝條花芽分化時間一致。
最后再談談控水。有人認為控水是對植物的一種虐待,三角梅不控水照樣能開花。我個人是這么認為的:三角梅有很多品種,各種品種開花習性不同,有些如綠葉櫻花、金心雙色、銀邊淺紫等品種比較勤花,只要多曬太陽就可以自然開花,但是有些如小葉紫、水紅等品種就不那么愛開了,此時只有通過一段時間的控水,讓它覺得外界條件惡劣,會威脅到生命,需要立刻開花結果繁殖下一代,才能抑制營養生長,開始花芽分化。這也就是控水促花的原理。
那么控水在什么時候進行呢?一般對于長三角地區而言,想要在國慶達到最佳花期,則需要給花芽預留20—30天的生長期,而控水是在花芽分化前必須完成,且控水期是三周左右,所以一般我是8月10-15號開始進行控水。此時溫度還是很高的,澆足水的盆栽的三角梅一天曬下來就能曬到盆土偏干,但是經過一個晚上,又能恢復精神,此時還不需要澆水,繼續太陽下曬著,直到第二天一早葉子繼續萎蔫,可以在盆土底部的托盤里少量給水,這樣連續三五天萎蔫后,可以徹底給水一次,然后繼續這個循環。
反復幾次后,三角梅會出現老葉發黃掉落,甚至全株幾乎沒多少葉子,不用擔心,這是植物的自我保護。
經過三周左右的控水期,完成花芽分化后可以每周用速效水溶磷肥噴葉和灌根一次來促進花芽分化,然后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靜待三角梅的秋日驚艷了。
— 完 —
版權信息
作者:暖暖滴石頭,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