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從法官到律師的心路歷程 | iCourt



作者:惠翔

單位:瀛東律師事務所

專業:民商事糾紛解決及風險防控

微信:feixiangzaigaoshan


編者按:今天推薦的是iCourt上海校友惠翔律師,他分享了從資深法官轉型做普通律師,再成為高級合伙人的心路歷程,也深刻地剖析了法官和律師這兩種職業角色不同的狀態和心態。


數年前,當我決定脫下法袍時,很多人都為之不解乃至惋惜。當時我已步入資深審判長的行列,并憑借在民事審判領域中取得的一些成績而小有名氣。原來法院的同事就曾做溢美之詞——“法院系統評優秀審判案例,隨手從我審結的材料中抽出來就是精品。”


年至不惑才離開,意味我過往的成績全部清零,還意味著我必須從頭開始奮斗。更何況,在中國,法律人之間并不存在暢通的轉換通道,甚至存在著某種鴻溝,離開,也許意味著再不能回到曾帶給我光榮和夢想的審判臺。


但是,為了給自己的法律生涯添上另外一筆濃重的色彩,我還是決定轉換視角,嘗試律師職業。


執業初始,由于準備倉促,并沒有大所向我拋來橄欖枝,于是我就去了一家小型的律所。沒有客戶,就從為親朋好友服務開始;沒有律師從業經驗,就從收集各類合同文本、勘察每家法院的路線地址開始;沒有固定收入,就從向年輕律師提供咨詢合作開始,直至日前為瀛東律師事務所的理念所吸引,成為這家全國性律師機構的高級合伙人,我這才完成了從普通律師到律所高級合伙人的回歸。


一、角色轉換——從臺上到臺下


每次午夜夢回,曾經的法官經歷總是執拗地回來。習慣性地出門,卻屢屢走錯方向,有時甚至已經接近曾經任職的法院。


曾經熟悉的法庭,從律師的角度看來也變得陌生。我至今記得第一次重回法庭時的情景,盡管已經取得了律師執業資格,但作為禁業期中的轉型律師,甚至都沒有資格坐到律師席上,而只能和普通人一樣進行旁聽。看著臺上一臉威嚴的法官,我禁不住有些疑惑:為著一個看似虛幻的目標,放棄自己的法官身份與事業是否值得?


這個問題慢慢發酵,有時變成不能承受之痛。


但是,慢慢地,我找到了律師價值與樂趣所在。


首先,眼界極大地開拓了,國企改制、影視傳媒、互聯網金融、企業融資……一個個新鮮的領域被開發和學習;其次,接觸人的范圍大大增加了,無論是上市公司的老總,還是初次創業的年輕小伙,你總能從他們身上學到獨特的見識與感悟;再次,通過指導團隊成員辦理一個個成功案例,我又在另一個領域重新找到了自信和定位。


我深信,自己可以作為一個窗口、一座橋梁,讓律師同行、客戶近距離感知法律之力、法官之美,從而樹立起對法律的敬仰之心、敬畏之心。


當然,法官轉型為律師之路并不是一次浪漫的旅行,而是布滿荊棘。


如果將法官比作專科醫生,那律師就是全科醫生。


我已經記不清多少次,當滿臉期待的客戶找到自己,自己挑燈夜戰、查找相關規定及案例的情景,這些客戶有些是涉嫌酒駕的犯罪嫌疑人,有些是醫療事故的受害方,有些是意圖登陸“新三板”的企業主,有些是房產糾紛的當事人。他們每個人的訴求不一,但都希望找到一個好律師幫他們解決棘手問題。與法官不同的是,每接手一個案子,律師就要習慣把客戶的煩惱當作自己的煩惱,除了要給他們以解決之道,還要充當心靈的撫慰師。


執業之痛遠不止如此,每當自己低估了案件工作量、立案保全受到重重阻礙、調查時遭到推諉和謾罵、數件緊急的事情同時涌來而分身乏術時,作為律師只能咬牙堅持,并苦苦尋找解決之道,為的是完成對客戶的承諾。


還好,苦和樂總是相伴而生。


我帶領我的訴訟團隊完成了一個個充滿挑戰的任務:我們抽絲剝繭、披荊斬棘,歷時一年多,為企業追回了因歷史原因錯誤登記在其他企業名下的房產;我們鉆研醫療病歷、大膽推理,為客戶一審即打贏了醫療糾紛訴訟;我們以情動人、法理交融,促使家庭共有房產糾紛協商解決;我們東奔西跑、不厭其煩,調取十余家銀行、保險公司的存款、保單資料,成為法官高效辦案的助手;我們辨法析理、高屋建瓴,為P2P網貸平臺公司免除了承擔共同還款責任的風險。我們以求真、務實、睿智的執業風格,贏得了客戶普遍的好評。


每當此時,就是人間四月天。泡上一壺香茗,我覺得一切苦累付出都是值得。


二、律師的苦累與取舍


法官和律師都會問我同一個問題:“你覺得做法官累還是做律師累?”


開始我總是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做法官累啦,你試試每天給一百個感冒病人看病的感覺,光寫處方就累死你。”


但是,慢慢地,我對這個答案不那么確信了。“法官累還是律師累”更像是個偽命題,因為任何行業都有翹楚存在,他們就像金字塔的塔尖,“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舉重若輕好似“揮一揮手”。


1.律師常態——永遠沒有安全感


剛剛做律師的時候,我常常聽到律師助理抱怨自己所跟的合伙人,“做事時要求很高,付錢時要求很低”,開始我總是義憤填膺,后來逐漸體會到,律師的“摳門”實際源于巨大的職業壓力。


(1)自己的身體自己負責


我是從做律師開始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的,以前總是覺得身體屬于國家。曾經不只一次,我幻想某一天因為過度勞累而昏倒在審判臺上,最后受到領導們的親切慰問。但是,當每一分錢、每一分保障都需要自己去掙的時候,我開始不那么淡定了。


因此,我投身運動、不喝冷水并盡可能遠離煙酒,近年來又開始陸續購買保險。但是,風險是永遠存在的,就這兩年,已經陸續聽到律師因為過度勞累而辭世的消息。在沒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律師看起來很光鮮靚麗,但實際可支配收入并沒有賬面上顯示的那么多,更毋庸說律師投在業務開發、人情往來上的費用了。


(2)錢在別人的口袋里


律師面對的第一大問題就是生存問題。當不再有一個機構按時往你的銀行賬戶里存錢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錢不會自動從天上掉落,從這個意義上說,客戶就是每個律師的衣食父母。但這個“父母”往往會捂緊錢袋。


作為行業生態之一,律師雖然號稱可以按時計費,但都“默契”地把免費咨詢作為吸引客戶的手段。因此,短短的幾十分鐘,不啻于是對律師綜合素質的考驗,你不僅得迅速明確客戶的真實訴求、歸納法律爭點、找到初步的解決路徑,還得準確預估工作時間和工作量、給出合理報價。最重要的是,你得短時間內讓客戶產生足夠的信任感。順利的時候,你會以為自己是“風口上的豬”,不順利的時候,往往客戶說“回去考慮考慮”便杳無音訊。而后者,其實是律師工作的常態。


時間長了,也摸索出一些規律。一是主動來律所咨詢的,往往請律師的意愿比較強烈,反之要求上門服務的,往往是“陪太子讀書”的情形居多;二是聰明的客戶很多,他們往往會咨詢數個律師,而且非常善于發問,從而總結出解決之道。


慢慢地,我傾向于只接有技術含量的活,對于沒有難度的案件,索性大方地指點他們解決途徑,免得大家相互揣測。我認為律師必須大氣,才能吸引到真正高質量的案源和客戶。


(3)心里會長草


有資深律師曾對我說過:律師一個月沒有案子會覺得很輕松,兩個月沒案子心里會長草,三個月沒案子就會接近抓狂。當時我不以為然,彼時的我正沉浸在法官辭職后 “零存案”的喜悅中,全然不知“蜜糖—毒藥”之說。剛開始執業沒有案源時,我曾經逐個給同學朋友等打電話,通報他們我“下海”的消息,他們大多數只是表示了“禮貌的歡迎”,沒有我預想中的鮮花滿地的感覺。


現在才知道,律師市場早已是充分競爭的領域,一個法律顧問的名份、甚至一個案件,都有無數律師圍繞、其中不乏優秀律師或大所、名所的身影。因此,我所做的,只能是“退而結網”,從小案做起,逐步累積人氣和口碑。慢慢地,我也漸漸地為身邊人所知曉,案件的成功率讓我擺脫了以往做“甲方”給別人帶來的刻板印象, 而我“乙方”的服務形象也漸漸深入人心。


2.律師狀態——永遠在加班或加班的路上


(1)不加班的律師不是律師


起初我的加班是被迫的,因為沒有選擇案由的自由。


我還記得接觸的第一起案件是環境污染的刑事案件,主辦律師讓我專門負責會見當事人。我每次都要驅車一個多小時到郊區看守所會見犯罪嫌疑人,他原來是企業的管理人員,估計是習慣于一帆風順的生活了,因此在看守所里感覺度日如年。每次見到我都問東問西的,讓我回答各種刑事程序中的期間問題,我雖然每次都做了功課,奈何實在是沒有實戰經驗,記性也不太好,因此總是捉襟見肘。更可氣的是,他總是等我回答了,一本正經地說,已經問過管教了,應該怎樣怎樣,氣得我想抽他。后來,不知道是我苦背刑訴法起了作用,還是他已經適應了鐵窗生活,后來的交流就越來越順暢了。


之后,遇見各種類型的案件,我就習慣加班研究(白天接待客戶靜不下心)。我曾經像看小說一樣反復翻看數十頁的病史資料,找尋蛛絲馬跡,也曾經像看天書一樣地解讀財務會計報表,試圖找出與案件的突破口。漸漸地,加班成了內心自覺的動力。因為不知道下一個客戶是什么行業,下一個案件是什么領域,律師只能充分地涉獵,讓自己盡可能地具備跨界的知識和思維。


(2)律師的強迫癥


有律師非常喜歡在“朋友圈”里曬各種旅行的照片,仿佛律師有大把的空閑時間,其實他只不過是出差中途。我是不喜歡曬的,一是容易引起別人的誤解,二是容易遭前同事的恨。其實不為人知的是律師的旅行強迫癥。就拿我來說,出去必定是要背著電腦的,空下來也要不斷查收、回復郵件。而且,出去不久,就忘記了風景,滿腦子想的都是案件的破解之道。


另外,我比之前做法官時更謹慎,每個文件格式、每個用語、每個標點符號都要反復設計和校對,甚至郵件發出去了也常常復檢。因為看似微小的失誤就會讓你陷入被動,甚至是失去客戶,比如把客戶的名字寫錯、甚至性別寫錯,這些低級錯誤都是失去客戶信任的根源,既然律師不能保證讓每個客戶在最終結果上滿意,律師就得時刻讓客戶感覺你的專注,從而避免客戶在你是否盡力這個問題上產生疑慮。


(3)律師的尊榮感


不用說,好律師都是些完美主義者。既然律師在客戶心中的地位不會自動產生,律師就得時刻以細節打動客戶。比如在會見客戶時,“臺上五分鐘,臺下十年功”,我曾經根據法務的要求向某企業老總匯報案件思路,為了讓匯報更加生動,我晚上加班做PPT,反復琢磨細節,把復雜的股權關系和房屋權屬的歷史演變過程用可視化的方式展現出來,結果第二天老總非常滿意,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案件委托。


律師的尊榮感還體現在與法官的交往中。要讓法官尊重,首先自身素質要過硬。對于訴訟律師而言,民事起訴狀或民事答辯狀一定要言簡意賅、條理清楚,最好附有證據目錄和相關法條。在法庭辯論中,盡可能使用法律專用詞,比如指出對方陳述前后不一,要提到“禁反言”原則,指出非典型擔保無效,就要提到“物權法定”原則或是“流質無效”,這樣法官馬上會心領神會,覺得你是有一定理論功底的。在代理詞中,也不要洋洋灑灑、不分主次,而是永遠要把最重要的觀點放在最前面,使法官一目了然。


另外,律師還要善于以自己的正義感去激發法官的正義感,沒有比正當的理由更能打動法官的了,辯論的技巧只能贏得一時的主動,而人文情懷才能真正贏得法官內心的尊重。


3.律師心態——永遠在取和舍之間


再牛掰的律師,精力也是有限的,更何況,律師不能穿越時空,預見未來,所以“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況下,只能有所取舍。


(1)訴訟還是非訴


很多律師都想跨界經營,包括我在內。但嘗試了以后,還是發現這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非訴業務主要面對的是企業,對接的是企業主管或法務,許是我氣場不夠或運氣不好,總是碰到些精力過于旺盛的。曾經有個女法務總監,在我上廁所的一小會就給我打了20幾個電話,堪比“追命奪魂call”,而且她習慣于晚上工作,總是晚上打來電話或發來郵件,要求馬上答復,弄得我苦不堪言。


訴訟業務則不同,面對的是各級法院,對接的是法官,沒有法官會半夜上班,所以我一般可以睡個安穩覺。但凡事皆有例外,我曾經參與過一個群體性訴訟案件,本來客戶心就不是很齊,再加上第一次開庭場面上有所被動,客戶在微信工作群里對出庭律師能力提出了嚴重質疑,并相互攻擊,我連夜起草了《對第一次開庭后雙方訴訟態勢的分析報告》發給每位客戶,這才穩定了軍心。


由此,我得出結論,轉型律師還是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訴訟業務上,這樣才能發揮自身的優勢。另外,我還覺得,無論做訴訟還是非訴,都必須從一開始就與客戶建立必要的信任度,否則忙于救火的話,那只能是非常痛苦的過程。


(2)交際還是鉆研業務


我辭職前最大的憂慮,就是怕做律師后要面臨無窮無盡的應酬。但做了段時間后發現還好,客戶普遍看重的是你的專業能力,不是你喝酒的能力,所以你只要專心做事就行;法官普遍要和你建立隔離墻,所以你一般也沒機會喝。


但是,不喝酒不意味著你不需要推銷自己。做了一段時間后,我的憂慮從如何少喝酒變成如何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所以,我參加同學聚會的次數增多了,拜訪的各行各業的人增多了,與同行間的交流往來也愈來愈多。最直觀的感受是,我變得忙碌了,以致于晚上拿起書經常是沒看幾行就睡著了。


這個問題我至今沒有很好地解決,因為專業能力和交際能力確實同等重要。但是,我已經嘗試借助團隊的力量去開展業務推廣,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專業能力上。畢竟服務能力是相對更重要的,有專業才能走遍天下。


(3)接還是不接


關于接案標準也是律師經常糾結的問題,特別是輸面很大的案子。


很多人認為,沒有必要和錢過不去,先接下來再說,如果輸了再想辦法和客戶解釋。而我認為,不要讓客戶痛苦兩次。因為大多數客戶都是聰明人,他(她)其實對結果有一定的認識,只是心懷僥幸,希望奇跡出現。如果律師利用客戶僥幸心理接了案子,最終輸了案子,那就是讓客戶既輸了錢,又輸了心情,結果是雙方都不舒服。當然例外情形是,客戶在理上,但是缺少證據,這種情況律師在分析利弊的前提下可以接,畢竟為客戶贏得輸面很大的案件是非常有“面”的事,也是風險代理的價值所在。


律師最忌諱的是,接那種客戶不怎么在理上,證據又缺乏的案子,為了贏案子而與法官“死磕”,最終是讓法官過了一把主持公平正義的癮。


總之,律師職業的甜酸苦辣,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甚至我只是揭示了冰山一角。但我認為,天下并無輕松之工作,只要懷著堅定的信念、一步一個腳印,以跑馬拉松的精神去從事律師職業,必然有一天會突破臨界點,從而奔向自由王國。


三、法官感悟:倒帶人生回望生涯


當我在新的泥濘之路上探索行走時,突然發現身邊許多優秀的青年律師也有著法官之夢,他們窺探著,揣測著,想象著,渴望有一天能夠到審判臺上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正應了那句話,“人生如圍城”。


真實的法官世界是如何的呢?將我的人生倒帶,于是,得到了如下的畫面與感悟:


1.時間飛逝的星球


如果將視角轉換成諾蘭《星際穿越》所描繪的世界,法官都是居住在一顆奇怪的星球上,那里時間飛逝,案卷等身。


雖然許多律師對法院的立案工作多有詬病,并且戲稱立案艱辛度堪比“美領館的面簽”,但我其實是深深理解法官們的無奈,當你覺得三個月、六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都只是一晃而過,承辦的案卷堆在桌上已經使你看不到對面的人時,你對立案的同事無疑會寄予一種厚望,希望他們送新案子的腳步再慢一些,每次送案子的數量再少一些,案卷里的事實證據再豐富一些。雖然知道這是一種奢望,但當審限窘迫,而新案件還是源源而來的時候,你還是會忍不住責怪自己的同事:“他們(立案庭)的手怎么這么松?”


這還不是最令人崩潰的。當你從某個海島度假歸來,還沒有來得及調整時差,書記員就嚴肅地通知你,在你度假期間新收了N個案子,我已經幫你全部排期開庭了,你立馬就會進入憂慮模式。我就曾經遇到過這種情形,為追回案件審限而連續一周每天開四個庭,累得大腦幾近斷片。


2.法官的氣場


做法官氣場是少不了的,也就是俗稱的“壓得住臺”,否則在法庭上,你非但成不了所謂的“國王”,反而有種架在火上烤的感覺。


我還記得第一次走上審判臺的時候,臉在發燒、背脊在出汗,雙方說的話像從遙遠的世界里傳來,以至需要律師不斷重復其觀點。后來案子審得多了,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氣場。多年以后,我才體會到,所謂氣場其實就是一種自信,相信自己無論在何種情形下,都能做到“不偏不倚、明斷是非、掌控全局”的自信。“說易行難”,這需要法官不斷地在實戰中磨練自己,最后就演變成對諸多細節的把控。


比如說庭審中法官的表情,法官既不能毫無表情,也不能表情太豐富,給當事人錯誤的信息。曾經有個案子,當事人開完庭就投訴主審法官,理由是“對方一陳述,法官就頻頻點頭。”還有一個案子,當事人投訴法官的理由是:“走廊里看到法官和對方律師微笑了。”雖說都是些小事,但對于法官來說卻是難以扯清的。又比如明斷是非,在庭審當場,如果當事人臨時提出變更訴訟請求,法官短時間內就要作出決斷——一是,是否要同意原告的變更申請,原告是否屬于“訴訟突襲”?;二是,變更后訴請是否實質性地改變了法律爭點,需要給被告新的答辯期?任何一次臨場應對都沒有固定答案,需要法官審時度勢地予以處理;關于掌控全局的能力,法官也是需要不斷地積累。


例如民事案件,每個法官或多或少都會碰到當事人情緒失控情形,如果處理不好,輕則當事人互相謾罵,重則肢體接觸,甚至產生人身損害的“案中案”。


我的經驗是,從出現第一次苗頭開始,就要嚴厲制止,讓他們學會在法庭上正確陳述的方式。另外,適時引導,將矛盾化為無形。我就曾經嘗試過庭審結束后,將強勢一方當事人留下談話、同時告誡弱勢一方迅速離開法院的方式,目的是減少當事人接觸的機會,效果還是不錯的。聰明的當事人甚至會立即體會到你的苦心,感受到法官的人文關懷。


3.直面黑暗的勇氣


法官與律師辦案的最大區別,是對案件的選擇權。現在很多法院都實現了立案階段電腦分案,可以說,法官直到開庭,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高富帥”,還是“矮矬窮”。雖然法官不會因當事人的不同而對案件另眼相看,但攤上個“顏值很低”或是很“搞”的當事人,總不是心里所愿。


而律師接案前,總有一次類似相親的咨詢,如果不是“情投意合”的客戶,律師可以報出個“天價”讓其知難而退(當然這是個浪漫的說法)。更何況,律師與法官在辦案數量上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相對來說,法官在職業生涯中接受負面能量的機率和強度還是要高于律師。


我曾經辦過個案子,原告購買了一套二手房,產權過戶和收房都很順利。但在準備裝修期間,突然發現門鎖被調換,有個女人住了進來。該女還聲稱原先就居住此地,之前系被一些人以供給毒品為由騙至賓館居住。原告無奈,遂以侵權為由起訴要求居住人遷出,同時另案起訴出售人違約未履行交房義務。關于前案,我去當地居委會進行了了解,證實該女(單身、離異、有吸毒史)確實長期居住該址房屋,且據稱是花錢買了該房屋,因為未付清房款而被上家拒絕過戶。為了查明被告是否具有訴訟行為能力,我在其家人拒絕配合的情況下,自行開車將此女送至司法鑒定部門進行鑒定,但鑒定部門意見是“不能排除吸毒引起的精神異常”。因尿檢需要先行墊付費用,我只能建議原告撤回前案,而先處理后案。當時身為此案的主審法官,我感到的是人性的悲涼和法律面對極端問題時的無奈。


法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如急診間里的醫生,看慣生老病死、人間百態。


4.職業與事業


做法官,不能只將其視為一份職業,而應視為一種事業。事業的含義是,你不能要求你的付出和回報等值。你也許花費數月,為當事人還原了事實真相,換來的只是當事人對律師的認可;你也許窮經皓首,寫出了一篇有價值的學術文章,換來的只是一紙表揚;你也許為當事人著想,換來的只是當事人的不解與疑慮。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你解決了一件疑難案件時,那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曾經有一個案件放在我的面前,訴由是債權人撤銷權糾紛。某貿易商行在訴某公司貨款糾紛中,申請對連帶還款人王國某(某公司實際經營人)名下彭浦新村某房屋進行保全,但卻發現在一審訴訟中(2010年),王國某已經以買賣的形式將50%的產權過戶至其父王桂某名下。當貨款糾紛勝訴且無法執行的時候,某貿易商行遂提起訴訟,以王國某、王桂某惡意串通、損害債權人利益為由,請求撤銷雙方間的“買賣合同”,產權恢復至王國某一人名下。


這個案件從直覺來看應該是王國某意圖規避執行,但由于兩被告拒不到庭,原告舉證就遇到了難以逾越的障礙,即雙方是“真買賣”,還是“假買賣”?如何查明“購房款”是否實際給付?如果以舉證不能判原告方敗訴顯然是不妥的,但如果以被告方“妨害舉證”推定原告的主張成立,又擔心被告在二審把“假買賣”做成“真買賣”,案件審理一時陷入僵局。在仔細分析案情后,我覺得只能通過上門調查的形式才能固定本案的事實。


于是我帶著書記員親自上門尋找王桂某,第一次吃了“閉門羹”,第二次才找到王桂某本人,談了一下午才使王桂某解除了戒心,最終承認雙方并無錢款往來,是王國某拉著他到交易中心簽字,說是歸還之前侵占的產權份額。為了查明房屋的來源,我又到物業公司調取了房屋的資料,顯示房屋原是王桂某承租的公有住房,2000年時由王國某一人購買產權。我心里有了底,最終以兩被告間無償轉讓(即事實上的贈與)房屋份額,損害原告債權為由,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在判決理由中,我還特別提到,王桂某逾10年未對產權登記狀況提出異議,應視為對產權歸屬王國某的默認,該認定也算結合案情而行使自由裁量權的一次嘗試。嗣后,該案被評為2012年上海法院精品案例,并被收錄于《2013年上海法院案例精選》中。


雖然就經濟效益而言我只收獲了1640元(1500元獎金 140元稿費),但該案帶給我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無疑是巨大的。


如果說衡量律師價值的標準主要在于經濟收益,對于法官來說則是其創造的社會價值。好的法官應當將每件經手的疑難案件視作為傳世作品,精心打磨,并打上自己的烙印。因為,這些案件最終都會成為人類歷史的一部分。若干年后,如果有后人在檔案館或是互聯網上查閱案卷時,由衷地贊一聲:“這個法官判得真好”,我想,這將是對一個法官最大的褒獎。


四、法律職業共同體之路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這是米蘭·昆德拉的一句名言,但是,身為人類,還是忍不住常常思考。


思考一:舍得之道


“舍與得”是一對深刻的哲學概念。沒有蛻皮的痛苦,就沒有蛇的成長;沒有沙礫的摩擦,就沒有金子的顯現;舍棄不了夏天的火熱,就不能迎來秋天的果實;舍棄不了清風的吹拂,就享受不了艷陽的高照。


人生也是如此。人們往往只是看到成功者的風光,而看不到他創業初期的舍棄和艱難。唐玄奘如果舍棄不了長安的繁華,就取不來西方的真經;馬云如果舍棄不了教師的身份,今天也不會成為中國的互聯網首富。


但是,“知易行難”。對現實生活的依賴,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往往使人們不愿去改變。因此,法律人需要樹立一種信仰,就如同鄒碧華法官一樣,將法治理想視作自己的生命,并親身去實行。


思考二:探索法律共同體之路


我至今還記得2007年,作為上海青年法官的一員,赴美國進行司法交流的情形。除了繁華的城市、莊嚴輝煌的法庭、律師的唇槍舌劍外,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一天夜晚,美國法官開車帶中國客人參觀了他曾經執業的律師事務所,一座月光輕撫下的兩層白色小樓,言語之間充滿著對他執業經歷的自豪之情。


正是此刻,我意識到,法官與律師間并不存在絕對的對手關系,他們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是法律的共同體。回國后,在法官的生涯中,我越來越認識到,法官與律師間應該存在相互的理解以及轉化的通道。我國現有法律人的成長路徑中,法官與律師一般是“向左走,向右走”的關系,法官普遍是從校門到審判臺,他們有系統的訓練、有專業深度,但缺乏知識的廣度和人生閱歷,律師則普遍是從校門到社會,他們容易積累起人生閱歷和知識廣度,但是缺乏專業的深度和整體的辦案思維。上述缺陷,在簡單案件中還體現不出,但在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處理中,年輕法官和年輕律師的短板就會顯現,最終體現的是司法效能的低下、司法權威的破壞。


另外,“流水不腐”,法官和律師行業都需要新鮮血液的補充,以克服彼此職業的瓶頸期和倦怠期。法官與律師間的合理流動,從長遠看,對法治中國的建設,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現在,市場已經自動完成了“法官—律師”通道的配置,而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改革的目標中,也提出“從優秀律師中選拔法官”的設想,隨著司法體制的理順,法官地位和待遇的提高,相信“律師—法官”的通道也將越走越寬。


倘若如此,將是所有法律人的幸事。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法官:什么情況下不希望當事人請律師?
法官欣賞的優秀律師十大細節
【平臺推薦】付希業:手把手教你打造一份完美的法律文書
大律師告訴你,他們執業過程中都犯過哪些錯誤?
民事官司立了案,但是請不起律師,開庭不會說,會怎么判?
梅春來講律師執業第八課 | 訴狀的寫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西吉县| 灌阳县| 正蓝旗| 陆丰市| 商城县| 安国市| 射洪县| 营口市| 那坡县| 洛阳市| 永宁县| 玉环县| 广平县| 永丰县| 临桂县| 荥经县| 宜兰县| 翁牛特旗| 奉贤区| 石门县| 林芝县| 兰西县| 合肥市| 靖边县| 固原市| 黎平县| 华宁县| 汨罗市| 保靖县| 紫金县| 临安市| 文成县| 延长县| 吴堡县| 武冈市| 商丘市| 平潭县| 宣化县| 灯塔市|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