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經(jīng)》第四十二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論。這里老子說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創(chuàng)生萬物的過程。主要講述了一、二、三這幾個數(shù)字。
《淮南子·天文訓》是迄今看到的對它的一個最早的哲學上的解釋:“道(曰規(guī))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照《淮南子》的解釋, “二”是“陰陽”,三是“陰陽合和”。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自名也。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覲殷死,議而教人。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將以為學父。
譯文: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tài),萬物在這種狀態(tài)中產(chǎn)生。萬物背陰而向陽,并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而成新的和諧體。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卻用這些字來稱呼自己。
所以一切事物,或者減損它反而得到增加;或者增加它反而得到減損。別人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去教導別人。強暴的人死無其所。我把這句話當作施教的宗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還有另一層意思,即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就是太極,即一年日影的軌跡,也就是“天圓之道”,是故“道生一”。二陰二陽為四象,即地理之一年四季,是故“一生二”。三陰三陽為六氣,詳見“六氣標本中氣之化”章節(jié),是故“二生三”。武當山紫霄宮的“始判六天”牌匾,也就是道教的“六天”,其本義的源流,就是道家的“六氣”。大道至簡,根本就在太極。
這句話給予現(xiàn)代社會是有深刻意義的。道家思想并非是后世誤解的“消極無為”,而是更宏觀、更客觀的世界觀、人生觀。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即是規(guī)律產(chǎn)生(效法)于事物自身的發(fā)展趨勢(需求)。不要主觀的態(tài)度去看待,因為越在意越適得其反,道家的文化冷靜而客觀。
袁帥,會展業(yè)信息化、數(shù)字化領域專家 ,微會動平臺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營銷顧問,新社匯平臺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靜花緣品牌系列精品民宿互聯(lián)網(wǎng)運營,牛票供應鏈項目相關技術負責人,零工社區(qū)企增服務中心副主任,DE數(shù)覽(數(shù)字展覽,鏈接你我)商業(yè)技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