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飯,要說人人會做,這絕對不過分;即使最簡單的白水煮面條,也算是一口熱乎飯。但如果說白水煮面條,都能煮成一鍋爛糊涂,那這絕對就是技巧問題了。
柴米油鹽醬醋茶,同樣的材料烹飪,百人做就有百人味;但結果也大不相同,有的堪比大廚,有的卻難以下咽;差別在哪里?其實除了常做不常做的問題,最關鍵的做飯中也有好多小技巧,搞懂這幾個烹飪小技巧,你會發現,你做的飯就是比別人的要好吃。
飯店點一份素炒青菜,脆爽可口,越吃越上癮;等回到家里自己一做,卻完全變了味;脆爽不說,甚至有的炒出來完全就跟水煮的一樣。到底哪個步驟不對?
青菜一般都是水分比較多的食材,想炒出水汪汪脆嫩的感覺,那就必須大火快炒。家中燃氣灶火候自然比不了飯店的大火。怎么辦?那就多放油,油多了,炒的時候就會起到很好的傳導溫度和潤滑的作用,并且一定要把油燒熱,冒煙倒青菜,翻炒個7成熟就立馬出鍋,這個時候再上桌開吃,味道口感就會剛剛好。
另外葉菜一般都含有較多的葉綠素,所以不能長時間加熱,否則葉綠素會變成脫鎂葉綠素,那就成黃菜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炒菜不翠綠的感覺。如果不喜歡夾生的青菜,那就用“飛水”(熱水汆燙,幾秒就行),然后再過油開炒,同樣也是水汪汪的脆嫩。
炒肉口感干硬發柴,除了肉本身纖維粗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水分少。
肉本身纖維粗最容易解決,一般用刀背把纖維錘爛,用酶把纖維破壞,這樣腌制起來也易入味,并且也能讓肉從硬到稚嫩的重要方法。
而水分少,那最重要的就是給肉加保護膜了——上漿。
先用少許鹽把肉抓上勁,有發粘的感覺(這個時候放鹽不是為了腌肉,而是利用少量鹽可以讓肉吸收水分),然后加水攪拌,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肉把水“吃”了進去,直到肉略微濕潤的時候用淀粉漿包裹?。贿@樣水分鎖在里面,再炒的時候就會減少水分流失,達到肉嫩目的;
飯店炒肉99%都會上漿,所以肉又嫩又滑;其次還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滑鍋,并且要油大;家里炒菜一般都講究少油,油少肉受熱不勻,再加上又賴得上漿,怕肉不熟還糊鍋,就直接加水硬煮,這樣炒出來的肉自然就干硬發柴了;
燉肉做肉菜,自然少不了各種香料來去腥增鮮;用香料目的就是除去異味,喚醒香氣;但你會發現,放得少了吧,有時候達不到目的;放得多了,做多來的菜香料味又太濃,反而蓋過了肉的味道;
這就是香料沒用對!這里我們介紹幾款廚房最常用的幾種香料:
八角:八角是我們廚房最基本的一種香料;一般燉肉鹵料少不了的就是八角。味道甘甜,內含揮發油,所以八角有一股濃郁的特殊香氣。但一定要記住,八角需要加熱才能充分發揮出本身的香味,并且加熱時間越長香味越濃郁;所以如果像燉肉鹵肉,覺得八角味才沖,但又覺得少不了,那就燉一會,提前撈出來扔掉;
花椒:花椒位列調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調味之王的美稱。所以家常八角,花椒似乎都是必備香料?;ń?strong>香氣濃郁,有一定的麻味,但不濃烈,屬于香麻清新類;這對食材去腥解膩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如果要烹飪油膩的食材,記得一定要放花椒。
草果:有一種特殊濃郁的辛辣香味,并且除膻增鮮功能非常強大;所以記住一定要控制量,否則就適得其反了。像一般愛吃牛羊肉的家庭,自然離不開的香料就是草果。像鹵牛肉燉羊肉,或者烹飪腥味比較濃的食材,都可以放些草果,不但可以有效地除膻去腥,而且還能使牛羊肉多一種清新獨特的肉鮮味。
香葉:香葉使用一般都需要泡水,尤其脫水之后香味會越加濃郁;除了能去腥之外,也能增香除膻。但香葉需要長時間烹煮才能充分釋放香味,所以用香葉一定要久煮;另外記得量不用太多,一般一兩片足夠,否則會有種莫名的苦味。
鹽:在烹飪鹽除了增加咸味之外,其實還有更多的用處;
另外在烹飪中:先放鹽會使水分析出,所以炒素菜一定準備出鍋時再加;而燉肉鹵肉那就隨嘗隨加了,除了調味之外,最主要鹽還有提鮮作用。
白糖:白糖在烹飪中不止有點甜,更多的還在于它的妙用;
醋:醋不僅能祛膻、除腥、解膩、增香,軟化蔬菜纖維,還能避免高溫對原料中維生素的破壞。做菜放醋的最佳時間在“兩頭”,有些菜肴,如炒豆芽,原料入鍋后馬上加醋,既可保護原料中的維生素,同時又能軟化蔬菜中的纖維; 而有些菜肴,如糖醋排骨、蔥爆羊肉,原料入鍋后加一次醋,其作用是祛膻、除腥,菜肴臨出鍋前再加一次,以解膩、增香、調味。
醬油:有了“深色和淺色”區別之后,醬油就成了兩種“生抽和老抽”;如果是調味就加生抽,如果是上色,那就加老抽;醬油除了能增加食物的香味,使色澤更加亮麗,增進食欲之外。烹調時放醬油,醬油中的氨基酸和營養成分能夠有效保留,有利于食用健康。
味精:味精能給植物性食物以鮮味,給肉類食品以香味。但有點一定要記?。寒?/span>受熱到120℃以上時,味精會變成焦化谷氨酸鈉,鮮味就沒有了。味精在70℃—90℃ 使用效果最好,因此一定要在菜起鍋之后放。
一口好的炒鍋,能使你的廚藝事半功倍!但并不是說鍋越貴越好,而是越適合你越好。
廚藝不是說鍋越貴,自然就越提升了,2000塊錢一口鍋,如果廚藝不精,2塊錢的價值都體會不出;所以鍋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多做多練,廚藝講究的是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