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享 -
近日,我在診室接診了這樣一位女患者。
病史:腰痛及右臀部疼痛2個月余,彎腰轉身加重。患者總感覺腰臀部擰著不舒服,時常會帶著右下肢酸沉麻木。被多家醫院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行理療、針灸、手法治療癥狀時好時壞。
如圖所見,患者椎間盤突出非常明顯。
查體:腰部功能活動受限,前屈右側旋轉受限,右側髂后上棘壓痛,右側髂嵴緣可捫及條索狀筋結。
追問病史患者兩個月前彎腰搬箱子后出現腰痛及右下肢麻木,結合病史、查體,初步診斷為腹斜肌損傷,行腹斜肌松解手法治療一次(腹斜肌損傷詳細介紹),患者行走時,右下肢酸沉感明顯減輕,屁股擰著的感覺頓時消失了,一周后復診,再行一次手法治療后,彎腰轉身活動自如。
- 思 考 -
這個病例我想分享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遇到很多,有時候我們僅僅靠CT、MRI診斷還遠遠不能完整的解釋病痛的原因,往往作為筋骨病的診斷,我們恰恰不能忽視成傷的原因,因清理明的診斷思路正是閻師撥筋通絡體系的重要抓手。
本患者搬重物受傷致腰痛2月余,腰椎影像提示腰椎間盤突出,因無以前的片子對照,無法判斷腰椎間盤突出是以前就有的,還是本次受傷引起的,但不管椎間盤是何時突出的,可以肯定的是患者受傷前并沒有腰痛不適,因此腹斜肌損傷導致的力學失衡才是疼痛的根源,治療時不應該死磕椎間盤,應該重點治療腹斜肌的損傷。因此將腹斜肌復位撫平,腰痛立止。
如圖所示,患者腰3/4椎體之間有輕度的滑脫,脊柱的生物力學失衡符合搬重物時軀體的生物力學改變。
每一個筋骨病人,原因不同,診斷不同,手法自然不同,一人一方,一人一法正是中醫傷科手法的精髓所在,找到成傷原因這個“墜兒”,治療也就變得大道至簡了。
傷科人行走在路上。
編輯/祥遠
作者介紹
白金山
平谷區中醫藥推拿科主任
北京中醫藥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北京康復醫學會理事
北京運動傷病委員會委員
平谷區青聯常委
擅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肩周炎等常見筋骨病的診治。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