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髕骨軟化癥的髕骨關節半脫位發病機理
很長時間以來,對髕骨軟化癥發病原因有不同解釋,治療方法很亂。近代髕骨關節生物力學的研究才揭示,髕骨軟化癥發病原因是髕骨關節生物力學關系紊亂。由于髕骨向外半脫位或者傾斜,造成髕骨關節面軟骨撞擊股骨髁間窩的外側的滑車的。當發生某種損傷致膝關節疼痛時,膝關節不敢吃勁,患者常踮著腳走,膝完全伸直受影響,這時候股四頭肌的內側頭就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很容易發生廢用性萎縮。當股四頭肌的內側頭萎縮以后,髕骨的內拉力下降,髕骨向外側的傾斜和脫位加重,這樣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個理論告訴我們,只有加強萎縮了的內拉髕骨的股四頭肌的內側頭,把向外半脫位或者傾斜髕骨拉回來,盡量減少髕骨軟骨的不正常磨損,是消除膝關節痛和反復腫脹積液的根源。否則,吃了抗風濕的止痛藥,只是止痛,不能根治;抽水消腫后,水很快又長出來;手術剛剛磨削平,沒過幾天又磨壞了。軟骨細胞的生長周期需要6-7天,修補根本趕不上。過去有許多加強內拉髕骨的股四頭肌內側頭的手術方法,如脛骨結節移位術,做膝關節外側的軟組織的松解,內側重疊縫合,這樣來改變髕骨的向外移位和側傾等,但較長的手術瘢痕,讓患者無法接受。
2.髕骨軟化癥可能有哪些表現?如何確診?
中老年女性患者為多見,早期表現為膝關節前側疼痛,下樓時加重,嚴重時常需側身下樓,下樓或行走時常突然無力摔跤,俗稱“打軟腿”,常被誤診為缺鈣;膝關節怕冷,膝關節可反復腫脹、積液,常被誤診為“風濕”。病情發展加重時,下蹲困難,夜間疼痛,影響睡眠和正常生活。晚期由于磨損嚴重,關節腔內可出現游離體,造成關節內絞鎖,突然卡住關節。
典型查體所見為髕骨碾磨試驗(+),有磨檫音。臨床X線檢查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X線軸位檢查可見髕骨側傾,髕股關節外側間隙變窄,髕股關節外側長期過量的磨損,會造成相應關節軟骨下骨硬化,髕骨側位X線片可見“月芽樣”骨硬化影。
通過髕骨關節活動的生物力學研究分析,對手術標本病理的分析,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證實了髕骨軟化癥的發生是由于有不同程度的髕骨半脫位或傾斜。由于髕骨在不正常的軌跡上滑動,造成關節的不良磨損。
當出現出有下述現象時,應高度懷疑患有髕骨軟化癥:膝關節前側疼痛,久坐起立或下樓下坡時疼痛加重,常有“打軟腿、關節怕涼,或膝關節反復腫脹、積液。
3.髕骨軟化癥投照法
北京協和醫院應用改良的休斯頓設計的X相的投照法,能最有效顯示髕骨半脫位(如圖1示)。但過曲投照(﹥50°)時,半脫的髕骨會自動復位,得出“沒有問題”的假象(見圖,上√,下過曲投照×)。
4.臨床上,髕骨軟化癥治療的誤區
現在不少人對發病機制不明了,用很多怪誕或錯誤的治療方法治療患者。髕骨軟化癥常被誤診為“風濕”,膝關節發炎時,患者的膝關節特別怕冷,用熱水袋敷敷,就很舒服。中醫常根據這點,診斷其為“老寒腿”、“風濕”,可按風濕治療多年,效果仍不佳,沒有見好。還逐年加重。膝關節一年年壞下去,越來越伸不直了,為什么呢?因為“老寒腿”怕冷,不是風寒造成的關節炎,而是先存在骨、軟骨的關節炎病變,它們有自我修復現象,新生的軟骨和在膝關節有滑膜炎存在時,炎性組織和新鮮的軟骨對外界寒冷潮濕氣候的變化很敏感,容易感知天氣的變化,使癥狀加重,所以患腿能做天氣預報。中醫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老百姓就很容易接受,但這是因果關系顛倒了,這種表象的診斷是不夠的。所以,按風濕治療無效果或效果不好時,應做膝關節X線正側位、軸位片檢查。
另外一種情況是,長期吃止痛藥,甚至誤服激素。這病在早期吃一些止痛藥,適當的休息,癥狀也可暫時緩解,患者誤認為是治好了,其實止痛藥只能消除髕骨軟化癥引起的滑膜炎的疼痛和腫脹,而髕骨磨損仍然在繼續進行,即止疼不治病,病反復發作,逐年加重(如上圖示)。現在,市面上有什么難治一點的病,就會冒出什么專治這病的沖劑啦、丸啦、貼啦……如膝關節滑膜炎積液了,就有種種所謂的滑膜炎沖劑,其實滑膜炎本身就是髕骨軟化癥磨損掉下的“渣子”,產生一系列生物化學反應造成的常見臨床體征。髕骨半脫位根本問題沒解決,即使消完腫后,很快又復發了。還有各種所謂長軟骨的藥,往關節腔里注射,稱“你這是軟骨磨壞了,我給你打點長軟骨的藥就好了”,其實事情不是那么容易。我們知道軟骨細胞生長周期要6-7天,你在一天的活動里,不知道要磨損掉多少軟骨細胞,軟骨的修復遠遠跟不上磨損帶來的損害。這就是為什么經過上述種種治療后,髕骨軟化癥仍發展加重,到老年時膝關節伸不直了,下蹲很困難,只能做人工關節了。所以應先矯正髕骨的側傾或半脫位,再給所謂長軟骨的藥,結果可能會好一些。
5.髕骨軟化癥或髕骨關節炎半脫位如何治療?
雖然髕骨軟化癥很早就能發現,但治療發展卻很慢,過去基于對發病原因的不同解釋,治療方法多種多樣,但是還沒有一個單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完全解決所有的髕骨關節紊亂造成的問題。使用的方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手術治療
(2)關節鏡治療
(3)非手術療法
1)消炎止痛藥:早期病例,消炎止痛藥(如扶他林;芬必得;樂松等)可抑制關節炎反應產生的生化變化,但不能持久,其原因是髕骨關節不正常磨損這一根本原因未得到解決。
2)支具擠推髕骨進入髁間溝活動或像運動員一樣,用橡皮膏纏貼固定髕骨,但這是一時之利,會對髕骨產生一些不利的壓力和摩擦力,從而加重損傷,最終將導致股四頭肌萎縮。
3)Kummeld及Steiner推薦的30度位屈伸膝關節鍛煉股四頭肌,有一定效果,但無法單獨加強股四頭肌內側頭,只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電刺激治療儀治療:為了單獨加強股四頭肌內側頭,我們研制的治療儀具有明顯的選擇性加強股四頭肌內側頭的作用,療效滿意,為早期髕骨軟化癥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早期病例可抑制關節炎的生化變化,但不能持久,其原因是髕骨關節不正常磨損這個根本問題未得到解決。
是擠推髕骨進入髁間溝的方法,或像運動員那樣,用橡皮膏纏貼固定髕骨,但這只可收一時之利。這些方法會對髕骨產生一些不利的壓力和摩擦力,從而加重損傷,最終還將導致股四頭肌萎縮。
鍛煉股四頭肌,有一定效果。我們將它改良為伸膝繃勁操。它無法單獨加強股四頭肌內側頭,只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為了單獨加強股四頭肌內側頭,我們研究的這種治療儀具有明顯的選擇性加強股四頭肌內側頭的作用,療效較好,為早期髕骨軟化癥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怎樣正確使用髕骨軟化治療儀?找到準確的刺激點。在使用髕骨軟化治療儀治療時,應采用坐姿或平位,下肢肌肉放松,膝關節完全伸直,緊繃下肢肌肉,這樣可在大腿內側找到梭形股四頭肌內側頭(男性病人用力伸膝可準確摸到)。在這塊肌肉的頭尾處各放一個皮膚貼片。女性病人和病程較長者,因肌肉萎縮不易找到可在髕骨的上緣線和內緣線的交叉點內方放一個皮膚貼片(或采用手指交叉法給皮膚貼片定位),并在此點稍斜向內上方10cm處,各放一個皮膚貼片(注意,上方皮膚貼片勿過大腿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