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海外中醫】眩暈病例網絡會診(二)

編者按

前一部分記錄了針灸骨傷專家們透過臨床實例的分析,討論了各家診斷和治療的臨床經驗,也對眩暈發生機理進行了探討。接下來各位專家甚至提出了挑戰教科書的幾個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深入,而且緊貼臨床實際。透過此次討論,充分顯示了各位專家高超的理論和臨床水平。


眩暈的診斷和治療大家談


歐陽暉:根據黃聲老師和骨傷針灸專家討論總結,我們挑戰教科書,提出有關鑒別眩暈(頸椎病/耳石癥)的幾個問題:

1.如何鑒別眩暈(頸椎病/耳石癥)?

2.半規管里以淋巴液為主,眩暈和耳“石”是否一定有關?

3.耳石癥是否一定有眼球震顫,頸椎病伴眼震一定是耳石癥?

4.耳石癥是否必需用手法復位“石歸原處”?

5.眩暈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那么重要嗎?

6.耳石癥能自愈嗎?中醫針灸手法有什么優勢?

王之州:頸性眩暈和耳石癥的區分有的很難。我所接受的病人,除經病人直接介紹來診外,大多都是在經過檢查無法定性者,或經過西醫治療,經翻轉起臥的“耳石歸位”治療無效者。癥狀是起臥或在床上轉頭誘發眩暈多見。眼顫間或有之。發作時強令睜眼,患者描述,有“眼前如白亮的屏幕上,細密的水波文向一方擴散”,有“景物在眼前抖動,如拍攝鏡頭的快速伸縮”。這大概就是滿天星光或如坐舟車吧。感到單純觸摸枕后肌群的緊張有一定難度,患者緊張縮脖流汗者多。此類病人有部分站立位幾無癥狀。坐位觸摸環椎橫突和臥位觸摸枕骨上項線,尋找感知偏歪和壓痛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手法糾正即是治療,也是一定意義上的診斷。

胡繼玲:感謝歐陽老師和胡軍老師關于眩暈的討論,對臨床鑒別治療眩暈很有幫助,收藏學習了。我想起來還有一種眩暈因內耳炎癥引起,即內耳迷路炎,很容易與原發的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混淆。眩暈的感覺像暈船一樣,也有眼震。這種眩暈與病毒感染和免疫低下有關。我很久以前一次感冒后患過此癥,當時醫生診斷為局限性迷路炎。也見過一些這樣的病人,癥狀相對較輕, 復發的很少。

趙志宏:前庭神經元炎,系因前庭神經元受累所致的一種突發性眩暈疾病,為末梢神經炎的一種。病變發生在前庭神經節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病前2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暈與自發性眼球震顫為其主要臨床表現。重癥者可伴有惡心、嘔吐,但無耳鳴、耳聾。眩暈持續時間較短。常在幾天內逐漸緩解,一般2周內多可完全恢復。少數病人可短期殘留不同程度的頭昏、頭暈和不穩感,持續數日或數月,活動時癥狀加重。

蘭吉瑞:最近北京的氣溫很高,且潮濕。已經有幾個眩暈案例,皆為女性,主訴頭暈。詳細詢問,是因白天在戶外活動后發生。患者腹部筋膜與頸椎皆有緊張。治療上放松頸部和針腹后皆得緩解。考慮為室內外溫差過大,以及空氣污染,造成植物神經血管反射所致。

龍層花:枕環和環樞關節錯位,是枕下肌群痙攣的常見病因。改用雙拇指融診法,比單拇指觸診法,可大幅度降低漏診和誤診率。

施 敏:臨床上很多眩暈病人未必能確診,對眩暈診斷性治療非常重要。除嘗試枕下肌群外,艾灸百會不可不試。另外就是指壓頸上神經節。我用這3個方法,臨床上絕大多數疑難眩暈病人都能治好。供參考。

趙俊萍:謝謝各位精彩的解答。大約1個月以前,我們醫院的耳鼻喉科,專門講解耳性和頸性眩暈的鑒別診斷。關鍵的一點也就是眼顫這個體征。另外要求,頸椎源性的眩暈,做頭顱和頸椎的MRI或是CT的診斷。這里主要考慮耳半規管與頸椎之間的解剖位置,和頸1、2的半脫位,骨折。不能漏診。

江山紅:您的幾個問題我只能用個人經驗來分享,不敢妄下結論。頭暈dizziness與眩暈vertigo的概念我們都知道,不必再詳細解釋了。我在1992年開始學習龍氏治脊手法時,常常用調整頸椎有“暈”癥狀的患者。我發現眩暈患者療效是有的,但是療程相對長,遠不如頭暈的好。接下來的2年,我在耳鼻喉科學習了內耳神經與前庭疾病知識,也學會評估3個半規管的技術與耳石手法。對比之下,耳石手法治療眩暈比頸椎手法要有效多了。教科書認為,耳石是主要感應直線加速。頭外傷時震動,過度疲勞,中耳炎,老年血管老化使栯圓囊血管阻塞等,可使耳石脫落。我再加一個原因,頸椎靜脈回流可能直接影響前庭。

個人經驗體會:如何鑒別眩暈(頸椎病/耳石癥)?回答是頸性以頭暈為主,良性陣發性姿勢眩暈,可考慮內耳(包括前庭神經炎,耳石,梅尼爾氏,內耳神經老化),當然有聽力衰退更好鑒別。第2個問題回答是眩暈不一定與耳石有關,例如前庭神經炎,梅氏耳蝸內淋巴水腫,耳石手法越治越暈。還有一個問題是針灸是否有效?我曾經嘗試針刺莖突,針觸及莖突。再稍退針,從莖突后緣繼續進針。共進針約 2~2.5 cm, 針尖可抵達頸靜脈孔下方以刺激迷走神經,十分有效,有部分患者針了1次,害怕這么強的針感。

胡 軍:關于耳石癥的發生是否與“石”有關等問題,我覺得是無容置疑的。西醫對診斷的定義是建立在病理、解剖等的基礎上,我想談的是針刺和手法治療耳石癥是否是“石歸原位”?我覺得不是這樣,至少即時機制不是這樣。臨床上,我針刺風市后,病人的體位未做任何改變,癥狀卻立即改善,猜測可能與針刺能抑制或降低眩暈中樞的興奮度有關。中醫手法的作用除了這個以外,可能還減輕了頸部肌肉的張力,改善了頸部的血液循環,不完全是石歸原位。當然,機體有一個自身修復的機制,在針刺或手法的即時效應后,機體進入一個良性的自身修復階段,最終耳石會復位,而痊愈。上述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歐陽暉:從枕下肌群入手治療頭痛眩暈。很多頸椎病病人伴有耳石癥,我們可以做一下耳石癥特別的復位手法。同時,這些病人大多有頸下肌群的緊張。那么針對性地松解頸下肌群,包括針灸,點穴,還有頭枕部的手法整復,效果非常好。我有一位失眠求診的老病人。近兩個月來,病人有眩暈陣發性發作。行走不穩,起床躺下時容易誘發眩暈。所以平時必須非常注意,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西醫醫生做過耳石癥的復位手法,結果還是時好時壞。上周做過1次復位手法以后,反而加重。所以來我診所求診。我做了耳石癥的檢查,引出了眼震。我看她行走非常小心, 頭頸僵硬。檢查枕下肌群,非常緊張。因此,除了常規的耳石癥復位, 發揮我們的特長, 針對枕下肌群做了針脊治療。針灸為主,輔助以頭枕部的整復。治療之后,眩暈停止,感激萬分,連說不枉此行。


眩暈的診斷和治療的對話

針對上述6個挑戰教科書的問題,各位針灸骨傷專家繼續展開討論。

全曉彬:

這幾天為了準備這個內容,查閱了些資料,請教了耳鼻喉科的同事,發現有些認識是錯誤的。所以非常感謝歐陽老師,讓我對這個病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了解。我想從我臨床治療的角度講一下自己的體會。試著回答黃老師和歐陽老師提出的問題,討論耳石癥是否存在。

治療主要是采用耳石癥復位手法。

后半規管耳石手法復位:應用Epley法手法復位。按下列步驟手法復位:第1步,讓患者坐在床上,頭向患側旋轉45°。檢查者在其背后扶頭,讓患者快速仰臥并懸頭30°,患耳向下,在此位置維持2~3min;第2步,將頭向健側轉90°,保持頭位2~3 min;第3步,頭與軀干同時向健側轉90°,維持此位置1~2 min;第4步,讓患者頭部與身體保持同樣的角度 ,側向坐起,然后頭轉向正前方,停留3min。

水平半規管管型的復位方法:我是采用翻滾復位法。患者仰臥位,如果是右側水平半規管耳石癥,就讓他先頭向右側轉90°,出現眩暈和眼震。停留3 min。頭向左轉90°,停留3 min。然后再向左轉90°,停留3 min。最后再向左轉90°,停留3 min。總共是轉了270°,每次轉90°,停留3 min。最后患者處于俯臥位,然后讓患者向背側坐起,停留3 min。

水平半規管嵴型要先復位到管型,然后再按管型復位。嵴型的比較少見,我大概只遇到幾例,不過效果都不錯。

耳石癥的診斷是:做檢查時,如果患者主觀的眩暈和眼震同時出現,確診。如果只是主觀的眩暈,而沒有眼震,是可疑。如果兩者都沒有,排除。

耳石癥檢查時有幾個特點:第一是眼震有遲緩性。檢查動作到位后大概幾秒到十幾秒,最多半分鐘內開始出現眼震。第二是眼震持續幾秒到半分鐘基本上都會停止。(有個別的會持續幾分鐘,但也都會自行停止)。第三是眼震的出現跟眩暈是同步的,我臨床上看著眼震可以告訴患者現在暈或者不暈。患者的感覺是一致的。第四是眼震有疲勞性。某一個方向的誘發出眼震,停止后,回到原來位置,再做同一個動作的檢查 ,眼震會減弱,多做幾次后會消失。眩暈也同步減弱或消失。

復位成功后,半小時后檢查(為了排除疲勞性),或第2天檢查,眼震消失,眩暈同步消失。但有少部分人會遺留昏沉沉的感覺。

1
如何鑒別眩暈(頸椎病/耳石癥)?

全曉彬:耳石癥眩暈,發作時會出現天旋地轉;頸性眩暈多為頭暈癥狀,一般是頭昏沉的感覺。不過也碰到極少數頸椎病引起眩暈的,正骨后消失。耳石癥伴眼震,頸性眩暈沒有。如果是頸性眩暈伴眼震,眼震的形式應該跟耳石癥不一樣。耳石癥的眼震,是在特殊體位檢查時出現,而且跟眩暈同步。有延遲,而且半分鐘左右能消失。有疲勞性。耳石癥為躺下起來或躺床上轉頭時暈,直立位一般不暈,頸性眩暈直立位時可暈。耳石癥是陣發性的,發作有一個延緩期,發作后固定體位半分鐘內一般會停止,頸性眩暈沒有這個特點。就我臨床實踐來看,我是認為耳石癥是真實存在的。

歐陽暉:典型的耳石癥診斷還是相對明確的,針對性的手法復位即時有效。但典型的病癥只見于教課書。臨床大多數病癥是不典型的,混合型。

全曉彬:我遇到的耳石癥大多數是典型病例,不典型的不多。

江山紅:如果按耳鼻喉科理論上去評估鑒別后,診斷為是耳石癥,我習慣把Semont和Harvey 2種方法都操作1次,經驗是大部分患者在5 h左右癥狀會明顯緩解。從臨床上見到不少有效的例子,而且重復性也強。但是有2個例子令我對其機理產生懷疑。一個診斷為耳石引起眩暈的患者,早上來我診所實行了耳石復位。下午下班時無意中與見習生討論,才發現自己不小心把左耳石癥做了右耳,操作與診斷左右相反了。立即打電話到患者家詢問治療后情況,患者回復說如我預計,5 h后眩暈癥狀明顯改善。另一個患者常常眩暈,她在google上自我診斷,認為耳石癥。她自己不會評估左右,用Epley的方法自行左右各做1次,幾個小時后可以緩解,連續兩三天,可癥狀消失。

2
半規管里以淋巴液為主,眩暈和耳“石”是否一定有關?

全曉彬:耳石脫落進入半規管。干擾了半規管里淋巴液的流動,從而刺激了毛細胞,產生眩暈。因為這個眩暈和眼震只有在特殊體位下才引出的,或者說最明顯,所以我覺得用了耳石的活動解釋還是比較合理。

黃 聲:耳石癥,本身是根據規管功能引出了“石”的機理。關健的是沒有真正在活體上做過實驗,可以說規管的淋巴液的壓力或炎性聚合物如上皮細胞,吞噬細胞,化學物質都有可能成為致病因素。

歐陽暉:我前面提到過,頭后小直肌和硬脊腦膜中有肌肉筋膜橋聯系。頭后小直肌在此處肌梭密度高,可能作為本體感受器起作用。除了疼痛,對平衡也很重要。枕下肌群的細小肌肉,接受本體感受器的信號,產生微小動作,有利于頭部位置的精細調節。保持頭顱和大腦的穩定性,枕下肌群與眼和耳一起,在平衡和姿勢控制中起作用。不典型的眩暈,通過頸椎手法治愈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3
耳石癥是否一定有眼顫,頸椎病伴眼顫一定是耳石癥?

全曉彬:典型的耳石癥是一定有眼震的。這是耳石癥的診斷標準。眼震跟眩暈是同步的。耳石癥只是特殊體位引起。頸椎病伴暈伴眼震,如果不是耳石癥,做耳石癥檢查是陰性的。因為我臨床碰到大量頸椎病伴暈的患者,如果懷疑,都會做一下耳石癥的檢查。檢查陰性的,按頸椎病治療一般效果都挺不錯。

黃 聲:這是定位性眩暈癥的規律,并不能說明耳石在半規管里活動,而且通過旋轉頸部牽拉相關纖維而改變液壓對感受器的壓力。耳管內謝代物或炎性物都能對眩暈感受器刺激產生攣縮而產生癥狀,這也是一種說法,也很合理。

全曉彬:耳石癥是一個假說,雖然臨床也碰到一些不典型的或疑似患者,但是臨床上典型的耳石癥患者跟書上描述的完全符合,所以我認為這個假說基本成立。

有幾點比較難解釋。典型的耳石癥特殊體位檢查時會出現眼震。耳石癥檢查時有幾個特點:第1個是眼震有遲緩性。檢查動作到位后大概幾秒到十幾秒,最多半分鐘內開始出現眼震。第2個是眼震持續幾秒到半分鐘基本上都會停止。(有個別的會持續幾分鐘,但也都會自行停止)。第3個是眼震的出現跟眩暈是同步的,我臨床上看著眼震可以告訴患者現在暈或者不暈,患者的感覺是一致的。第4個是眼震有一個疲勞性。某一個方向的誘發出眼震。停止后,回到原來位置,再做同1個動作的檢查,眼震會減弱。多做幾次后會消失。眩暈也同步減弱或消失。

黃 聲:有眼顫的患者,不一定與眩暈有聯系,有昡暈有眼顫的也不一定是耳石癥,很多患者本來有眩暈,只要凝視5~10 s,就會眼顫,但沒有癥狀。

全曉彬:耳石癥的診斷,其實主要是靠眼震來診斷的。特殊體位引出眼震和眩暈才能確診為耳石癥。同時,不是這兩個動作引出來的,而是自發性的。另外,手法復位時,根本不用什么技巧,不管你胖瘦高矮男女,只要按照規定的角度轉過去,就可以了。甚至我現在太忙了,都是擺好體位讓家屬固定住頭部,效果一樣。而不同半規管只要按眼震和檢查體位判斷出是哪一根半規管,選用這個半規管的復位方法大部分都能成功。而且每一個半規管復位手法都有好幾種,動作完全不一樣,但只要是符合耳石的原理,效果都挺不錯。雖然耳石癥是個假說,但如果假說跟事實這么符合,完全能夠解釋掉事實,我覺得基本接近事實了。

黃 聲:耳石癥到目前為止仍是在推測,不復位也能緩解,針刀、針灸、服中藥、做手法卻能達到緩解癥狀,說明“耳石”存在作“怪”并不符合臨床要求,就像中醫復位方法斜扳法治療腰挫氣,即中醫的“挫氣”,西醫說的小關節攣亂。那又與“耳石”復位無關了,因為自己會好,又不存“石”的病因了。

歐陽暉:如果眩暈病人引出眼震,耳石癥可以確診。有眼震不一定是耳石癥。頸椎原因的沒有眼震。頸椎病人見眼震,應該伴有其他引起眼震的疾病。


4
耳石癥是否必需用手法復位“石歸原處”?

全曉彬:不復位,有一部分患者癥狀,也能慢慢消失,但復位成功的話,會當場消失。我沒有試過,用針刀、針灸、中藥治療耳石癥。但我試過正骨治療無效。這有2種可能性,一個可能真的不存在這病,另一個可能,針刀等治療的本身就不是耳石癥。

黃 聲:五官科有人快速旋轉頸椎類似正骨也同樣有效。

全曉彬:快速旋轉頸椎,并不是起到正骨的作用。而是上面我沒有介紹的那種。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型,他有時候會粘附在那里掉不下來,會引起比較嚴重的眩暈,和炎癥,所以通過快速的晃頭把它掉下來。

黃 聲:正骨手法,術者水平參差不齊,頸椎病手法有數十種,你學、我學、他學都不一樣。

全曉彬:我們大家都知道,中醫正骨類是比較難學的,都要經過比較久的訓練,才能夠達到比較好的療效。而且個性化很強,不同的病人角度都不一樣。但這個病他根本沒那么麻煩,你只要角度正確了,任何人都可以操作,療效一樣。我擺好體位讓病人家屬拿住,效果一樣。水平半規管更簡單,我在電話里指導他家屬做了,效果就一樣了。

5
眩暈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那么重要嗎?

全曉彬:診斷和鑒別診斷肯定很重要,不管什么病都一樣,不然我們怎么治療呢。

歐陽暉:中醫上,異病同冶,針對癥狀,辯證施治,也有效。治療上,以辨別癥狀為基礎的中醫治療,不受疾病診斷的限制,而且方法手段可謂豐富多樣。

全曉彬:有道理。

歐陽暉:精確的(西醫)診斷,雖然不能制約中醫的治療,但是明確的診斷仍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指導治療,估計預后,最關鍵的還是避免失治誤治!

6
耳石癥能自愈嗎?中醫針灸手法有什么優勢?

全曉彬:有一部分耳石癥是可以自愈的,請教了耳鼻喉科的同事,認為可能是耳石自行復位了或者是粘附在半規管里沒有活動了,所以沒有癥狀。當然這也是假說。但是如果手法復位的話,會當場消失。耳石癥如果不治療,3周左右,慢慢就能緩解掉。不過也有很多患者,反復發作。我遇到最久的是反復發作了大半年,經過2次手法復位后消失了,隨訪3個月沒有再發作。我沒有采用針灸治療耳石癥。

黃 聲:耳石癥能夠自行緩解,手法、針刀、針灸、中藥加速自愈能力。

歐陽暉:人體有很強的自我代償,自我調整和自我修復的能力。各種治療方法,實際都是在激發和加速這種自愈能力。例如手法在結構上調整人體,針灸在其他方面激活人體。針灸整脊結合,事半功倍,療效倍增。

針對枕下肌群,針灸整脊治療頭痛眩暈。

各類頭痛眩暈都會有枕下肌群的緊張,反過來,枕下肌群緊張引發或加劇頭痛眩暈的程度。枕下肌群在這個惡性循環中是主角。頭后小直肌和硬脊腦膜中有肌肉硬膜橋聯系,頭后小直肌不適當地作用于硬腦膜時,可能引起頭痛。此處頭后小直肌高密度的肌梭,推測這種肌肉作為本體感受器起作用。除了頭痛,會影響平衡而導致眩暈。這兒也正是督脈進入大腦的風府(DU 16)的位置。對枕下肌群解剖結構的精細解析,有助于明確診斷,掌握病機和指導治療。

中醫治療的優勢在于不單純依賴儀器檢查的結果。無論什么原因引起的頭痛眩暈,解決枕下肌群緊張的這個主要矛盾,對癥狀緩解都即時有效。同時,激發和加速人體的自愈過程以解決病因。針灸整脊,活動拉伸,精確診斷,整體治療。針(刺)對枕下肌群安全有效。先針后整,針后枕下肌肉已松開,手法在骨節得以輕巧實施,通常不強行整復。

頸椎的整復手法繁多,多數的意外可能是頸椎的旋轉扳法(cervical rotation)掌握不當造成的。上頸椎,即寰樞椎和枕骨的整復時要特別要注意。整復上頸椎需要一定的技巧。沒有太多經驗的醫師不必去追求整復寰樞椎。針灸松解枕下肌,直接有效。如果熟悉解剖,明白針下組織結構,相較整脊手法更安全。枕后隆突之下,在風府(DU 16)至風池(GB 20)一線,觸診緊張壓痛點,取穴進針1~2寸。針灸深刺時,特別注意避開椎動脈。針尖向枕骨方向斜刺。頭枕部的點穴,一指點壓法集中而深透,四指托牽法柔和而持久。針刺穴位取用后溪(SI 3)、昆侖(UB 60)、太沖(LV 3)。針灸伴頭部活動:點頭,即低頭抬頭,前后屈伸運動;搖頭,左右旋轉運動;擺頭,左右側屈運動。枕下肌的拉伸,包括雙手托枕拉伸和托枕壓頦拉伸。

編后語

此次網絡會診和討論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專家,討論非常深入,其成果頗豐。各位專家從一位眩暈病例出發,深入探討了眩暈的病因病機、耳石癥與頸椎病的鑒別診斷,針對耳石癥,提出了多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如長針深刺風市穴、針刺莖突、針刀治療、針刺整脊結合、艾灸百會、指壓頸上神經節、西醫的復位手法等等。各位專家提出了很多獨特觀點,如黃聲老師對耳石癥的質疑、歐陽暉老師提出的枕下肌群主導頭痛眩暈的機理。總之,此次網絡會診和討論開展很成功,各家診斷和治療的臨床經驗對眩暈的診療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海外中醫】眩暈病例網絡會診(一)
耳石癥快速手法復位
耳石癥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誤診誤治的原因分析
頭暈惡心?并不一定是頸椎出了問題,可能得了耳石癥 康復治療師網
耳石復位手法大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河县| 金堂县| 建水县| 海安县| 谢通门县| 安化县| 淮滨县| 安义县| 长岛县| 游戏| 米泉市| 托克逊县| 玉溪市| 奉新县| 遵义县| 额尔古纳市| 西安市| 武宁县| 清徐县| 曲靖市| 浙江省| 铜陵市| 沙田区| 泸州市| 拜城县| 商都县| 安泽县| 年辖:市辖区| 凤山市| 穆棱市| 柘城县| 颍上县| 灵山县| 泗阳县| 西林县| 九龙城区| 商都县| 嘉峪关市| 东乌珠穆沁旗| 林周县| 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