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補腎 補虛養(yǎng)生
我在臨床上十分重視健脾補腎,養(yǎng)生補虛,重視對虛證的治療。
虛證,是中醫(yī)特有的一類病證。指機體虛弱,出現(xiàn)各種慢性臟腑功能減退、氣血陰陽不足或虛性亢奮的臨床表現(xiàn),而經(jīng)各種檢查,機體本身并無器質(zhì)性病變者。在各種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也可出現(xiàn)虛證表現(xiàn),如肺氣腫時的肺氣虛,甲低時的腎陽虛,甲亢和高血壓時的肝陰虛(陽亢),糖尿病時的氣陰兩虛,慢性腹瀉時的脾虛或脾腎陽虛,肝炎時的肝腎陰虛,肝硬化時的肝腎陰虛、脾腎陽虛。慢性腎炎、慢性支氣管炎則可在不同階段出現(xiàn)肺虛、脾虛及腎虛,慢性心力衰竭時有脾腎虧、心肺虛、血脈瘀阻、水飲停聚等。但它們都是因病致虛的臨床類型,屬于“邪氣久客,正氣必虛”。
虛證的病因是精氣不足,即《素問·通評虛實論》所說:“精氣奪則虛”。由于先天稟賦不足,酒色過度,房勞內(nèi)傷,竭其精神元氣;后天失調(diào),用腦過勤,勞作太重,費心勞形,積勞內(nèi)傷,情志失暢,七情乖戾,心情不得舒暢,郁而成虛;饑飽不定,限食減肥過分,飲酒較多,酒性多熱,損傷脾胃;病久或產(chǎn)后失于調(diào)養(yǎng),或瘀血內(nèi)結,漸致元氣虧虛,久虛不復。人體的臟腑機能、氣血陰陽,也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弱化,即使無病的老人亦常可有老年腎虛、老年脾虛。
虛證治療應從氣、血、陰、陽定性,臟腑定位。例如氣虛宜補其上,著重補脾肺,因為肺主一身之氣,脾為中氣之源,常用人參、黨參、黃芪、白術、山藥、炙甘草;心主血,肝藏血,脾為生血之源,故補血著重補心肝脾,常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首烏;腎為先天之本,陰陽之根,真陰、真陽之所寄,故補精宜補其下,補陰補陽,著重于腎,助陽常用淫羊藿、仙茅、山萸肉、補骨脂、肉蓯蓉、菟絲子、鹿茸、冬蟲夏草;滋陰常用西洋參、沙參、枸杞子、天冬、麥冬、石斛、女貞子。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人的生、長、壯、老皆由腎氣決定;脾胃為后天之本,后天可以養(yǎng)先天,脾虛經(jīng)久不復,必然會引致腎虛。因此健脾補腎,總是補虛養(yǎng)生的重點。
病例一:一位39歲的女會計,2006年6月5日初診。
主訴:心慌、氣短一年,精神差,乏力,工作不能集中精力。飲食尚可,大小便正常,睡眠一般。經(jīng)期后錯,經(jīng)色淡,白帶較多。既往曾人流3次,現(xiàn)女兒已14歲。舌苔薄白,邊有齒痕,脈沉細。
證型:氣血不足。
治則:益氣養(yǎng)血。
用藥:生芪、黨參、白術、當歸、赤芍、白芍、生地、女貞子、旱蓮草、菟絲子、澤蘭、黃精、山藥、阿膠珠、香附。
6月11日二診:自訴藥后見效,精力體力均增加,心慌氣短消失,工作精力充沛,囑其守方治療。
2007年8月5日三診:訴上方用到去年10月底,11月迄今,未再服藥。精力體力均好,囑其自服阿膠,以善其后。
此患者屬氣血不足,參芪益氣以補血,陽生陰長之理。多次流產(chǎn)有傷腎氣,故加補腎中藥。
病例二:36歲的中學女教師,2005年7月10日初診。
主訴:氣短乏力7~8個月。患者教中學語文兼班主任,工作繁瑣,說話較多。自感心煩,乏力,氣短,懶言,精力較差,困倦思睡,睡卻不實。體檢未發(fā)現(xiàn)異常。已婚未孕,無流產(chǎn)史,月經(jīng)正常。舌邊齒痕,苔薄白,脈細弦。
證型:脾肺氣虛。
治則:健脾益氣。
用藥:生芪、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遠志、黃精、山藥、首烏、香附、砂仁、合歡皮。
7月24日二診:藥用兩周后,自覺體力漸增,言語較前有力,氣短消失,納食增加,睡眠較為踏實。
此患者屬脾肺氣虛,勞心費神,心脾兩傷,影響睡眠休息。前方加蓮肉,以補益心脾。
病例三:54歲的男性干部,2002年1月10日初診。
主訴:背寒肢冷兩年余。近兩年特別怕冷,脘腹發(fā)涼,腸鳴便溏。手腳冰冷,精力不足,影響工作。體檢未發(fā)現(xiàn)異常。鼻有清涕,舌淡苔白滑,脈沉細。
證型:脾腎陽虛。
治則:健脾溫腎。
用藥:黨參、蒼術、炙甘草、桂枝、芍藥、細辛、當歸、干姜、肉掛、補骨脂。
用藥一個月,背寒肢冷漸轉輕,手腳轉溫,精力有所恢復。前方減細辛、當歸繼服。半年后來診,已基本不再怕冷。
此患者屬陽虛有寒,治以甘溫益氣,辛溫助陽,效果明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