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要案情
王某與陳某系事實上的叔嫂關系。2004年6月28日,原告王某與陳某的哥哥在當地民政部門登記結婚,因陳某的哥哥當時無身份證,故借用陳某的身份證與王某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并領取了結婚證(結婚證上的身份信息是陳某的,但照片是陳某哥哥的)。在得知該行為違法后,王某于2008年1月28日訴至安徽省寧國市人民法院,請求法院依法判令王某與陳某離婚。
二、法院裁判情況
在審理本案時,形成了四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本案中的婚姻登記錯誤是民政部門未盡審查義務所致,應當首先經過民政部門的預先處理。只有當民政部門不予處理時,方可通過訴訟方式解決。本案應按如下方式解決:1、王某與陳某及陳某的哥哥一同如實向當地民政部門反映情況,請求民政部門撤銷錯誤婚姻登記,進行變更,以補正瑕疵。2、在民政部門拒不辦理變更登記或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情況下,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種意見認為,離婚訴訟的法律基礎是雙方之間存在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而本案中雙方顯然欠缺成立婚姻關系的合意,登記后雙方也未形成事實上的夫妻共同生活關系,王某與陳某之間的婚姻系無效婚姻。法院應當將婚姻無效的情形告知當事人,并依法作出婚姻無效的判決。
第三種意見認為,本案系可撤銷婚姻訴訟,人民法院有權作出撤銷判決?;谒痉ㄗ罱K解決原則,婚姻登記機關應為錯誤的婚姻登記進行瑕疵補正,從而解決爭議。這也有利于節約司法資源,達到訴訟經濟的目的。
第四種意見認為,本案的癥結在于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與錯誤登記的婚姻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不能因婚姻登記上的瑕疵而主張婚姻無效或可撤銷。我國婚姻法對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法定事由作了明確規定,不能隨意進行擴大解釋。因此,對當事人請求宣告婚姻無效或撤銷婚姻關系的,只能從符合無效或可撤銷婚姻要求的幾類法定情形來處理,不能以違反法定程序為由隨意確認婚姻無效或撤銷婚姻登記。本案性質上不屬民事訴訟而應為行政訴訟。故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告之其可提起行政訴訟。
多數人同意第四種意見。本案在告知當事人預期訴訟法律效果及救濟方式之后,王某向法院撤回了起訴。
三、傾向性觀點及理由
2003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婚姻登記條例》與1994年2月1日公布施行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相比,新的《婚姻登記條例》刪除了原來《婚姻登記管理條例》中有關申請婚姻登記的當事人弄虛作假、騙取婚姻登記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有權撤銷婚姻登記,宣布婚姻無效并收回結婚證,還可以對當事人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的規定。新的《婚姻登記條例》只在第9條規定,婚姻登記機關對因脅迫結婚的,有撤銷該婚姻,宣告結婚證作廢的權利。同時,民政部制定的《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第46條規定:“除受脅迫結婚之外,以任何理由請求宣告婚姻無效或者撤銷婚姻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
因為婚姻登記機關作為政府的行政部門,體現的僅僅是國家對締結婚姻行為在登記環節上的監督和管理,而對婚姻效力的確認及相關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民事權利的問題,應由人民法院行使裁判權,原規定以行政權力代替司法審判,顯然不利于民事權利的充分保護。綜上,可以看出,新的《婚姻登記條例》沒有授權婚姻登記機關行使宣告婚姻無效的權利,僅授權婚姻登記機關對因脅迫結婚的,依當事人的申請行使撤銷婚姻的職責。
近些年審判實踐中出現了不少因為婚姻登記時存在瑕疵而主張婚姻無效的情況,有的當事人認為一方結婚時隱瞞了外國人的身份,主張其婚姻無效;一方偽造身份證或用別人的身份證辦理結婚登記、以非法占有錢物為目的,婚后不久即失蹤;一方使用親友的身份證辦理結婚登記雙方婚后實際共同生活;婚姻當事人沒有到一方戶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門申請結婚登記而是異地辦理;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未親自到場辦理結婚登記等等。當事人基于上述這些理由到法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而婚姻無效與婚姻登記瑕疵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婚姻登記是行政行為,受行政法的調整,而婚姻無效是欠缺結婚實質要件的婚姻在民事法律關系上的后果,不能以婚姻登記時的瑕疵來主張婚姻無效。
婚姻無效制度,是法律設立的一種對結婚形式上已成立的婚姻關系,由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針對該婚姻關系是否有效成立提出異議的一種救濟制度?;橐鰺o效制度是結婚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預防和制裁違法婚姻。依據2001年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婚姻無效的情形僅限于重婚、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且婚后尚未治愈以及未達到法定婚齡的四種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主體范圍、人民法院審理無效婚姻案件適用的程序、婚姻無效的阻卻事由等問題均作出了具體的規定。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應以起訴時的狀態為準,因為無論起訴前或締結婚姻時的狀況怎樣,一旦經過一定的期間,當雙方已經具備法律規定的結婚條件時,無效婚姻的情形已經消失,就不能再用以前的無效事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
從民事審判的角度來說,對當事人請求宣告婚姻無效的,只能從是否符合無效婚姻的四種情形方面進行審查。如果將符合結婚實質要件但婚姻登記程序上有瑕疵的婚姻宣告為無效婚姻,不僅隨意擴大了無效婚姻的適用范圍,同時也有悖于無效婚姻制度設立的初衷。法院經審查發現不屬于《婚姻法》規定的無效婚姻的四種情形,只能判決駁回當事人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訴訟請求,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而對于有瑕疵的行政行為,除非“嚴重且明顯”,并不當然無效或可撤銷。為防止隨意撤銷政府行為,人為制造混亂,法院在決定是否以程序違法為由撤銷授益行政行為(設定或證明權利或者具有法律利益的行為)時,要綜合考慮程序違法的程度和對關系人的信賴保護。授益行政行為有程序瑕疵的,如果可以補正,可由政府自行補正。如果無法補正或者補正徒勞無益,只要程序瑕疵沒有明顯影響實質決定,程序瑕疵可以忽略不計,不能以程序瑕疵主張撤銷行政行為[1]或認定行政行為無效。作為一種既存的社會關系,“婚姻”已形成事實,并以此為基礎向社會輻射出各種關系,簡單地否認這種身份關系的存在,必然會對家庭及社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影響?;趯θ祟惽楦械淖鹬?,基于切實保護婦女兒童利益的需要,基于重視婚姻事實的考慮,特別是在該婚姻關系并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公共利益時,人民法院不應輕易否定當事人婚姻的效力。
[2]浙江有這樣一個案件,一方當事人結婚時未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但雙方已共同生活多年且生育了子女。由于一方突遭車禍身亡,為了爭奪遺產,婆婆起訴到法院申請宣告兒子與兒媳的婚姻無效或撤銷結婚登記,所持的理由就是結婚登記時兒子未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當時系走后門辦理的結婚登記。顯然,此種情形如果法院機械地宣告婚姻無效或撤銷結婚登記,對兒媳一方就是極不公平的,其會因婚姻無效而喪失對丈夫財產的繼承權。當事人未親自到場卻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問題首先出在婚姻登記人員身上,加強登記人員的管理,強化登記人員的責任,盡量避免此類問題的再次發生,比單純的撤銷結婚登記來懲罰當事人更為有益。
從王某訴陳某離婚一案來看,王某到法院請求與結婚證上的陳某離婚,其實際是與陳某的哥哥在一起共同生活。王某與陳某既無結婚的意愿,又沒有在一起共同生活,其結婚證是在弄虛作假的情況下取得的,法院顯然不能以離婚為案由處理此案。如果王某申請宣告與陳某的婚姻無效,也不符合婚姻無效的四種情形,結果只能駁回其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請求。故王某的救濟途徑是對有瑕疵的結婚登記請求婚姻登記機關予以補正或重新確認,當事人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四、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意見
當事人以法定無效婚姻四種情形(重婚、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且婚后尚未治愈以及未達到法定婚齡)以外的理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訴訟請求,告知其可以依照《行政復議法》及《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辦理。
[1]何志著:《婚姻法判解研究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64—165頁。
[2]孫若君:《論欺騙登記婚的法律后果》,《法律適用》,2004年10月,第18頁。
本文由安徽省寧國市人民法院民三庭供稿
注:本文已刊登在《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第35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