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婚姻法下的夫妻財產制
夫妻財產制,也叫做婚姻財產制,是指關于夫妻婚前財產和婚后所得財產的歸屬、管理、適用、收益、處分,以及債務的清償、婚姻關系解除時財產清算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我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以及第十九條規定的夫妻財產制包括約定財產制和法定財產制。
約定財產制,又稱為夫妻財產契約,是夫妻以契約依法選擇或者創設夫妻財產制。也就是說,約定財產制是以契約的形式,規定了夫妻間哪些財產是男方的、哪些財產是女方的,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當然,我國婚姻法對約定的形式做了明確規定,夫妻財產的約定必須采用書面形式,口頭約定無效,仍按照法定財產制處理。
與約定財產制相對應的是法定財產制,法定財產制是指依照法律規定而直接適用的夫妻財產制。[3]《婚姻法》的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了哪些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哪些屬于夫妻個人財產。根據《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其基本上確認了“以婚后所得共同制為基礎的夫妻財產制度”。[4]也就是說,夫妻婚后所得以夫妻共同財產為原則,以夫妻分別財產制為例外,夫妻婚后所得一般情況下歸夫妻雙方所有,在法定(《婚姻法》第十八條)或者約定的情況下,歸夫妻一方所有。
二、夫妻間變更房產登記的性質
根據《物權法》第九條和第十四條的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變更,應當經依法登記,物權變更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也就是說,在通常情況下,變更房產登記的效力就是改變了房屋的所有權屬性,簡而言之,房產在誰名下,就是誰就享有該房產的所有權。至于產生這種物權變更的原因是買賣、贈予還是其他合同關系,對方是否妥善履行了義務,則再所不問。
這是房產變更登記的一般規則和性質。而夫妻間變更房產登記則有所不同,原因在于我國婚姻法同時承認上述兩種夫妻財產制。
實行約定財產制的夫妻之間如果出現了房產登記變更的情況,其房屋產權歸屬,應當從其約定,沒有太多可以解說和研究的空間。實行法定財產制的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名下的房產登記發生了變更,則要根據房產原先歸屬情況以及變更情況具體分析。下面就主要分析這些情況:
(1)夫妻個人名下變更為夫妻雙方名下
夫妻個人名下變更為夫妻雙方名下是夫妻間房產變更的常見形式之一,這一情況下,房產雖然登記在個人名下,但是根據房產取得的時間、性質,也可以分為房產屬于夫妻一方財產和夫妻共同財產兩種。
房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的情況:一是夫妻一方婚前購買的房產;二是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房產;三是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房產。在這種情況下,房產從一方名下,變更登記到雙方名下,則顯然房屋的歸屬從夫妻個人財產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至于這種夫妻個人財產到夫妻共同財產的性質是什么,則決定了夫妻共同財產的份額及什么時候能夠認定移轉的問題。
實例中的房產變更登記產生了從丈夫一方婚前財產轉變為夫妻共同財產的效力,那么房產的物權肯定發生了變動,從而妻子獲得了房屋的部分所有權。在這個過程中,妻子并沒有支付對價,因此這種物權的變動顯然具有贈與的性質。
夫妻間房產變更本質上是一種贈與行為,那么,這一行為就應當符合合同法第十一章關于贈與合同的規定,也就是說,夫妻間房產變更是一種實踐的、單務的行為,夫妻間約定變更房產登記,但是沒有實際變更登記的,可以隨時撤銷,不再變更,但是經過公證的除外。
房產由夫妻個人財產變更為夫妻共同財產后,如果雙方未明確約定房產的份額,那么房屋應由雙方共同共有。
如果房產原先就是夫妻共同財產。例如,夫妻結婚后出資購買的房屋,雖然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但仍屬夫妻共同所有,此時,房產登記的所有權人從一方變更為雙方,房屋仍屬夫妻雙方共同所有,如果沒有在份額上作特殊的約定,在法律上不會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
(2)夫妻雙方名下變更到夫妻一方名下
如果在夫妻間轉移登記時向房地局提交的申請書或者相關約定、轉讓協議中明確寫明房屋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后,房屋所有權人變更為夫妻一方所有,另一方放棄房屋產權等內容,那么可以確定房產從夫妻共有的狀態變更為夫妻一方單獨所有了。
但是,如果雖然房產從雙方名下變更到一方名下,但是雙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那么這種夫妻間的轉移登記就不能夠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房屋仍屬于夫妻共有。
另外,根據《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內容,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只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才能夠確定為夫妻一方的財產。那么,上述的分析仍然成立,也就是說,只有雙方在轉移登記時,十分明確地體現出房產在由雙方名下變更為一方名下后,房屋產權歸夫或妻一方所有,房屋產權才會從雙方變更為一方,否則僅僅是變更了房屋登記的產權人名稱而已,對于房屋的所有權沒有影響。
(3)夫妻一方名下變更到另一方名下
夫妻一方名下變更到另一方名下,物權變更的情況其實在上面兩種類型中也都出現過,原理也都是一樣的,可以分別討論如下:
第四種情況:房產原屬夫妻雙方所有,變更后之后房產到底是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還是登記所有人一方的財產,與上文夫妻雙方名下變更到夫妻一方名下的情形是一樣的,也要看雙方在夫妻間轉移登記時的真實意圖到底是什么,這既通過夫妻向房地局提交的申請書或者相關約定、轉讓協議證明,也可以提交夫妻間對于房產名稱變更的相關約定或者協議來證明。如果明確是轉移到夫妻一方名下,對方放棄房屋所有權的,那么房屋就屬于登記一方所有,如果不是這樣,則房屋仍屬于夫妻共有。
第五種情況:房產原屬夫妻一方所有,在變更登記為另一方所有后,房產的產權情況與上述房產原屬雙方所有的情形在法律上并無本質區別,也是要看轉移的意圖來證明房產的歸屬。
縱觀上述那么多種情況,可以總結出一個規律,就是在處理夫妻間房產轉移登記后產權歸屬的案件時,如果轉移后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的,房產肯定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如果轉移后登記在夫妻某一方名下的,就要看具體轉移登記的申請材料或者雙方約定的協議,其中明確約定房產歸登記方一人所有的,為該方單獨所有,否則房產則屬于夫妻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