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
如何約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內財產分配協議?
啥叫“婚內財產分配協議”?
簡單來說,就是夫妻之間賺的錢、買的房、得的物等等約定歸誰所有。
What?
不是夫妻之間的財產都是共同的嘛?
怎么還能自己約定,而且不是任何約定都是有效的?
那先來看看幾份協議:
某對夫妻,女方情史豐富,喜好交際,男方則是個宅男。雙方自行相識,女方看中男方老實本分,男方看中女方活潑機靈。男方婚前有套房,為了使女方安心及保障婚姻,雙方書面約定:
男方婚前所有的某房屋,現在將女方的名字加到產證上(后雙方也實際去加了名)。若今后女方有下列情形之一,則女方自愿放棄該房屋:1、女方出軌或與他人同居;2、女方與男方擅自分居;3、若男方不存在出軌或與他人同居,而女方提出離婚的。協議簽訂后數月,雙方發生矛盾,男方至法院起訴離婚。
法院認定:雙方約定的婚內財產協議的內容涉及對女方人身權利的部分限制,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故法院對該份婚內財產協議的效力不予認可。考慮到:1、該房屋來源于男方;2、女方的名字已經加到了產證上,故法院最終酌情認定男方享有85%,女方享有15%。
某男苦苦追求某女,無奈經濟條件不佳。某女雖對該男有些心動,但迫于家庭的壓力,準備選擇分手。正在此時,男方個人的一套面積很小的老公房被政府列入了動遷計劃,之后很快實施了動遷。男方終于有了一套可以供兩人居住的動遷安置房。鑒于男方人品不錯,女方家人見也有了婚房,也就同意雙方結婚。婚后,為了使女方安心及穩固婚姻,雙方書面約定:
男方的該套房屋,現產權登記在男方名下,雙方對該房屋的產權份額作出如下約定:1、男方占75%;女方占25%(但之后雙方沒有實際去加上女方名字)。2、若男方存在出軌、家暴、賭博等過錯導致婚姻破裂,進而女方起訴離婚的,則按照女方30%,男方70%分割。3、若男方不存在上述第2點情形,而女方起訴離婚的,則按女方20%,男方80%分割。協議簽訂后數月,雙方產生矛盾,女方至法院起訴離婚。
法院認定:該協議屬于贈與性質。雙方簽訂協議后未進行產權變更登記,故男方可以撤銷贈與。女方無權要求按照協議分割該房屋。
某對夫妻結婚時一窮二白,男方為了使女方過上好日子,發憤圖強,后事業漸漸有了起色。女方則在家安心照顧男方的起居,雙方的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在女方多年的輔助之下,男方存夠了錢,買了一套房,產權登記在男女雙方名下。之后男方生意越做越大,經常不回家,女方則漸漸起了疑心。為了使女方安心,雙方書面約定:
雙方婚后購買某套房屋,現登記在雙方名下(共同共有),現男方自愿將男方的份額轉到女方名下,男方自愿放棄該房屋的所有權益(但雙方之后沒有實際去把男方的名字去掉)。協議簽訂后數月,雙方產生矛盾,男方至法院起訴離婚。
法院認定:男、女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簽訂的婚內財產協議,是在雙方夫妻關系和睦的前提下簽訂,是雙方婚后對共同財產的分配作出的約定,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雙方之后雖未按協議變更產權,但不影響該協議的效力。
某夫妻二人婚后各自開公司,各自搞投資,均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各自的事業紅紅火火。但雙方的婚姻卻因為聚少離多而漸漸亮起了紅燈。為挽救婚姻及明確財產的歸屬,雙方書面約定:
1、雙方各自名下的財產歸各自所有,雙方均有權處理自己的個人財產,包括進行投資、消費、贍養父母、出借等,對方無權干涉。2、雙方各自的投資所獲收益或產生的損失歸各自所有或各自承擔,與對方無關。協議簽訂后數月,男、女雙方之間互有大量轉賬。之后,雙方產生矛盾,女方至法院起訴離婚。
法院認定:財產分配協議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協議已明確各自名下財產歸各自所有,且有權自行處置。男、女雙方互相轉款是各自處分自己名下財產的行為,男方無權要求女方返還其自愿轉給女方的錢款。
(1)某夫妻婚后發生激烈矛盾,冷戰數月,但雙方內心仍然珍惜這段婚姻,并不想離婚。為保障婚姻穩固,雙方書面約定:
若將來任何一方提出離婚,則男、女婚后所購某房屋歸對方所有。協議簽訂后數月,雙方產生矛盾,女方至法院起訴離婚。
(2)某夫妻婚后發生激烈矛盾,冷戰數月。雙方均感挽救婚姻無望,故雙方書面約定:
1、男、女離婚;2、雙方婚后所購某房屋歸女方所有。協議簽訂后數月,女方至法院起訴離婚。
法院認定:上述協議均為以離婚為目的財產分割協議,現雙方并未至民政部門登記離婚,而是選擇訴訟方式要求離婚,故該協議未生效,共同財產應重新分配。
要點
1
該協議不能限制人身自由(即離婚的自由、分居的自由等等),最好亦不涉及道德層面的內容。
比如,“如果離婚,所有財產均歸女方”、“如果分居,所有財產歸女方”、“如果出軌,所有財產歸女方”,這樣的內容如果男女雙方最后未至民政局辦理離婚,而是到法院訴訟離婚,則該內容未生效,將由法院重新分配共同財產(依據是本文結尾所附的法律條文,請仔細閱讀)。
也就是說,所謂“凈身出戶”的約定,到法院訴訟離婚,都是未生效的(去民政局離婚是可以的)。
再說得明白點,要分配財產,就直接分配,別套個帽子或前提(即如果什么什么,財產怎么分配;請直接約定,財產歸誰)。
還有一點。所謂不“出軌”,也就是夫妻忠誠義務,現在基本上還只停留在道德層面。當然,確實是因為一方“出軌”導致感情破裂,法院判決離婚的,法院在財產分割上是會有利于非過錯方的。
要點
2
婚內財產分配協議是對本身就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東西調整份額比例或重新分配(即從“共同共有”變為“按份共有”或從“共同共有”變成“個人所有”)。
如果協議中涉及到的是一方個人的財產,比如,男方婚前所有的某房屋歸男女雙方共有(或歸女方所有),則該約定不屬于財產分配而屬于贈與。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贈與是可以隨時撤銷的,除非動產已經交付給對方;不動產(比如,房產)已經變更登記。
也就是說,婚前房產婚后不加對方名字,一切口頭承諾或書面承諾房屋歸你,都是假的,假的,假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記住,名字加到產證上才是最安全的(“登記為王”)。
再簡單地說,分配夫妻共同財產的才是真正的財產分配協議;分配個人財產的是贈與協議。前者只需要書面約定,后者還需要交付(針對動產)或登記(針對不動產)。
伸手黨請收范本
一、經友好協商,現約定:男、女雙方婚后所得均歸各自所有。(也就是說,婚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二、經友好協商,現約定:男、女雙方婚后所得均歸男(或女)方個人所有。(這方好慘哦,婚后所得全都是對方的)
三、經友好協商,現約定:男、女婚后購買的住房(目前登記為雙方共同共有),男方占40%的份額,女方占60%的份額。(本來就是雙方的共同財產,只要不涉及夫妻之外的他人利益,不去變更產證,問題也不大。在男、女之間是有效的)
四、經友好協商,現約定:男、女婚后購買的住房(目前登記為雙方共同共有),歸男(或女)個人所有。(好慘好慘,辛辛苦苦買的房子,自己沒份了)
五、經友好協商,現約定:男方婚前所有的住房,由男、女共同共有(或男方占60%、女方占40%)。(不去變更產證,男方可隨時反悔)
大家各取所需吧。再次強調一下,第五種情形是屬于贈與,而不是財產分配協議,所以應盡快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否則一方可以隨時反悔哦。
附上法條,給大家參考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即夫妻共有)、第十八條的規定(即夫妻一方所有)。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十四條 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并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一群熱愛審判事業的一線法官,為您解案提議,既有案例分析,又有庭審交鋒分析附送;既有專業版供專業人士參考,又有普法版供普通大眾了解,您還可以向我們提出熱點問題,不過文章僅代表個人學術觀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