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不當得利糾紛
案號:(2021)遼02民終1512號
審理法院: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件類型:民事
文書類型:判決書
裁判日期:2021-05-18
審理程序:二審
數據來源:普通案例
(案例來源于裁判文書網,均為化名)
甲男上訴事實及理由:
一、一審法院認定案涉384萬元系第三人乙男通過上訴人賬戶給予被上訴人的離婚補償及房屋租金無事實及法律依據。在被上訴人與第三人離婚后財產糾紛一案中,終審生效判決以一審判決認定的案涉384萬元系離婚補償及租金不予確認。本案中,一審法院在未有新證據的情況下,認定案涉384萬元系離婚補償及租金顯然與終審生效判決相悖。一審中,被上訴人一直辯稱案涉的384萬元系上訴人替第三人向其支付的離婚補償及房屋租金,而非第三人通過上訴人賬戶給予被上訴人的離婚補償及房屋租金。
上訴人認為,上述行為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即第一種行為是上訴人用自己的錢替第三人向被上訴人支付,第二種行為是第三人用自己的錢通過上訴人賬戶向被上訴人支付(包括第三人操作上訴人賬戶支付及第三人指令或委托上訴人支付)。在上訴人、第三人均否認及無相關證據(包括上訴人與第三人的銀行流水、第三人操作上訴人賬戶、第三人指令或委托上訴人)的情況下,一審法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亦有大額資金往來(被上訴人既未提供證據、一審法院也未調取證據),從而認定第三人通過上訴人賬戶給予被上訴人的離婚補償及房屋租金,顯屬主觀臆斷。
第三人明確表示該《欠款證明》系其為保證償還案涉房屋貸款而出具,現案涉房屋按揭貸款已償還完畢《欠款證明》已失效。在被上訴人向中山區人民法院提起離婚后財產糾紛一案庭審中,被上訴人明確表示該《欠款證明》項下款項系離婚時未分割的現金。在第三人與被上訴人就《欠款證明》的效力及款項性質均存在分歧的情況下,一審法院有何依據認定《欠款證明》效力及《欠款證明》項下的款項為離婚補償款。
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關于租金的主張及一審法院對租金的認定不能成立。第三人與被上訴人的《離婚協議書》并未約定和涉及案涉房屋租金問題,離婚后雙方亦未達成任何書面或口頭協議。事實上,被上訴人在離婚時清楚地知道案涉房屋尚有未到期按揭貸款需要上訴人及第三人償還,且房屋租金是償還貸款來源之一,因此一審法院關于給付房租的認定錯誤。
第三人與被上訴人離婚時,幾乎將全部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給了被上訴人,且被上訴人還不承擔案涉房屋貸款的償還責任,一審法院關于給付房租的認定有失公平;2017年12月8日以后上訴人在全部支付完購買房屋份額款項后未再向被上訴人支付款項,若被上訴人關于租金的主張成立,那么被上訴人應就2018年以后的租金向上訴人或第三人主張權利,但被上訴人未以任何形式主張權利,被上訴人的行為有悖于常理;一審中,被上訴人主張案涉384萬元中,包含其應收的年租金24萬元,但其未提供任何證據予以證明。既然一審法院已采信上訴人及第三人提交的案涉房屋《租賃合同》,就是確認了該合同的效力及內容,一審法院應駁回被上訴人關于其應收取的年租金24萬的主張;上訴人已收購了被上訴人的權益份額,無需再向被上訴人支付房屋租金。
二、上訴人支付給被上訴人的384萬元系購買案涉房屋份額的款項而非其他款項,關于收購房屋份額的合意,應當尊重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不存在其他經濟往來,若不是為購買案涉房屋份額,上訴人沒有任何義務及理由向被上訴人支付人民幣384萬元的巨額款項。對于上訴人收購被上訴人享有的案涉房屋份額的行為及合意,法律法規并未強制規定當事人必須采用書面形式。雙方雖未簽署書面協議,但上訴人已依約履行了支付價款的義務,且被上訴人已接受,雙方買賣合同成立。
一審法院以被上訴人與第三人感情破裂為前提,繼而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就購買案涉房屋份額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與本案事實不符。自2009年3月15日至2017年12月8日期間,上訴人陸續向被上訴人支付了全部收購房屋份額的價款,被上訴人并沒有拒收價款或提出任何異議,其接收價款的行為,即是買賣雙方達成購房份額合意真實性的有力證明。
乙女辯稱,一審法院已經歸納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如何認定甲男從2009年至2017年分22筆向乙女轉賬384萬元的法律關系性質,即384萬元是甲男支付的購買乙女案涉房屋份額的款項還是乙女收到的案涉房屋的租金及與乙男離婚后的補償款。
一、甲男提起買賣合同糾紛之訴,沒有請求權基礎。
二、一審庭審過程中甲男已經當庭提出不主張不當得利了,不當得利糾紛案件已經結束。
三、甲男與乙男在案件一審審理過程中,沒有進行誠信訴訟,妄想靠虛假陳述、言詞狡辯來欺騙法院。
四、本案的爭議焦點是384萬款項的性質,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判決已經按照大連中院的民事判決要求確認了款項性質,384萬為乙男通過甲男賬戶給予乙女的離婚補償及房屋租金。
二審法院認為,不當利益是指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返還受損失的人,其核心是取得了不當利益。
本案當事人對上訴人甲男從2009年至2017年分22筆向被上訴人乙女轉賬384萬元的事實均無異議,但對被上訴人乙女取得384萬是否有合法根據有分歧。
上訴人甲男主張案涉384萬系支付購買被上訴人乙女與其共有房屋份額的款項;被上訴人乙女反駁主張案涉384萬元是原審第三人乙男通過上訴人甲男賬戶給予被上訴人乙女的離婚補償及房屋租金。被上訴人乙女提供的主要證據是原審第三人乙男向其出具《欠款證明》,即其主張取得利益有合法根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明。
本案中,上訴人甲男對其訴訟請求負有舉證責任,被上訴人乙女對其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也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上訴人甲男僅提供了從2009年至2017年分22筆向被上訴人乙女轉賬384萬元的證據,在無其他證據佐證且被上訴人乙女又否認的情況下,無法認定上訴人甲男與被上訴人乙女對購買共有房屋份額的相關事宜達成合意,即合同的成立。
被上訴人乙女反駁主張案涉384萬元是原審第三人乙男通過上訴人甲男賬戶給予被上訴人乙女的離婚補償及房屋租金。被上訴人乙女也僅提供原審第三人乙男向其出具《欠款證明》,并未提供原審第三人乙男委托上訴人甲男向其還款的證據。據此,被上訴人乙女的主張亦不成立。
本院綜合考慮本案事實證據,認為被上訴人乙女主張上訴人甲男從2009年至2017年分22筆向其轉賬384萬元的款項系原審第三人乙男通過上訴人甲男賬戶給其的離婚補償及房屋租金證據不足,在無其他債權債務往來的情況下,對上訴人甲男向其轉賬384萬元款項的占有沒有法律依據。現上訴人甲男以不當得利請求被上訴人乙女返還,本院予以支持。
關于被上訴人乙女稱,一審庭審過程中上訴人甲男已經當庭提出不主張不當得利,不當得利糾紛案件已經結束的問題。上訴人甲男的訴訟請求是基于購買共有房屋份額未達成合意而請求被上訴人乙女返還購房款384萬元。本案不應以起訴的法律關系與實際訴爭的法律關系不一致而得不到人民法院的支持,法院應當根據庭審查明的當事人之間實際存在的法律關系的性質,相應變更案由并向當事人釋明。
上訴人甲男在一、二審訴訟中并未放棄向被上訴人乙女主張返還轉款384萬元的請求,且認可以法院查明的法律關系主張權利。故被上訴人乙女的該抗辯理由沒有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信。
關于上訴人甲男行使返還不當得利請求權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本案訴訟時效期間應當自上訴人甲男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被上訴人乙女取得384萬元為不當得利之日起計算,而在雙方因購買房屋糾紛訴諸本院前,雙方就是否應付購房款處于爭議狀態,不能判斷不當得利是否構成,訴爭標的的支付時間更加不能作為不當得利返還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故,上訴人甲男本案的訴訟請求權未超過訴訟時效。綜上所述,甲男的上訴請求成立,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大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2020)遼0204民初7213號民事判決;
二、被上訴人乙女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返還上訴人甲男的轉款384萬元。
你的熱情也被世界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