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明心見性”(五)
——清涼月老師
我們來到一個城池,面對高高聳立的城墻,我們必須首先找到城門才能得其門而入,“明心”就是找到城門,接下來我們將進入城中,進入城中就找到了這個世界的本質(見性)。
“明心”僅僅是剛剛擺脫“客體(思維內容)”,我們還沒有穩定地安住于“主體(思維本體)”,這時候“選擇性思維”隨時都會死灰復燃,把我們重新拉回“客體”,因此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解決如何安住于“思維本體(主體)”的任務。
如何完成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我們必須培養另一種習慣,那就是培養不使用“選擇性思維”的習慣。習慣給我們帶來的是“穩定”,是“安住”,只要我們能夠形成不使用“選擇性思維”的習慣,我們就能安住于“思維本體”。
舊習慣的破除和新習慣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在此過程中,念頭的活動現象在密集度上將逐漸降低。念頭的密集度和“選擇性思維”的活動都建立在“執著心”基礎上,念頭密集度的降低標志著這種心力的減弱。“執著心”的減弱使“選擇性思維”失去了死灰復燃的土壤,這樣我們就逐漸安住于“思維本體”。
這種狀態雖然念頭自生自滅,但念頭之間并沒有距離,它們是一個跟著一個相續出現的,因此這時候我們所處的狀態仍然屬于“相續性思維狀態”,只不過這種相續性思維不是“念頭內容”的相續性運作,而是“念頭活動現象”的相續。
“相續性思維”具有“動”和“靜”兩種狀態,“靜”是能夠被突發外因打破的。當突發外因到來時,我們將瞬間證入“思維根本狀態”,發現這個世界的本質(見性)。